發布時間:2014-08-06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建筑力學中的入門知識,同時也是最抽象,最難的結構計算簡圖部分,特別是支座的簡化,一直都是一個重點,難點,這里可以用教室的柱梁板為例,構件和構件的連接,來說明支座的簡化。 《建筑結構學報》 主要對本學科的具體專題簡要介紹其發展歷史,發展
摘 要:建筑力學中的入門知識,同時也是最抽象,最難的結構計算簡圖部分,特別是支座的簡化,一直都是一個重點,難點,這里可以用教室的柱梁板為例,構件和構件的連接,來說明支座的簡化。
《建筑結構學報》主要對本學科的具體專題簡要介紹其發展歷史,發展現狀,分析其存在主要問題,展望發展趨勢。歡迎相關的專家學者撰寫有關文稿,需具有獨創性見解。
關鍵詞:建筑力學,課程,施工,建筑結構學報
一般的教師比較少關注建筑力學和施工技術,或者說較少關注建筑力學和現實中建筑工程現場的聯系,將建筑力學這門課當做一門純理論課來講解,從師資上而言,也往往忽視建筑力學這樣的專業基礎課,而把更優秀的資源集中到專業課,這樣既讓剛剛結束高三課程的大一新生回到了填鴨式的課堂,讓其產生對大學學習的厭惡,也違背了大學學術的精神和建筑工程專業務實的精神。我結合多年的施工經驗和建筑力學的授課經驗,將建筑力學和現場施工聯系起來,在課堂內外獲得一點收獲,在這里拋金引玉,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 建筑力學學習和工程師素養的應用。
大家都知道,工程師負責建筑物的設計、施工和監理,從建筑物的開始到結束,貫穿始終。那么工程師是否負責,是否具備職業精神,對建筑物的質量是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的;在當前的中國,在以后的中國,工程師素養的建立,都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從社會層次而言,是一個缺失,沒有相關的課程和法規來進行界定;因此,課堂上的教學,是為學生們進行工程師素養培訓的第一個環節。老師言傳身教,將直接帶給學生關于工程管理和建設的第一步印象。從建筑力學的授課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思路清晰
工程項目都有組織框架設計,從負責用人和協調的項目經理,到一線的施工員,每一個人,都各負其責,崗位職責和領導職責,分工非常明確。那么從課程上而言,作為教師,應該把建筑力學的教學大綱,教學思路吃透。建筑力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計算各種建筑構件服務的。從教學的設計而言,計算超靜定結構是最終的目標,由此產生的相關知識體系,二次及二次以上超靜定結構的計算,位移法;位移法的基礎,由位移計算作為補充條件的計算一次及二次超靜定結構的力法。力法的基礎,位移計算及超靜定次數的判定方法:幾何組成分析。再回溯到應力部分,靜定結構部分,由此相關的彎矩圖,剪力圖,軸力圖,建構計算簡圖,思路必須非常清晰,每一章節的分工必須明確,讓學生能從總體上把握建筑力學的作用,進而建立起建筑力學的重視度。
2 舉例生動
舉例應當圍繞著課堂教學內容,例子應該直接和施工現場相關,并且應該體現出與時俱進,最好是近幾天,近幾個月發生的大事,畢竟近年來建筑工程事件層出不窮。
二 建筑力學在施工中的具體應用。
1 結構計算簡圖部分:
從支座的縱向發展歷史而言,支座經歷了不穩定鉸支座,固定鉸支座和可動鉸支座構成的簡支梁體系,以及近100年才出現的固定端支座,為什么鉸支座和固定端支座要圖示成教材上的標準形狀,這期間是經歷了一個長期的發展和使用過程的修改的。作為教師,應該把其中的關系和現實建筑物的聯系講清楚,為什么磚混結構的梁簡化為簡支梁,而框架結構的梁必須簡化為固定端支座連接的超靜定梁。
2 彎矩圖在施工中的應用。
彎矩圖直接指導主筋的配置,這點最好是結合實際中的梁和彎矩圖圖示來講解。
3 應力部分在施工中的應用。
應力是在高中物理部分較少涉及到的知識,唯一相關的只有壓強的計算公式,而應力部分的內容在建筑工程專業恰恰是起決定性作用的,簡單舉個例子,C30,Q235,這些最常用的建筑工程材料的命名,都直接體現在應力部分,而應力又是很難察覺的,比如說溫度應力,收縮應力等等。因此,本部分內容應該結合工程實際,重點講解。
4 梁的受彎正應力公式在工字型鋼梁的應用。
5 慣性矩公式在梁的截面設計中的應用。
6 超靜定結構彎矩圖示在平法標注施工圖識讀的應用。
綜上所述,建筑力學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并且是隨處可見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隨時將教室作為相關的案例來進行示例。充分認識到建筑力學在建筑工程中的實用性和重要性。這樣才能將學生盡快的領進門,盡快的成長起來,為我們祖國的工程建筑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