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關于石油泄漏的危害與防治措施研究

發布時間:2022-02-25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 :筆者以海上漏油為切入點,在簡要介紹國內外石油泄漏現狀的基礎上,對存在于我國當前石油泄漏防治機制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決我國當前石油泄漏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 :石油泄漏 ;危害 ;防治 ;康菲漏油事件 1 國內外石油泄漏現狀 近 40 年來,

  摘要 :筆者以海上漏油為切入點,在簡要介紹國內外石油泄漏現狀的基礎上,對存在于我國當前石油泄漏防治機制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決我國當前石油泄漏問題的策略。

關于石油泄漏的危害與防治措施研究

  關鍵詞 :石油泄漏 ;危害 ;防治 ;康菲漏油事件

  1 國內外石油泄漏現狀

  近 40 年來,石油泄漏發生頻繁,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政府提高加大了對石油泄漏的關注度。一些國際組織和工業發達國家紛紛為此立法,其中美國則計劃通過立法增加稅收的方式來解決石油泄漏的問題。而墨西哥、法國等國家則通過組織研討會的方式來商討如何解決因石油泄漏而導致的公共健康問題。1993 年美國針對油運公司制定并通過了“石油污染法”。其他國家也紛紛加入了試驗石油泄漏處理新技術的行業。

  我國的漏油情況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要嚴重得多,我國每年至少將十余萬噸石油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大海,而這樣的情況我國已經持續 35 年之久。我國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石油安全保障體系是否完善,直接影響著我國政治、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關系到我國在國際上的地緣政治影響力;诖,我國加快了關于石油泄漏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步伐,相繼制定了《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和《對外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條》等,法律體系越來越完善。

  2 石油泄漏的危害

  隨著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油輪的噸位越來越大,一旦游輪失事導致漏油事故,其后果是難以想象的。 2007 年,俄羅斯“伏爾加石油 139”號發生事故,泄漏的石油多達3 000余噸出事海域遭受到的污染十分嚴重,生態平衡到現在仍沒有恢復。受到戰爭的影響,海灣地區國家油輪的漏油事故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

  (1)海上溢油危害產生的直接后果。石油進入海洋后,一方面會污染海洋生物資源,另一方面會污染海洋環境,如果溢油量大,導致出事海域嚴重缺氧現象的出現,進而導致海鳥、魚蝦的大量死亡 ;被海浪沖到海岸的石油,會導致自然海灘的荒蕪以及鹽田生產和海產養殖業的嚴重損失,如果這些溢油得不到基礎清除,還極易產生火災,造成人員傷亡。

  (2)海上溢油危害的長期影響。海上溢油的油膜會導致大氣和海水之間進行氧氣交換的速度降低,導致海洋生態環境的失衡,海洋的生產力也會因此大大降低。石油長期在水中停留,轉化成的芳香烴化合物會在海洋生物的體會逐漸積累,最終通過海洋生物的使用或食用進入人體,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沉到海底的石油會對海底生物的正常生產產生消極影響,部分沉到海底的石油經過微生物分解后,密度減小又會浮到水面繼續影響海洋的生態平衡。

  3 存在于我國當前石油泄漏防治機制實施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石油泄漏防治機制越來越健全,越來越科學,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決策權分散,在石油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決策權上存在著各自為政的現象,這是導致跨流域治理石油污染無法實現的主要原因。

  (2)資金缺口大。一方面,石油污染治理工程的成本暫時難以降低 ;另一方面政府在石油污染治理上的技術投資和經濟投資相對不足,這就導致了資金上的捉襟見肘,很多治污工程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石油污染得不到徹底的治理。

  (3)人員素質低。當前,從事石油污染預防治理的相關人員水平亟待提高,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執法缺少應有的力度,隨意性較大。

  (4)措施效率差。由于資金及技術瓶頸諸方面的原因,我國石油治理措施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十分落后,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有效性也比較低。同時,出現治理不力或消極治理等問題時,也沒有較為完善的責任倒查機制。

  (5)預案體系不完善。其實,有些事故是可以預測的,比如惡劣天氣、戰亂(比如海灣的漏油事件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因為戰亂造成的)。由于應急預案體系不完善,我國在石油污染的治理上總是相對滯后,很多時候錯過了最佳治理期,導致了污染的擴散。

  (6)風險評估和檢測標準滯后。石油泄漏風險的評估和檢測十分必要,且應該是全方位的,不僅要考慮到前文提到的天氣、戰亂因素,還要考慮到運輸工具(比如油輪)本身的狀態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工作狀態(比如 1991 年英國油輪漏油事件就是因為船長醉酒所致)等。然而我國諸如石油化工行業在石油泄漏風險評估和檢測標準上還十分落后,有的相關企業甚至沒有相應的標準,這是十分讓人擔憂的事情。

  4 我國有關石油泄漏的防治措施

  (1)法律層面。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一部專門的《石油污染防治法》,以便出現問題時有法律依據,而不是借鑒民法、環境保護法等一般性法律 ;對執法部門進行集中管理,提高監管檢測從業人員的入職資格,確保執法隊伍的專業水平。防止人為失誤的措施。海上溢油事故統計表明,60%~80% 的事故是人為失誤導致的。防止人為失誤的措施主要是加強訓練,增強配合協調性;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時間表,以減少疲勞影響;認真按操作規程操作 ;提高設備自動化水平等。對執法部門進行量化管理,實行責任倒查,進而加大執法力度。

  (2)經濟層面。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石油泄漏防治領域,另一方面進行技術創新、技術引進和改進工藝設備,將漏油風險降到最低限度。積極開發清潔環保的清潔能源,降低對石油的依賴程度。

  (3)政策層面。集中管理,杜絕各自為政 ;強化海上漏油的控制和鑒別,對漏油事故一定要徹查,嚴懲直接責任人 ;向外國取經,促進中外交流與合作 ;提前做好溢油飄逸與擴散的預案,做到防范于未然。

  (4)技術層面。①高油輪事故預防能力。根據事故統計分析,40%的重大泄漏 (1978~1992 年 ) 是由油輪觸礁或碰撞引起的,提高油輪的防碰撞能力可以減少油的泄漏。例如 :設計雙殼層油輪 ;對船設計從預防泄漏的角度進行評估 ;進行模型試驗以評估油輪抵抗觸礁和碰撞的能力等。②泄漏石油的清除。石油泄漏事故發生后,應將溢油用圍油設施圍起來,限制在一定的區域內,進而采用技術手段予以清除。技術手段的選擇要根據泄油現場、氣候等條件進行合理選擇,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③分散劑處理法。這是當前海上溢油常用的一種化學處理方法。溢油在分散劑的作用下會分散成一顆顆很小的微粒,隨著潮汐和環流,這些微粒被分散,最后在海洋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漸被分解,最后消失。④ 水上圍堵與回收技術。如今世界范圍內研制出的回收、圍堵溢油的裝置已達數百種之多,其中最常用的有撇油器和圍油欄。撇油器有拖把式、圓盤式等,而圍油欄的作用則是將溢油限定在一定的海域內?梢曰厥找欢▍^域內的溢油。⑤殘油流放方式的預測。無論是清除還是回收技術對溢油的清除都不可能十分徹底,都會不同程度的殘留一些油品。而殘留油品種的不同造成的水域污染也存在著較大差別。所以必須第一時間了解溢油事故中泄漏的油品,搞清楚殘油的流放方式,為后期污染水域生態環境的恢復提供第一手材料。⑥現場焚燒技術。在中國的溢油處理技術中,現場焚燒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處理技術,可以對大量漂浮在水片的溢油進行有效清除,F場焚燒處理技術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在實施之前一定要弄清溢油蔓延可能達到的最大區域。該項技術在主要溢油事故發生初期且油膜厚度不低于 3 mm 時使用。⑦ 生物學技術。海洋中存在一些微生物,對石油的分解能力是它們與生俱來的。因此可以在石油泄漏海域采用技術手段讓上述微生物大量繁殖,通過它們來達到對溢油的徹底清除。⑧油廢物的處理技術。當前,對于油廢物的處理一般采用的是垃圾掩埋的方式,而這種處理方式導致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而處理這些二次污染又要耗費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垃圾掩埋法的成本越來越高,F在新技術的方向主要是對于可移動焚化技術的開發。

  5 結語

  近半個世紀以來,海上漏油事件頻繁發生,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甚至導致海域內生物的滅絕,波及臨海民眾的生命安全。2011 年發生的康菲漏油事件導致了達 6 200 km2 的海域被污染,真是觸目驚心,同時也為我國石油產業的安全敲響了警鐘。——論文作者:程林清,趙鵬,馬越,王芳

  參考文獻 :

  [1] 張祝啟 . 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與應急處理措施 [J]. 科技與企業,2015(11).

  [2] 朱孟光 . 石油長輸管道泄漏風險分析及應對研究 [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01).

  [3] 吳國忠,王宇,齊晗兵,王秋實,周英明 . 地下輸油管道泄漏污染物遷移與殘留實驗研究進展 [J]. 當代化工, 2015(03).

  [4] 文聯奎,鄭遠揚 . 石油泄漏治理技術與設備 [J]. 石油煉制與化工,1994(09).

  [5] 申洪臣,王健行,成宇濤,魏源送,鄭建偉,蘇宇峰,高迎新 . 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及其應急處理 [J]. 環境工程, 2011(06).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