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大秦鐵路貨運增量策略研究

發布時間:2021-05-22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大秦鐵路是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戰略大動脈,近年來其貨運量呈現出不穩定現象。為提升貨運量,以大秦鐵路為對象,研究其貨運增量策略。對大秦鐵路列車開行及貨運量發展情況進行闡述,運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分析影響大秦

  摘要:大秦鐵路是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戰略大動脈,近年來其貨運量呈現出不穩定現象。為提升貨運量,以大秦鐵路為對象,研究其貨運增量策略。對大秦鐵路列車開行及貨運量發展情況進行闡述,運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分析影響大秦鐵路貨運量的相關因素,在此基礎上從擴大需求、保證供應、提升運能三方面提出實現大秦鐵路貨運增量的策略。分析表明:為實現大秦鐵路的貨運增量,可從產、運、需三方面同時著手的。

大秦鐵路貨運增量策略研究

  關鍵詞:大秦鐵路;貨運量;市場需求;能力提升;運輸組織

  貨運量的提升能夠促進不同地區的貨物交流,帶動相關產業進步,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為提升鐵路貨運量,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通過發展重載運輸,建設鐵路貨運專線,采取計算機控制、GPS等先進科技手段,充分利用運輸能力,提高貨物運輸速度、運輸準時性、準確性及運輸服務質量,進而提升鐵路競爭力,以增加其貨運量。其中北美鐵路公司對大客戶采取運輸價格優惠政策,德國鐵路根據貨物的不同需求精細化運輸方案,加拿大鐵路對客戶需求提供“起點—終點”的全程服務,對大客戶采取專屬服務。不同國家和地區提升貨運量的策略有所不同,對我國的大秦鐵路來說,提升貨運量的關鍵在于增加煤炭運輸量。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消耗產品,占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70%以上。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地區對煤炭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大秦鐵路作為我國第一條開行單元重載列車、組合重載列車的雙線電氣化煤炭運輸專線,上游連接著約占全國煤炭總儲量60%的山西、陜西及內蒙古西部地區,下游連接著我國最大的煤炭外運港口,承擔著全國鐵路將近20%的煤炭運量[1],是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戰略大動脈,為緩解我國煤炭運輸緊張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大秦鐵路3萬t重載列車運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2],實現了我國鐵路重載列車牽引質量從2萬t到3萬t的跨越,大秦鐵路貨運量仍有望進一步增加。通過分析影響大秦鐵路貨運量的因素,并結合我國3萬t重載列車的運行實踐,從擴大需求、保證貨源供應、提高大秦鐵路運能3個方面提出穩定并進一步提升大秦鐵路貨運量的策略。

  1大秦鐵路列車開行及貨運量分析

  大秦鐵路自開通以來,通過自主創新對車站線路進行擴能改造,應用先進技術設備、優化運輸組織等方式形成了一套我國特有的重載運輸技術體系和集疏運模式。實現2.1萬t重載列車密集開行以及1.5萬t重載列車、單元萬t重載列車、組合萬t重載列車多種重載列車常態化開行。大秦鐵路近幾年各種列車的開行情況如表1所示。

  隨著高運量重載列車開行技術的成熟及多種重載列車的常態化開行,大秦鐵路貨運量也在不斷增長,由1989年的2006萬t上升到現在的4.3億萬t,大秦線已成為世界上運輸密度最大、運輸能力最強的重載鐵路。大秦鐵路1989—2019年的貨運量情況如表2所示,貨運量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

  通過表2及圖1可以看出,隨著大秦鐵路技術設備的不斷升級,運輸組織不斷優化,貨運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貨運量并不是很穩定。因此,分析大秦鐵路貨運量的影響因素,并研究提升貨運量的策略十分必要。

  2大秦鐵路貨運量影響因素

  2.1直接因素

  2.1.1市場供需

  運輸作為服務產業,一直以市場供需關系開展活動。在煤炭生產方面,大秦鐵路上游連接的“三西”地區的煤炭產量是影響大秦鐵路煤炭運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3],由表2可知,大秦鐵路2016—2018年煤炭貨運量逐年增加,而2016—2018年“三西”地區的原煤產量也在逐年增加,分別為2016年的216620.8萬t、2017年226288.6萬t、2018年244262.4萬t;在煤炭需求方面,大秦鐵路的煤炭貨源地是我國的主要儲煤地,該地區的煤炭具有灰分、硫分、磷分含量低、發熱量高、煤炭種類齊全、開采條件優越等其他地區沒有的優勢,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而煤炭需求企業大多分布在東部和南部地區,且該地區煤炭儲量遠遠不能滿足當地的消費需求,因此,產生了對“三西”地區的煤炭需求,造成煤炭在空間上的流動,進而產生了對大秦鐵路的貨運需求。2019年受益于基建、房地產等領域,鋼鐵、建材等主要耗煤行業需求較好,粗鋼、水泥產量分別增長了7.2%和4.9%,對煤炭消費形成了正向拉動,全年國內消費同比增長了1%;2018年宏觀經濟平穩運行,水電儲備不足,加大了對電煤的需求,2018年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6.7%,粗鋼產品同比增長6.6%,工業耗煤帶動煤炭消費增長了1%。

  2.1.2煤炭及運輸價格

  對用煤企業來說,價格是影響煤炭選擇的重要因素。當“三西”地區的煤炭價格低于其他地區時,相關用煤企業及國外企業就會增加對大秦鐵路的運輸需求,反之下降。由表2中數據可知,2017—2019年大秦鐵路貨運量先升高后降低,而環渤海動力煤的最高價是先降低后升高,2017年的最高價為606元/t、2018年為578元/t、2019年為579元/t。

  運輸價格對運輸需求的影響也是如此,當煤炭質量和價格大致相同時,如果大秦鐵路煤炭運輸價格高于其他鐵路,運輸需求將會受到一定抑制[4]。

  2.1.3運輸市場競爭

  公路運輸:近年來,國家高速公路逐步成網,公路運輸變的更加便利、順暢,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煤炭運輸分流量,減少了大秦鐵路的運輸需求。

  管道運輸:與鐵路相比,管道運輸具有占地少、建設周期短、連續性強等特點。2019年我國管道運輸全長為727km,設計年輸送精煤1000萬t的陜西神渭輸煤管道帶漿試運行成功,因此,管道運輸也會分流一部分大秦鐵路的貨運量。

  鐵路運輸:與大秦鐵路平行的線路以及新開通線路對煤炭運輸的競爭。如唐呼鐵路、朔黃鐵路及浩吉鐵路等,這些鐵路都具備各自的優勢,對大秦鐵路的運輸需求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2.2間接因素

  2.2.1經濟發展形勢與國家政策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能源的供給,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經濟發展形勢的差異性會引起大秦鐵路煤炭運輸量的波動。

  相關知識推薦:交通科技與經濟期刊容易發表論文嗎

  我國的國家政策對大秦鐵路煤炭貨運需求也有顯著影響[5]。我國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都使主要耗煤產業的綜合能耗下降,2016年全年噸鋼綜合能耗下降0.08%,噸水泥綜合能耗下降1.81%,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97%,國內煤炭消費在連續兩年下降的基礎上同比繼續下降4.7%,至33.07億t。而國家對大秦鐵路實施的投融資體制改革,利用募集到的資金進行擴能改造,提高了運輸能力,間接提升了大秦鐵路的貨運需求。“公轉鐵”和公路治超政策[6]的實施,使公路運輸煤炭量占比逐漸降低,2018年國家鐵路完成煤炭發送量16.6億t,同比增長10.5%,陜西煤炭外運同比增長24.3%,大秦鐵路貨運需求不斷增加。

  2.2.2大秦鐵路的運輸能力

  由表1及表2中數據可看出,鐵路運輸能力越大,運輸組織效率越高,就會間接吸引更多的供需方選擇通過大秦鐵路來運輸煤炭等大宗貨物。大秦鐵路運輸能力的大小取決于線路基礎設施設備、信聯閉技術、裝車點能力、區間通過能力、車站通過能力、卸車點能力、機車車輛能力以及運輸組織方法等[7]。

  2.2.3氣候狀況

  氣候狀況也會對貨運量造成影響,當氣溫驟降或出現冰凍天氣時,發電用煤、取暖用煤的需求就會大大增加,運輸需求也隨之增加。如圖2所示,大秦鐵路在12月、1月貨運量相對較高,而9月、10月、11月的貨運量相對較低。當遇到惡劣天氣時,公路運輸會受限,也會促進大秦鐵路運輸需求的增加。

  3提升大秦鐵路貨運量策略

  貨運量增長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運輸組織、貨物營銷也極為關鍵。要保證大秦鐵路空、重車流的有序暢通,實現運量增長,需要從產、運、需3個方面同時著手。擴大貨運需求、保證煤炭貨源的組織供應,同時,提升大秦鐵路運能也是可行途徑。

  3.1擴大貨運需求

  1)積極與更多企業采取“協議+合同”模式,通過保障大宗貨源運輸量形成運量整體框架[8]。

  2)為客戶制定差異性貨運組織方法[9]。目前,鐵路部門以年運量100萬t為界限,將客戶分為大客戶和普通客戶[10]。大秦線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針對不同級別、不同貨物的大客戶制定不同的反饋機制,如貨物價格調整等。對長期建立合作的大客戶可提供特定班列或優先滿足其需求;對普通客戶采用公鐵聯運方式,滿足其“門到門”運輸服務需求,進而吸引顧客。

  3)提升貨物運輸服務水平,滿足貨主期望的要求,同時,建立積極的營銷策略,加強貨運營銷工作,廣泛吸引需求方提升貨運需求量。

  3.2保障貨源供應

  1)提前進行貨源調查,分層、分工、分區域展開相關工作,精準了解貨源地貨源情況,同時與相關港口和企業做好信息互通,掌握用煤企業的生產消耗情況。根據調查信息,實時制定貨源供應計劃。

  2)整體規劃,科學布局,優化貨源集運網絡,積極推進專用線建設[11]。以貨源基礎為前提,結合貨源調研分布情況及大秦鐵路運輸能力,合理組織配空、裝車、取送車、發運等作業。積極推廣使用裝卸機和定量漏斗等先進裝卸機械和裝車設備,爭取做到計量和裝車同步進行。

  3)加強裝車作業組織效率,包括組織精準裝車及強化對專用線、專用鐵路的協議管理,嚴格規范專用線使用;壓縮作業時間,最大限度安排整列、成組裝車,提高戰略裝車點對周圍貨源的吸引力,保證貨源供應能力。

  3.3提升大秦鐵路的運能

  3.3.1優化集疏運通道

  構建集疏運高效運輸體系[12]。從實際存在的問題入手,創新問題解決方式,綜合貨源、裝卸車地條件、機車和車輛配屬、通道能力等情況,細化運輸組織方案,實現貨流、車流的合理匹配,使機、列高效銜接,力求優化集疏運系統[13],具體措施如下:

  1)優化集運系統:對大包鐵路要強化既有線路條件,提高貨車牽引能力。對大準線積極組織開行萬t級別列車,增加萬t級列車開行數量,同時做好技術改造工作,提高線路運輸能力。對大同樞紐延長線路的有效長度,進行基礎工程改造,提高樞紐能力。

  2)提高通道利用率:從大秦鐵路運輸通道的實際運輸情況看,還存在一部分通道能力未能充分利用的情況,因此,應當采取一些相關措施,提高通道的利用率。

  3)優化疏運系統:對唐山地區積極開辟新港口,建設新鐵路,改造既有線路,提高港口的接運能力。

  3.3.2強化運輸組織工作

  1)優化作業環節。優化作業環節和壓縮非作業時間,提高線路運輸效率。對不同車型與品類的列車要考慮到實際存在的問題,制定重載運輸模式。

  加強車務、機務、車輛、設備等系統之間的協同,同時,提升大秦線技術裝備水平和保障水平[14]。進一步優化裝車、卸車組織,減少待裝待卸,加速車輛周轉,提高車輛運用質量,提高貨車使用效率。

  增設調度臺,進一步精細調度計劃,優化湖東站重載列車組合方案[15-16]、機車運用和開行計劃,減少列車停留時間和中轉作業時間,提高車站作業效率。加強各調度間的配合,優化技術站和裝卸車站的接發車、裝卸車等作業流程,努力減少生產結合部。提高樞紐通過能力,壓縮間隔,減少干擾。優化運力資源配置,積極組織長交路運輸。加強與鐵路局調度所及相關站段的配合,合理運用機車、壓縮機車的出入庫等待時間,以提高日班計劃質量為重點,梳理調度指揮各環節的作業流程,實現各崗位、各環節嚴密對接,保證不間斷接發列車。

  采用先進卸車設備,加強港口卸車組織[17],協調統一裝、運、卸、疏港的各個環節,及時調整煤種、船舶、垛位和場存,提高港口卸車能力。明確卸車作業標準,如各重點車站卸車任務指標、卸車作業時間等,加強到重預測,消滅卸車難點站。健全運輸、貨運、裝卸一體化管理,提升裝卸作業效率。

  2)進一步提高列車速度、密度和重量。目前大秦線貨物列車牽引機型主要為HXD1型、HXD2型和SS4型。主要貨車車型號為C76(H)、C76A、C76B、C76C、C80(H)、C80A、C80B、C80C、C80E。各機型和車型參數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表4可知,HXD1/2型機車的構造速度為120km/h,SS4型機車的構造速度為100km/h,貨車車輛構造速度均不低于100km/h,然而目前大秦線列車限制速度為重車80km/h、空車90km/h,顯然機車、車輛的構造速度未能充分發揮。據此,大秦線應強化線路固定設備,對老舊線路、橋梁進行改造,提高線路允許運行速度。同時,優化關鍵區段運輸組織工作,努力實現重車90km/h,空車100km/h的目標。——論文作者:魏向東1,李海2,趙寶3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