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關于農業機械報廢與更新的思考

發布時間:2021-05-21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大量老舊農業機械超期使用,給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帶來嚴重影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老舊農業機械淘汰進程,促進農機裝備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需要綜合分析和全面思考。本文系統闡述了農業機械報廢的必要性,全面分析當前農業機械報廢與更新存在

  摘 要:大量老舊農業機械超期使用,給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帶來嚴重影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老舊農業機械淘汰進程,促進農機裝備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需要綜合分析和全面思考。本文系統闡述了農業機械報廢的必要性,全面分析當前農業機械報廢與更新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報廢與更新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關于農業機械報廢與更新的思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報廢與更新;問題;對策

  0引言

  隨著農業機械使用年限的增加,安全技術性能不斷下降,油耗高、效率低、污染重、故障多等現象越發明顯[1],給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帶來嚴重影響,加快老舊農業機械淘汰,是促進農機裝備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的有效方法,是實現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雖然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報廢標準已頒布實施多年,由于是推薦性標準,不能強制執行,加之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推動,農機報廢整體上力度不足、進展緩慢,迫切需要通過政策支持來推動農機報廢工作。2004年《農業機械促進法》正式頒布實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也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被提出來,2009年《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正式頒布實施,條例提出“要實行報廢農機回收制度以及拆解報廢農機的監管制度”。在全國部分省市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工作的基礎上,2020年3月,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2],開啟了我國農業機械報廢與更新補貼工作的新篇章。

  1農業機械報廢的必要性

  1.1節能環保的需要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依然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業機械既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和重要工具,又是影響耗能和排放污染的重要因素。在能源高度緊張和要求減排的情況下,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淘汰落后陳舊的農業機械,那么農業機械化不僅在新的領域難以發展,而且現有糧食生產機械化也將因高耗能、高成本難以為繼,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隱患。

  1.1.1節能

  根據相關統計資料分析,一臺功率36.5kW的中型拖拉機,耕耙作業每公頃平均油耗約26.3kg,超期服役后,平均油耗約37.5kg,增長了42.8%,按一季作業20公頃計算,油耗增加225kg,依次推算,全國因超期服役農業機械而增加的油耗是一個巨大的數量。

  1.1.2環保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數據顯示[3],2017年,農業機械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221.12萬噸,位列非道路移動污染源排放量第1位,占41.1%,在國家強調控制污染源排放的情況下,這已是一個不小的數量。

  1.2保障安全和高效作業的需要

  良好的安全技術狀況,是農業機械安全和高效作業的前提和保障,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和自然老化,農業機械各種技術性能不斷下降,故障多、隱患大、效率低,已無法滿足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需要。

  1.2.1保障安全生產

  由于老舊農業機械安全技術狀態的惡化,在制動、轉向、行駛過程中經常出現突發狀況,給駕駛操作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嚴重威脅。農業機械主要用于農業生產等非道路移動作業,季節性強,使用上屬于間斷運行制,那些超期使用的農業機械,由于量大面廣且分散于一家一戶,閑時放在家中、忙時出來作業,很難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管理,給農機安全生產帶來嚴重危害,對其進行強制報廢非常必要。

  1.2.2提高作業效率

  農業機械超期使用,造成機具性能不穩定和作業質量、作業效率的下降。根據有關研究,一臺服役10年以上的中型拖拉機平均動力下降10%~20%,一季作業量下降10~16公頃,每年維修成本比正常使用年限內的拖拉機增加10%~15%[1],只有更新換代才能保持高質高效。

  1.3促進農機工業發展的需要

  老舊農業機械在安全性能、排放污染、噪聲控制等方面已不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4]。大量的本應淘汰的仍超期使用,阻礙了農機裝備升級換代,抑制了農機工業的發展,加之我國農業機械制造水平與國外先進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若不采取強有力措施改變現狀,由農機制造大國成為制造強國的目標短期內無法實現。推進農業機械報廢與更新將進一步拉動農機裝備制造業,為其采用新技術、研發新產品提供內生動力,促進技術進步,適應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5]。

  相關期刊推薦:《江蘇農機化》(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農業刊物。旨在宣傳黨的農機化方針政策,開展學術討論,交流經驗,介紹技術,普及科學知識;傳遞農機化科學技術信息。設有:特別報道、管理服務、農機推廣、科研開發、安全監理、質量監督、探索實踐、職業技能、機手之友等欄目。

  2當前農業機械報廢與更新工作存在的問題

  2.1報廢標準不完善

  目前,國家層面沒有農業機械強制報廢標準,只是推薦性標準,不能強制執行,報廢力度不足,特別是對作業強度大、安全性能要求高、從事運輸作業的拖拉機和長期參加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超期使用會給安全帶來重大隱患、給環境帶來嚴重危害[6],對其實行強制報廢十分必要。

  2.2機主對報廢與更新積極性不高

  2.2.1認識不到位

  根據調查了解,目前農民群眾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已十分熟悉,而對農機報廢與更新補貼政策了解甚少,或根本不知,加之不少機主的安全和環保意識不強,對農機報廢與更新的重要性和補貼政策認知不到位,認為機器是自己的,只要能轉,修修換換仍然可以繼續使用,沒必要報廢與更新,以消極態度對待。

  2.2.2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根據統計,已報廢的農機具中,多數是聯合收割機,拖拉機數量相對較少。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不少聯合收割機參加跨區作業,作業強度大、收入高,對報廢更新的意愿更加強烈,加之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的引導,較易實施報廢更新;而拖拉機主要用于機主自家的農業生產,經營性作業不多,在無強制性報廢規定和報廢更新補貼標準不高、缺乏足夠吸引力的情況下,很難主動實施報廢與更新。根據調查了解,目前在超期服役的老舊農業機械中,小型拖拉機和低端農機具占很大比重。

  3農業機械報廢與更新工作對策與建議

  3.1完善報廢與更新政策

  近年來,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和農村土地流轉加速,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等新型農機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經營規;⒎⻊丈鐣奶卣魅找婷黠@[6],傳統的一家一戶農業生產模式被打破,農業機械向大功率、多功能、智能化方向發展,原來一家一戶所有的、已長期使用的、大量的小型低端農機具只能從事輔助作業或閑置,此時,機主在報廢有壓力、補貼有吸引力的情況下,較易實施報廢與更新。因此,建議國家借鑒機動車強制報廢實施多年經驗,盡快制定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農業機械強制性報廢標準,加大報廢實施力度;建議借鑒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成功經驗和拉動效益,地方出臺報廢與更新補貼政策,特別是小型、低端農業機械的報廢疊加補貼標準,利用政策支持和吸引,將多年來累計的大量低端老舊農業機械予以報廢與更新,掀起農機裝備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的熱潮,促進農機工業發展。

  3.2加大宣傳

  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是農機購置補貼之后,又一惠農利民的好政策[5],再好的政策只有實施才能產生效益,只有讓農機手了解了農機報廢更新政策,才能更好實施農機報廢與更新工作。在充分發揮傳統宣傳手段作用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化的宣傳材料與媒體,提高宣傳教育實效;要根據農機化工作特點,采取召開群眾大會、趕農村大集、送科技和安全下鄉、張貼標語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立體宣傳,讓廣大農民群眾了解農機超期使用的危害性和報廢必要性,了解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操作方案及操作程序等,確保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宣傳到鄉村、農機合作社、農機戶以及種養大戶、農業企業,為農機報廢與更新實施創造濃烈氛圍。

  3.3強化服務

  農機報廢與更新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需要多部門和多機構共同參與,積極做好各層面的協調與溝通,為農機報廢與更新工作全面實施創造良好環境;要創新工作機制,探索工作方法,進一步簡化工作流程,減少中間環節,力爭實現報廢、回收、解體等一條龍服務,方便機手辦理。

  3.4加強風險防控

  要建立健全報廢更新風險防控制度機制,嚴格禁止虛假報補等騙套補貼資金的違規行為,要制定工作規定,規范各環節操作,建立農機報廢與更新補貼信息檔案,建立健全機具臺帳,大力推行信息公開,對補貼受益人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確保農機報廢更新工作公平、公正、公開;要依法加強對農機報廢回收工作監督和后續管理,及時核對機主和擬報廢的農機信息、強化機具的唯一性核查[5],及時對回收的農機進行拆解并建立檔案,堅決防止報廢農機回流社會、出現報而不廢情況。——論文作者:王珍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