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30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本文通過對比國外泵站運行特點,就目前我國泵站運行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如何確保泵站高效運行提出了若干建議和思考。在泵站自動化控制水平逐漸提升的背景下對中小型泵站運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行的運行體系下,中小型泵站管理
摘要:本文通過對比國外泵站運行特點,就目前我國泵站運行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如何確保泵站高效運行提出了若干建議和思考。在泵站自動化控制水平逐漸提升的背景下對中小型泵站運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行的運行體系下,中小型泵站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多種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中小型泵站運行與大型泵站運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具體的設計、管理過程中具有其自身的發展問題。要有效解決此類問題,需要加強其有效的選型、構造、性能與安全工作,并充分重視并分析中小型泵站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關鍵詞泵站;運行;信息化;自動化
引言: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全球化趨勢的日益突出,水資源已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其戰略地位愈來愈重要,以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為基礎的有效管理越來越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而泵站是水的唯一人工動力來源,作為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和手段,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泵站在防洪、除澇和抗旱,以及城鄉居民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建筑業和第三產業用水等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用水以及河道對生態環境用水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泵站是耗能大戶,設備維護和更新費用高,想要高效運行,節能和節水問題一樣重要。因此,嚴格控制、加強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外泵站運行現狀。國外泵站在運行、管理具有安全可靠、自動化程度高、監控系統完善及運行管理方便等顯著特點。這樣,既滿足了泵站可靠性、靈活性、安全性、選擇性、經濟性的要求,又節約了人力資源,為日后工程的運行維修改造提供可靠依據。
1.美國泵站的運行呈現自動化、信息化特點。美國是世界上興建跨流域調水工程較多的國家之一,其建設和管理經驗表明,對系統內的任務進行動態調度具有許多優越性。
2.日本泵站工程幾乎全部實現了自動化 。
泵站 自動化設備業者與建設業者及管理者與使用均有明確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一般規 定1O~20年更新一次。所以,許多泵站水利工程大多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興建,現已完成改造、擴建和安裝新的計算機系統。監控系統大都采用集中監控系統、功能分散式監控系統與分層分布式監控系統,即通常在一個水系上設中央管理站,采用電子計算機和遙控裝置對各級渠道和設備進行集中監控,并發布指令,以達到水資源綜合利用的目的。大型泵站這種布局由于設備比較集中,操作比較方便、省力,易于實現自動化和遠距離操縱。
3.歐洲泵站在運行方面自動化程度高。
羅馬尼亞通過Ic卡讀取數據作水量統計,實現了灌區支渠口量水自動化。在歐洲,它們都有一套較完整的、較現代化的輔機系統,泵站自動化程度較高。西班牙、立陶宛的一些泵站,基本上都實現了全自動監控。
二、中小型泵站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在中小型泵站運行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包括中小型泵站的自動化管理應用比較有限,缺乏有效的管理意識與相關政策支持,缺乏設備操作的專業管理人員,下文從這三個點進行分別分析。
1.中小型泵站的自動化管理應用比較有限
隨著我國泵站自動化控制水平的不斷提升,要求中小型泵站也應當積極提升自身的自動化應用水平,但是目前中小型泵站的自動化管理應用比較有限,很多地方依然運用了大量的廉潔勞動力進行工作,并沒有充分引進并運用高科技自動化小型泵站運行技術等。目前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中小型泵站運行體系,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同時其運行效率也比較低[1]。
2.缺乏有效的管理意識與相關政策支持
很多中小型泵站在運行中依然運用的是傳統的管理方式與管理理念,在泵站運行管理層面上沒有建立相關的科學的管理制度。很多中小型泵站在管理制度與管理政策的制定上不夠嚴謹與完善,具體執行上的可靠性不強。在相關的政策法規建設上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沒有對此建立嚴格而規范的管理機制,對中小型泵站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沒有足夠重視,缺乏對其有效宣傳。
3.缺乏設備操作的專業管理人員
在目前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小型泵站的運行應當積極適應目前這種快速發展的技術改革方式,很多中小型泵站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并對此積極引進了先進的發展設備,但是這些設備的運行需要有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而很多泵站在專業技術操作人員上比較缺乏,制約了中小型泵站的良好運行。在運行過程中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工作技術方式,所使用的技術設備比較落后,對于專業的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不夠重視,從而沒有有效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發展優勢。
三、提高泵站運行的對策及措施
1.在設備運用過程中做好維護保養工作,保證運行正常。在設備運用過程中,要定期護理,并做到隨用隨開,盡量讓泵房處于良好的通風狀態,經常打掃整理泵站,清理灰塵,發電機與泵站設備隔離,保持機房清潔干凈,保證有關設備沒有灰塵或污垢;保持地板光滑亮沽,啟閉正常。
2.加強技術干部隊伍建設,提高綜合素質。管理人員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泵站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提高運行質量的必要手段,要提高泵站管理水平與效率,技術工人也要熟練掌握機電專業技術,既懂計算機又懂電子技術和機械應用技術,能觀測水位,判斷水流的狀態,加強設施管理、養護維修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單位要加強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做到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重要崗位、特種作業人員做到持證上崗,人人都能獨立勝任本職工作。對人員進行合理分工與配置,并建立組長負責制的溝通計劃,可避免各子項目組之間溝通不暢,各自為戰,進而引起項目范圍邊界不明確的問題,并讓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最大潛力。汛前汛后認真組織職工集中學習《運行安全操作規程》中的相關內容,要求各班所每周組織一次學習,并認真做好筆記,保證操作的規范化。
3.加大對設備專業操作人員的引進與培養
在中小型泵站的運行過程中為了促進泵站的良好運行,要求積極引進先進的專業技術人才,充分重視人才的培養,從而最終能夠有效使用先進的儀器與相關設備。首先是在中小型泵站運行內部充分重視對技術人才的培養,結合泵站運行的實際需要與最新的發展技術,積極引進先進的發展技術,加大對泵站運行設備的改造與維護,同時將人才培養放到企業發展的重要方略之中。既從現有的泵站員工工作體系中進行培養,同時也從外部加大對泵站專業人才的引進,積極引進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加入到泵站管理工作過程之中。從技術發展與人員管理上優化中小型泵站的運行體系。
相關論文推薦:泵站大型電機通風散熱優化方案的探討
結語:泵站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和發展糧食生產的關鍵,中小型泵站在運行過程中具有自身的組織方式特點,本文分析了中小型泵站運行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針對中小型泵站運行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自動化管理應用比較有限,缺乏有效的管理意識與相關政策支持與缺乏設備操作的專業管理人員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應當提高中小型泵站的自動化管理水平,加強管理意識的制定與相關的規定措施并加大對設備專業操作人員的引進與培養,從多個角度促進中小型泵站的良好運行。——論文作者:郝蕾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