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天秀山隧道環向盲管局部保溫法合理性研究

發布時間:2021-01-29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為防止寒冷地區隧道排水系統冬季凍結,減少隧道凍害,本文依托遼寧天秀山隧道,采用現場測試和數值模擬的方法,結合現場防凍保溫設計,對中隔式局部保溫法的合理性進行分析,提出防凍保溫設計的建議與改進措施。結果表明,中隔式局部保溫板可有效增加

  摘要:為防止寒冷地區隧道排水系統冬季凍結,減少隧道凍害,本文依托遼寧天秀山隧道,采用現場測試和數值模擬的方法,結合現場防凍保溫設計,對中隔式局部保溫法的合理性進行分析,提出防凍保溫設計的建議與改進措施。結果表明,中隔式局部保溫板可有效增加環向盲管溫度,但負溫區會從保溫板兩側擴散,進而覆蓋環向盲管,造成排水系統凍結堵塞,此時初期支護縱向溫度呈“倒U”型分布。將保溫板寬度優化至4m后,可保證環向盲管冬季不凍結。

天秀山隧道環向盲管局部保溫法合理性研究

  關鍵詞:寒區隧道;環向盲管;數值模擬;溫度變化規律;局部保溫法

  0 引言

  隨著我國鐵路系統的不斷發展與完善,鐵路運營范圍逐漸擴大,修建環境也更加復雜。在我國東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由于氣候環境常年嚴寒,高速鐵路的修建和養護出現了諸多問題。鐵路隧道由于地處野外山嶺地區,冬季寒冷、晝夜溫差大、氣候環境惡劣,常常會發生道床結冰、襯砌掛冰、混凝土開裂等凍害現象,嚴重影響隧道行車安全和結構穩定[1-4]。

  隧道環向盲管作為地下水重要疏排通道,如果其發生凍結,將會導致圍巖內地下水無法排出,在防水不嚴的情況下會造成襯砌滲漏水、襯砌掛冰、道床結冰等凍害現象。因此,保證環向盲管冬季不凍結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方法有被動保溫法和主動供熱法[5-8]。

  目前,國內應用較廣的是被動保溫法,即鋪設保溫板以減少熱傳導,保證襯砌壁后溫度穩定。但在高速鐵路隧道,由于高鐵行車活塞風影響,保溫板不宜鋪設于襯砌外側。因此,一般采用中隔式鋪設,即鋪設在二次襯砌與初期支護之間。同時,為降低工程造價,鐵路隧道一般采用局部保溫法,即在環向盲管外側鋪設一定寬度保溫板,并采用雙層防水板進行包裹。

  本文依托遼寧天秀山隧道工程,結合現場防凍保溫設計情況,采用現場測試和數值模擬的方法,對中隔式局部保溫法的合理性進行分析,研究冬季溫度場時空分布規律,提出防凍保溫設計的建議與改進措施,為我國寒冷地區高速鐵路隧道防凍保溫設計提供參考。

  1 隧道工程概況

  1.1 隧址區工程概況

  天秀山隧道位于遼寧省建平縣,地處我國高緯度寒冷地區,全長9072m,為雙線單洞高速鐵路隧道,是京沈高鐵支線赤喀客專的控制性工程。

  隧址區屬于北溫帶亞干旱季風氣候區,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干燥寒冷。2018年平均氣溫9.9℃,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2℃,全年最低溫度為-20℃。

  1.2 隧道防排水設計

  隧道二次襯砌混凝土采用抗滲等級不小于P10的防水混凝土。防水層由EVA防水板和土工布組成。防水板背后設有外包土工布的環向透水盲管,縱向間距6~8m/道,地下水發育地區密集布置。環向盲管通過隧底的橫向導水管將水引入中心深埋水溝。

  1.3 局部保溫設計

  天秀山隧道對環向盲管采用間隔施作保溫層的局部保溫法,具體方法為:根據環向盲管位置,在二次襯砌背后依次鋪設:2m寬EVA防水板+2m寬保溫板+EVA防水板+土工布+環向盲管。保溫板采用5cm厚聚氨酯保溫板。具體布置情況如圖1、圖2所示。

  由于局部保溫設計并非全長施作保溫板,冬季負溫區域將會覆蓋襯砌和部分初期支護。因此,建議支護結構采用抗凍混凝土,以防止溫度應力引起襯砌開裂。同時,為分析負溫區域是否覆蓋環向盲管,對其進行有限元數值模擬。

  2 隧道數值模擬

  為研究局部保溫設計合理性,揭示地層溫度場時空變化規律,采用ANSYS有限元軟件對其進行瞬態熱分析,建立襯砌局部保溫模型,采用現場實測氣溫作為溫度荷載,分析地層溫度場周期性變化規律。

  2.1 有限元模型

  根據天秀山隧道設計資料,建立襯砌局部保溫數值模型,忽略隧道曲率影響,并簡化為平面傳導問題。定義距襯砌表面20m為恒溫邊界,模型長度為26m,即間隔設置三個局部保溫板,具體數值模型與局部保溫模型圖如圖3、圖4所示。

  2.2 計算參數的選取

  假定圍巖、混凝土、保溫材料均為各向同性的均勻連續介質[9-13],其相關材料參數不發生變化;忽略防水層對熱傳遞的影響。根據《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中相關物理參數的推薦值[14],以及聚氨酯保溫板的物理參數實測值,對模型中各材料進行賦值,具體參數見表1所列。

  2.3 邊界條件

  在隧道洞外設置氣象觀測站,如圖5所示,獲取隧址區2018年氣溫數據。由于本文未考慮列車活塞風、極端天氣、晝夜溫差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為減小這些誤差影響,使計算結果更貼近實際,采用洞外實測氣溫作為氣溫荷載應用于數值模擬,同時,不考慮地熱等有利因素的影響。

  由圖6可知,隧址區最低月平均氣溫出現在1月份,3月份回升至正溫,7月份達到最高值,10月份降低至0℃。

  將氣溫擬合方程作為溫度荷載,施加于襯砌表面;其余邊界定義為恒溫邊界,根據恒溫帶溫度[15-16],將恒溫邊界與初始溫度場設置為5℃。

  3 數值模擬結果分析

  為減小初始溫度場和恒溫邊界對數值計算的影響,模擬運營期溫度場,選取第10年冬季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同時,為方便研究隧道負溫區域時空分布規律,以下僅顯示-10℃至 0℃溫度云圖。

  3.1 全長鋪設保溫板模擬

  為分析局部保溫法的合理性,首先需確定保溫板厚度是否符合工況要求,因此,對保溫板進行全長鋪設模擬,即襯砌背部全長鋪設5cm聚氨酯保溫板。具體溫度場時空分布情況,如圖7所示。

  相關知識推薦:發表論文最快要多久

  由圖7可知,5cm厚聚氨酯保溫板保溫效果顯著,滿足該工況設計要求,環向透水盲管及初期支護未出現負溫。而襯砌由于未施加保溫板,始終暴露在負溫負溫。

  3.2 局部保溫層模擬

  根據天秀山隧道實際情況,對局部保溫法進行模擬分析,得到溫度場分布情況,如圖8所示。

  由圖8可知,初期支護12月之后降低至負溫;負溫區域由保溫板兩側逐漸擴散,進而影響環向盲管,保溫板背后負溫帶呈“U”型分布;2月環向盲管達到最低溫度為-2℃左右;3月溫度逐漸回升。

  由此可知,局部保溫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熱傳導,降低負溫對環向盲管的影響,使冬季環向盲管溫度維持在 -2℃以上。但負溫會從保溫板兩側傳導至環向盲管,依舊存在凍結風險。因此,建議對局部保溫層進行優化,增加其設置寬度,以滿足工況要求。

  3.3 局部保溫層優化

  天秀山隧道原設計局部保溫層寬度為2m,相鄰保溫板邊緣間隔5m,對其寬度進行優化,依次增加0.5m,計算各寬度下最冷溫度場,即2月溫度云圖,計算結果如圖9所示。

  由圖9可知,保溫板2.5~3.0m寬時,環向盲管溫度維持在0℃左右,但依舊存在凍結風險;3.5m寬以上時環向盲管不再被負溫區域覆蓋,此時相鄰保溫板邊緣間距3.5m。

  由此可知,寒冷地區隧道采用中隔式局部保溫法是可行的。當防凍隔熱層厚度和寬度滿足工況要求時,可有效防止排水系統凍結,將圍巖內地下水順利排出,減少凍害的發生。

  4 測線溫度

  為進一步研究保溫板防凍隔熱效果,在襯砌內選取三條測線進行溫度觀測。AB測線沿襯砌徑向進尺1m測線,并通過環向盲管中心;CD測線沿襯砌徑向進尺1m測線,并通過未鋪設保溫板中心,EF測線為沿初期支護縱向10m測線,測線中心位于環向盲管中心,具體測線布置情況如圖10所示。

  由圖11可知,溫度在通過保溫板時,會發生突變,其中全面鋪設保溫板溫度突變更為明顯;同時,襯砌負溫期為11月至3月,環向盲管負溫期為1月至3月,鋪設保溫板后,環向盲管溫度更高,負溫期更短。

  局部鋪設與全面鋪設保溫板溫度曲線對比,各月初期支護溫度相差較大,具體表現為:局部保溫時,10月和11月初期支護的溫度相對更高,12月至4月則更低。全面鋪設保溫板時初期支護溫度始終未降至負溫,而局部鋪設保溫板時初期支護溫度在1月至3月為負溫。

  降溫期,測線溫度隨時間逐漸降低,襯砌溫度降低較快,而初期支護溫度降低較慢。升溫期,襯砌溫度隨時間逐漸增加,而初期支護溫度2月后才逐漸增加。同時,襯砌最低溫度出現在1月,而初期支護最低溫度出現在2月。這說明,溫度在透過保溫板傳遞時,具有較大的滯后性。——論文作者:王能學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