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綜采工作面粉塵防治技術研究

發布時間:2020-12-26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但凡煤炭開采,難免會產生粉塵。而鑒于粉塵自身的特點其危害性很大。因此綜采工作面的煤塵作為在煤礦生產中通常會遇到的五大災害之一必須要引起重視。多年來減少綜采工作面的粉塵成為了困擾煤礦安全成產的一大難題。本論文就是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簡單的論

  摘要:但凡煤炭開采,難免會產生粉塵。而鑒于粉塵自身的特點其危害性很大。因此綜采工作面的煤塵作為在煤礦生產中通常會遇到的五大災害之一必須要引起重視。多年來減少綜采工作面的粉塵成為了困擾煤礦安全成產的一大難題。本論文就是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簡單的論述,以期實際生產中在綜采工作面防塵方面得到提高。

綜采工作面粉塵防治技術研究

  關鍵詞:粉塵;危害;綜采;安全;防塵

  引言

  隨著近年來的挖掘采集技術快速發展,對于安全生產、穩定生產的要求日益升高,如何提升綜合采礦的工作面,滿足當前對于礦產量的要求,在煤礦采集的時候必須提升相應的采集技術。尤其是在割煤、移架的時候注意粉塵控制,此時是粉塵大量產生的時機,必須注意控制粉塵的濃度,若粉塵的濃度過高,會降低礦井的能見度,同時將會嚴重影響安全生產。粉塵濃度過高,若工作人員大量吸入則會對造成工人呼吸道炎癥,嚴重者會引起肺部疾病。若粉塵在礦井下達到一定的濃度再加上一些其他條件會引發粉塵爆炸,造成嚴重的礦井災難。實際工作中采用每層注水和安裝噴霧系統解決類似問題。工作中對于煤礦綜采工作面采集期間,若粉塵的濃度過高,割煤機噴霧不能夠將整個機器所產生的粉塵覆蓋那么這將會形成粉塵源,加上一些防塵措施不當極易導致礦井粉塵濃度過高。

  隨著采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綜采工藝高效、集約化的不斷發展,產塵量大大增加,粉塵危害不斷加劇。據測定,在未采取防塵措施時,綜掘工作面的粉塵濃度可高達2500mg/m3,一般的綜采工作面粉塵濃度可高達5000mg/m3,綜放工作面的粉塵濃度甚至高達8000mg/m3,如此高的粉塵濃度嚴重制約了煤企的安全高效開采,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煤礦粉塵進行防治。

  1粉塵產生原因

  在綜采的一系列作業如鉆眼、爆破、切割、裝載、落煤及運輸和提升的過程中因煤巖被破碎所產生的各種巖礦微粒統稱為煤礦粉塵,主要以巖塵和煤塵為主。不同的礦井因地質條件、開采方式,通風情況以及開采作業時的機械化程度的不同其產塵量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即便是在同一礦井里,產塵量也會隨作業地點和作業時間的不同發生著變化。一般就現在采用的防塵措施,各生產環節產生的懸浮煤塵比例大致為:綜采工作面的產塵量最多,約占45%—80%;掘進作業也是煤塵產生的一個主要方面,其產塵量約占20%—38%;其他作業點占2%—5%;此外各作業點的產塵量會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增大。

  2煤塵的危害

  就煤塵的危害可分為四類:①危及人身安全,礦工長期在吸入煤塵環境中作業,不可避免的會吸入煤塵,煤塵后會對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輕者會患呼吸道疾病,嚴重的會患上塵肺病即通常所說的矽肺病。②引起煤塵爆炸,當巷道中的煤塵濃度達到一定的條件時會引起煤塵爆炸,煤塵能夠在無瓦斯存在的情況下爆炸,而對于瓦斯礦井,瓦斯和煤塵可能會同時爆炸。③工作面的煤塵可導致作業人員在作業時能見度降低,綜采作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險,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工傷事故的發生。同時工作面能見度降低時,會增大人員操作失誤的風險以及對可能存在的事故隱患不能及時發現。④加速機械磨損,隨著現代煤礦作業的機電一體程度及自動開采能力的提高,煤塵會降低設備性能及縮短使用壽命。

  相關期刊推薦:《礦業安全與環保》(雙月刊)1972年創刊,由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與國家煤礦安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科技期刊,設有:試驗研究、開發設計、應用技術、技術經驗、問題探討、綜述、安全管理、事故分析等欄目。

  3煤礦防塵的目的意義

  綜采工作面是機械設備和礦井作業人員高度集中的場所,特別是綜采作業面,產塵量最大。工作面作業空間比較狹小且相對比較封閉,作業人員的健康時刻受到浮游煤塵的威脅。因此為了保護國家財產特別是作業人員生命安全必須做好綜采工作面綜合防塵。為確保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呼吸及正常工作,必須將綜采工作面及其回風流巷道的粉塵濃度降低到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標準以下。

  4防塵的措施及方法

  目前由于各礦井的地理環境及設備情況等不同,各礦在具體實施作業時采用的防塵方式不同,一般的防塵的主要措施分為減塵措施,降塵措施,個體防護。本文簡單介紹以下幾種方法。

  4.1煤塵注水

  煤塵注水減塵就是在綜采之前為增加煤體水分利用鉆孔向煤層內注入壓力水,使水沿著煤層的紋理或裂隙滲入煤體內部并向四周擴散,預先濕潤煤體及其內部的原生煤塵以增強煤體塑性,從而減少綜采時產塵量。

  4.2濕式鑿巖是指將壓力水在鑿巖機打眼時通過鑿巖機送入孔底,抑制煤塵產生。

  4.3水封爆破是指在打好炮眼以后,注入定量壓力水,在煤體的濕潤程度達到要求后,在預先打好的炮眼中填入炸藥,、插入封孔器然后實施爆破。水封爆破雖能降塵,但是在使用此種降塵時應注意炮眼中注入的壓力水,如果壓力水流失過多會造成放空炮。

  4.4降塵措施主要有:塵源地點的噴霧灑水,綜采機內外噴霧,液壓支架架間噴霧,風流凈化水幕,破碎系統除塵器除塵,干式捕塵,爆破后灑水,沖洗巖幫等。

  4.5個體防護通常是指井下作業人員在在作業環境中風塵較大的地帶,自身佩戴各種防塵口罩、防塵面具和防塵呼吸器等,盡可能減少煤塵被吸入人體。盡管井下的各生產作業環節已經進行了一系列防塵措施,仍然無法避免少量微小細顆粒煤塵懸浮于空氣中,難免有些地方達不到作業人員衛生呼吸標準。防塵口罩是目前主要采用的個體防護,也是防塵的最后一道防線,使作業人員在正常工作的同時也能吸入凈化處理后的清潔空氣。

  5防塵管理的具體規定及管理現狀

  5.1所有綜采作業面都要是采用煤塵注水的方式,從根本上提高防塵的效果。采用深孔注水的作業面,鉆孔深度要大于50m。傾斜長度不小于100m的工作面,注水方式必須采取風、機巷雙向布孔,以達到消除煤層注水的盲點的目的,提高除塵率。

  5.2取樣化驗、水份增加率的檢測等對于每個工作面都必須定期進行。

  5.3對于風水混合除塵法,需定時測試風速以及定期檢查各噴霧設備是否正常工作。

  5.4對于綜采作業面的綜采機必須配備內外噴霧裝置;綜采放頂煤支架必須有架間、放頂噴霧裝置。當沒有水或噴霧裝置無法正常工作時必須停止使用。

  5.5噴霧裝置在液壓支架的放煤口以及放頂煤綜采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須安裝以確保降柱、移架或放煤時能做到同步噴霧。

  5.6破碎機的噴霧裝置以及防塵罩等防塵裝置必須安裝否則不應使用。

  5.7投產前的綜采作業面必須安裝齊全所有噴霧設施。

  5.8下井作業前需檢查個人防塵設備面具口罩是否完好。

  6總結

  礦井粉塵的綜合防治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很多高科技新技術正逐漸滲透到煤礦開采工作的各個領域,新技術的應用給煤礦粉塵防治技術的完善帶來了新的契機,所以,礦山工作人員應致力將新的科學技術應用到煤礦粉塵防治中去,使得粉塵防治技術也隨著科學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可以使煤礦的煤塵產值達到最小化。。——論文作者:1 卞濤 2 劉建宇 3 劉銀報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