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煤礦綜合防塵技術探索

發布時間:2020-12-22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 本文詳細分析了煤礦粉塵來源及其濃度情況,針對粉塵來源特點探索降塵技術及工藝,做到因地制宜,分源治理,對現代機械化礦井粉塵綜合治理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 粉塵 集中消塵區 捕塵網 綜合治理 1 前言 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一號煤礦

  【摘 要】 本文詳細分析了煤礦粉塵來源及其濃度情況,針對粉塵來源特點探索降塵技術及工藝,做到因地制宜,分源治理,對現代機械化礦井粉塵綜合治理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 粉塵 集中消塵區 捕塵網 綜合治理

煤礦綜合防塵技術探索

  1 前言

  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一號煤礦位于陜西省黃陵縣。礦井開采方法為走向長壁式綜合機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回采巷道的掘進方式為綜合機械化掘進,隨著采掘工作面機械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礦塵的產生量也隨之大大增加,整個生產系統產生大量的礦塵,嚴重影響井下空氣質量和職工身體健康。

  2 礦塵來源及其濃度情況

  通過從礦井煤炭生產、運輸過程分析礦塵來源,并采用粉塵濃度測定儀進行測量統計,井下礦塵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2.1 采煤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采用的采煤方法是走向長臂式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工作面兩順槽長度為2500~3000米,工作面長度為235米,采煤工作面通風方式為“U”型通風,工作面配風量為1000~1500m3/min。工作面生產時在采煤機割煤和移架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礦塵,采煤工作面產塵量達到礦井總產塵量的45%。

  2.2 掘進工作面

  掘進工作面全部采用綜掘機進行掘進,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風機壓入式通風,風量為500~800m3/min。在綜掘機割煤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煤塵和巖塵,掘進工作面產塵量達到礦井總產塵量的30%。

  2.3 運輸系統

  隨著礦井開采范圍的不斷增加,運輸系統越來越長,造成煤炭在運輸過程中轉載次數隨之增加,煤炭從采煤工作面運輸到地面的整個過程中也產生大量的礦塵,這些礦塵通過礦井通風系統又全部進入井下各個用風地點,系統產生的礦塵占礦井總產塵量的25%。

  3 綜合防塵技術探索實踐

  通過分析礦井主要產塵情況,根據礦塵來源和揚塵特點分別制定綜合降塵措施。引進先進的除塵工藝及技術,對礦井現有除塵設施進行優化改良,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降低了礦井各生產、運輸系統環境的粉塵濃度。

  3.1 采煤工作面降塵措施

  一是完善工作面支架架間噴霧,保證工作面在移架過程中架間噴霧同步進行,有效降低移架過程中產生的礦塵;二是在采煤工作面回風系統中建設集中消塵區,消塵區長度為50米,底板全部硬化,在其中安裝全斷面消塵噴霧5道,工作面生產期間全部開啟,能夠有效防止工作面粉塵進入回風系統;三是在皮帶機頭轉載點安裝封閉捕塵網,將轉載點包裹在捕塵網內,并在捕塵網內安設兩道高壓噴霧進行降塵。

  采用多種降塵措施后,經分點測定,采煤機下風側平均粉塵濃度降低72~80mg/m3,綜合降塵效率為40%~55%。采煤工作面回風流平均粉塵濃度降低54~60mg/m3,綜合降塵效率高達60%~70%。

  3.2 掘進工作面降塵措施

  針對掘進機在割煤過程中產生大量煤塵和巖塵,一是在綜掘機上安裝高壓噴霧降塵裝置,掘進機在作業時,開啟本裝置,正常掘進過程采用高壓水射流,對準掘進機截割頭噴射降塵,降塵效果顯著。掘進過程中通過換向閥,切換為高密度細霧降塵,水霧迅速覆蓋掘進全斷面,可瞬間將大量礦塵在源頭消滅;二是在綜掘機上加裝風水聯動除塵裝置,經調試后該系統霧化效果好且能夠全面覆蓋截割頭,能有效降低割煤過程中的產塵量;

  相關知識推薦:哪些刊物可以接收煤礦方向的論文

  采用多種降塵措施后,經分點測定,全煤掘進工作面后巷回風流中粉塵濃度降低60~80mg/m3以上,綜合降塵效率高達70%~78%。半煤巖掘進工作面后巷回風流中粉塵濃度降低40~55mg/m3,綜合降塵效率為50%~60%。

  3.3 煤炭運輸系統降塵措施

  一是在承擔煤炭運輸任務的膠帶巷內每500米安裝一套自動噴霧降塵系統,其控制原理為傳感器感應到皮帶上煤流時發出信號到主控箱,噴霧打開;當皮帶上無煤流經過時,電動球閥自動關閉,停止噴霧,實現噴霧開關與皮帶運輸系統起停同步,有效降低煤炭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礦塵;二是在主皮帶巷與進風巷間所有聯巷安裝全封閉捕塵網,并在捕塵網上風側安裝一道全斷面噴霧,將煤塵集中后進行消除。經試驗,捕塵網可以有效防止膠帶巷煤塵進入進風巷污染新鮮風流,能夠有效提高井下用風地點的空氣質量;三是在膠帶巷主要轉載點安裝全封閉捕塵網,并在捕塵網內安裝兩道高壓噴霧進行封閉降塵;四是在膠帶巷每處水倉附近建設集中消塵區,每處消塵區設集中消塵噴霧5道,生產期間全部開啟,噴霧產生的積水通過地坪、水溝引導至水倉。

  4 結論

  由于煤礦生產過程產塵量大且較為分散造成礦塵治理難度大,所以礦塵防治必須根據井下實際條件分源治理,全程控制,采取消塵源、除積塵、防揚塵、降浮塵的綜合治理方針,其中消塵源是根本。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形成一套有效的綜合防塵管理系統,徹底降低了井下各個工作地點的礦塵,達到了防塵最佳效果,為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有效保證。——論文作者:武光富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