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18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時代發展,各企業在技術層面做出相應推進,這標志著計量校準技術也需及時前行,跟緊發展。以往的計量校準服務需要使用者本人把儀器送到專門的校準中心,由專業的計量人員在現場進行評估。不僅費時費力,更不利于企業整體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
摘要:隨著時代發展,各企業在技術層面做出相應推進,這標志著計量校準技術也需及時前行,跟緊發展。以往的計量校準服務需要使用者本人把儀器送到專門的校準中心,由專業的計量人員在現場進行評估。不僅費時費力,更不利于企業整體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從傳統方法的特點及現狀出發,闡明了遠程校準技術的界說及意義,探究了遠程校準技術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遠程校準;在線研究;應用探究
引言:
計量技術在各行業都被廣泛應用,特別是針對一些高精尖行業,更需要精準的計量校準。而隨著社會的進步,計量的準確性和便捷性也需要隨之提高。如何智能的計量成為了人們思考的問題,也因此人們提出了遠程校準技術。這一基礎要求的提出是對校準計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也是順應時代的歷史需求。
一、傳統計量校準模式的特點及現狀
首先傳統的計量方式都是使用者必須到指定地方送檢,在一個特定環境下所得出的檢測結果,因為其環境的差異,不同地方的使用效果可能也有不可查的細微差別。其次傳統模式的檢查環節都是逐一進行的,并不能完全的連接起來并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讓使用者及時得到反饋。最后正常的計量過程大概需要歷時一年或者兩年,但在這樣的過程中,計量本身的數據也就可能發生了變化,讓計量校準的準確性無法得到保證。
二、遠程校準技術的界說及意義
(一)遠程校準技術的界說
顧名思義,遠程校準技術就是通過網絡對現場進行實時操控的在線校準。它是一種儀器不離開原產地,就可以直接進行校準的技術,通過利用儀器本身具有的特性,同便攜式的校準機器相配合,對儀器各方面數據進行準確計量。同時計量完成之后,數據的傳輸以及反饋都是通過網絡實時進行,遠程操控整個校準的過程,而不需要再將儀器送到指定的地方進行檢查,耗費長期的時間,保證了計量校準的準確性,又實現了其便捷性。一個最基礎的遠程校準系統我們就可以理解為它是由現場校準端,網絡,遠程控制端以及校準數據庫組成,它通過以上的組成部分對整個校準過程進行遠程的操控,并及時的傳輸數據,形成良好一致的信息互通體系[1]。
(二)遠程校準技術的意義
第一是通過遠程校準技術,使用者可以不再把儀器外出送檢,有效預防了儀器在運輸過程及送檢過程當中的損耗與意外。第二,這一技術的運用讓計量數據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這樣上下互通,為后續儀器的調整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依據。第三,互聯網技術和校準技術的結合讓互聯網可以直接檢索到國家最高標準的校準要求,以此推行,有效保證了數據的穩定性。較之以往的方式降低了工業上的成本,同時通過網絡遠程控制這一過程,讓時間上更為靈活,也有效提升了其工作效率。第四,隨著我國高端技術的發展,儀器的制作趨向精密化,因此這些儀器并不能輕易移動,以防造成損壞而無法挽救。因此遠程校準技術的應用,更適應于新時代的發展,它為儀器檢測提供了保障,使受者不僅可以隨時獲得上下計量單位之間的數據以及過程,也可以及時對儀器做出調整,對我國計量水平及科研水平的提升有重大影響。
相關期刊推薦:《計測技術》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ology(雙月刊)曾用刊名:航空計測技術,1958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計量測試技術類期刊。本刊以“立足計量測試,構建創新論壇,推動技術進步,服務工業發展”為辦刊宗旨,刊載內容已覆蓋計量測試領域的各個專業。主要包括:幾何量、熱學、力學、電磁學、無線電、時間頻率、光學、化學、聲學、電離輻射、電子、真空等計量測試和動態、靜態校準技術;儀器儀表的設計、研制、調修、檢定;計算機、激光、紅外等新技術在計量測試領域的應用;標準的貫徹、計量管理的方法和經驗總結;有關的技術專題講座與討論;技術活動消息報道等。
三、遠程校準技術的實際應用
(一)遠程校準技術的應用發展
遠程校準技術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在國外已有相當的研究與發展。如美國的NIST氣體流量計的遠程校準,德國的高壓天然氣流量基準的遠程校準及英國NPL的網絡分析儀的遠程校準等。而在我國主要是以時間頻率為切入點進行了遠程校準技術的研究。中國計量科學院的教授利用遠程校準技術實現了交流電能表的遠程校準,使電能測試能力上了一層新的臺階。上海交通大學的王勇教授基于互聯網,對遠程校準測試的方法進行了多樣化的思考,他通過對數字式存儲示波器的實驗與總結,對遠程校準技術在實驗室的應用上做出了相應的探討,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設計了基于網絡層面的遠程校準系統。嚴林波教授著重探討了遠程校準系統的組合模式,針對于我國網絡接入系統,提出了本地端和遠程客戶端實現信息互通交流的有效模式。西北工業大學的劉篤喜教授通過虛擬模式的思考,進行了虛擬儀器在遠程校準技術上的應用探討,將C/S模式與B/S模式巧妙結合,提出了混合場景下的遠程校準技術應用。層出不窮的遠程校準技術應用,也意味著我國對遠程校準技術已完成成功的初次探索[2]。
(二)遠程校準技術的應用探究
不管是在物理層面的發展,如飛機的制作等,還是在化學當中的應用,對壓力的檢測一直都是一個基本且必要的操作。但在實際檢測的過程當中,我們會發現以往的檢測方式很容易對壓力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比如因為不停的拆裝壓力器而導致的細碎零件的損壞。以及在送檢過程當中一些特殊情況造成的壓力器失靈,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之一。因此遠程校準技術的應用就可以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設置一個標準壓力表和計量壓力表,通過兩組計量比值的對照,得出計量的準確結果,實現壓力表的遠程校準。另外,數字示波器的遠程校準系統也是值得我們探究的一個方面,F場及遠程實時測量數據的即時傳輸以及音畫交互模式,需要制定準確的行為規范,并要求實時操控人員和計量人員緊密合理的配合,以此完成遠程終端的信息整合與接收。
四、結束語
時代的大環境促進著我們不斷進步,因此遠程校準技術的發展是不可忽視的。這一技術的產生有效地解決了在傳統方法當中出現的弊端,也為我們引導著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它在時間管理、方法操作以及用戶需求方面發揮了無與倫比的功效,通過對這一技術的深入探討,也對我國科研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同時這一技術的發展不僅是對我們技術層面有一定的要求,更需要我們規范在校準這一行業上的行為規范,真正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論文作者:任正暉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