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22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水文化遺產是水利風景區的重要旅游資源。但由于對水文化遺產重視不夠,水利風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仍然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現狀依舊不容樂觀,影響了水利風景區的整體開發和利用。建設應當從加強管理、完善制度、實施監管等方面入手,保護水
摘要:水文化遺產是水利風景區的重要旅游資源。但由于對水文化遺產重視不夠,水利風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仍然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現狀依舊不容樂觀,影響了水利風景區的整體開發和利用。建設應當從加強管理、完善制度、實施監管等方面入手,保護水文化遺產,加大對水利風景區水文化的開發利用。
關鍵詞:水利風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
1水利風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水利風景區發展迅猛,水利風景區的發展實踐證明,規范、有序、適度的開發可以有效促進水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盲目、無序、過度的開發則可能給水文化遺產帶來損害甚至是毀滅性災難。做好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十分必要、非常緊迫。
1.1提升水利風景區文化品位、推動水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然要求
水文化是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也是實現水利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支撐。水文化遺產是水利風景區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其中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是現代文明無法取代、不可復制和仿造的。叫響水文化遺產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水利風景區文化品位,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先進水文化,在更高水平上推動水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1.3增強水利風景區文化特色、促進水利旅游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
文化是水利風景區生存發展的核心和靈魂。水文化遺產是十分寶貴的文化旅游資源,水利風景區要發展文化旅游業,形成市場競爭優勢,就必須對各類水文化遺產資源進行梳理和整合,促進水文化遺產有效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為推動水利旅
游業規模擴大、質量提高提供持續不斷的原動力。
2水利風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狀況
水利風景區主要依托水利工程及相關水域發展而成,與水文化遺產密集分布的區域高度重疊,存在合理利用的基礎,更有科學保護的責任。從已獲得命名的景區來看,很多水利風景區都擁有十分豐富的水文化遺產資源,不少景區甚至依托的主體就是具有重要歷史影響和文化價值的水利遺產,近年來,隨著水利風景區生態、文化、經濟效應越來越突出,全國各地申報水利風景區的熱情日益高漲,申報主體和對象日益多元化,水利風景區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大力推進城鄉水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一些城鎮和鄉村具備了申報水利風景區的基礎條件,這為保護利用散布在廣大城鄉的水文化遺產資源提供了廣闊平臺和良好契機。規劃建設一批水利風景區,提升城市品位。對我國水利文明傳承延續和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和實踐意義,是發展特色水文化遺產型水利風景區值得深入挖掘的珍貴資源。
3水利風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存在的問題
整體上來看,由于受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加之這項工作起步較晚,社會基礎薄弱,當前水利風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仍然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現狀依舊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保護理念不正確。我國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社會各界對水文化遺產的認知程度存在很大差異,在水利風景區規劃建設過程中,偏重自然風光開發營造,不重視或不夠重視水文化遺產資源的現象不勝枚舉、比比皆是。有的地方不注重水利風景區與周邊人文自然環境的統一規劃設計,不能對水文化遺產進行科學完整保護。第二,制度體系不完善。關于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相關制度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一是法律法規嚴重滯后,二是價值評估主觀隨意,科學規范權威的價值評估體系尚未得以構建,主觀片面、武斷隨意定性水文化遺產現象比較突出。第三,管理職責不明確。水利風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管理職責的界定不夠清晰嚴謹,部分領域甚至存在監管盲區,不利于保護利用工作的具體落實。一些水文化遺產資源分割隸屬于不同地方和部門,各水利風景區管理單位關于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職責沒有明確界定。
4相關對策建議
4.1理清職責權限,強化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組織領導
提高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意識。水利風景區管理部門切實履行職責使命,把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業務考核評價體系,加大督促指導力度。引導各水利風景區高度重視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更好地發揮組織協調和指導監督作用。二是明確水文化遺產保護機構職責。加強與文物、住建、國土等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將水文化遺產保護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城鄉規劃。將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內容列入水利風景區發展規劃,支持水利風景區管理部門指導景區具體開展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
4.2完善制度體系,夯實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管理基礎
積極推動水文化遺產保護立法。積極推動水文化遺產保護相關內容在《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中得到體現,推動研究出臺都江堰、大運河等重要水文化遺產保護專門管理條例,結合水利風景區發展規劃制定更有針對性的保護管理辦法,努力形成科學、系統、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為開展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提供基礎支撐。
4.3強化工作舉措,推動景區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落到實處
創建水文化遺產保護示范景區。按照水庫、濕地、河湖、灌區、水庫、水土保持等不同類型,選擇一批具備基礎條件的水利風景區,分別組織開展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示范景區創建工作,積極探索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新模式,及時總結推廣試點成效和經驗,充分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
結語
當前,水利風景區已經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大范圍、更深程度地融入到水生態文明建設中,融入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融入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但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水利風景區發展絕不局限于自然觀光層面,它更是一種文化乃至文明的延續、傳承和弘揚。在水利風景區規劃建設中,強調對水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將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一定會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論文作者:張征光
相關期刊推薦:《水利發展研究》是由水利部主管、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綜合報道國家的水利發展戰略、水利政策、法制建設、水利經濟、水利管理、水利信息和工程建設等方面的方針政策、理論、技術和經驗,為我國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撐。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