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1-14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旅游景觀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分支,它更準確的表達了一個旅游文化學概念。旅游文化與旅游景觀文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涵意。旅游景觀作為游客觀賞的主要對象,其對文化內涵的理解是游客把握觀賞對象的關鍵。因此在旅游景區開發中,構建一個依循文脈的景觀文
【摘要】旅游景觀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分支,它更準確的表達了一個旅游文化學概念。旅游文化與旅游景觀文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涵意。旅游景觀作為游客觀賞的主要對象,其對文化內涵的理解是游客把握觀賞對象的關鍵。因此在旅游景區開發中,構建一個依循文脈的景觀文化系統就很重要了。都江堰景區作為一個典型的文化景觀,在開發過程中構建景觀文化系統對于游客深入理解該景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旅游文化,旅游景觀文化系統,旅游論文范文
當今旅游景區的開發和規劃多從旅游功能入手,多從為旅游者提供流動空間的建筑布局入手,較少考慮景區文脈的關聯性,即使有所考慮,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區文化的整體性特征。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都江堰風景區,如何在開發中把握分布、蘊含于其各處景觀的文化,對于旅游者把握這一處舉世矚目的世界級景觀,對于開發者合理規劃景區以留住旅游者駐足欣賞,并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旅游論文范文《當代旅游》是由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理論刊物,本刊堅持學術性、時代性、創新性和超前性特點,立足中國現實,旨在為理論與實踐研究提供平臺,促進學術繁榮,加強國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建設服務。學術版刊物致力于發表研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體制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經濟問題和具有較高理論水平的文章。
1 旅游景觀文化系統構建的必要性
導致很多游客對于景區的把握缺乏整體性和深刻認識,往往停留在娛樂休閑放松的層面,難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華的層面,以至游客對于很多風景名勝無法理解其文化內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無法形成回頭客源。因此,現在總體看來,自然景觀被接受程度較高,而人文景觀則較低。這一方面與從業人員素質和游客素質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旅游開發本身有關。旅游景觀文化系統高屋建瓴,整體、深度的把握景區文化,將整個景區文化統合成一個完整的生命體。它關注旅游景區文化的哲學命題,關注旅游景觀的意境和內涵。以這種系統統領的旅游規劃和開發必然更加切合景區的文脈,容易展現景區景觀的意境和神韻,此類旅游開發是“寫意”的。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續的科學意義。在當今工具化規劃文本和開發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構建無疑讓我們的規劃重新關注文本的價值命題,把握旅游景觀的神韻,更加科學和高效的開發我們寶貴的旅游資源,避免出現“焚琴煮鶴”的悲劇。
2 旅游景觀文化設想
2.1 旅游文化
美國學者羅伯特·麥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關注旅游文化這個命題,他們認為“旅游文化實際上概括了旅游的各個方面,人們可以借助它來了解彼此之間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來訪者的過程中,游客、旅游設施、東道國政府和接待團體的相互影響所產生的現象和關系的總和。”可見,概念提出者非常關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個亞類,但絕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簡單疊加,它不是一個組合品,具有自身獨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無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與旅游活動的深度結合,在旅游活動產生的過程中,旅游文化應運而生了。其它文化因為旅游者的欣賞可以轉化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現象目前十分嚴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將其等同于關于旅游景觀的文化。導致其核心部分的關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費行為等反倒被漠視了。本文不擬對旅游文化的概念進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問題,主要是為了明確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類別才能在關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2.2 旅游景觀文化與旅游景觀文化系統
旅游景觀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陳宗海認為它“探討旅游景觀生成、發展的歷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觀的結構、特點與文化內涵,以及旅游景觀觀賞者和旅游景觀之間的審美與被審美的關系。作為旅游文化的組成部分,景觀文化有其完整的結構和內容,有其自己的特點。”旅游景觀文化構成了解讀和理解旅游景觀的核心,是發展旅游業的關鍵所在,這對于文化景觀尤其如此。旅游景觀文化是旅游景觀的內心世界、精神領域,旅游者要是無法把握旅游景觀文化就無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觀的壯美、悠遠、深邃等美學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觀文化則是我們旅游景區開發的重要前提,只有這樣我們的開發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觀的魅力。
旅游景觀文化系統是對于旅游景觀文化的整合,它將旅游景區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獨立整體,分別由各個功能不同的部分組成。旅游景觀文化系統運用系統論的觀點解讀旅游景觀,它通過對旅游景區的深度文化解讀,從文化上解構整個旅游景區,然后通過功能配合,以空間布局為表象、以文字表述為內容,建構景區文化系統,為旅游景區開發提供文化支持,為旅游者欣賞旅游景觀建構更方便的平臺。
3 都江堰景區旅游景觀文化系統的構想 1 都江堰景區文化解讀
都江堰風景區分為離堆公園、渠首三大主題工程、二王廟和玉壘山公園四大部分,其景觀各有側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綜合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們在利用水的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從都江堰渠首三大主體工程到離堆公園的園林建設,都江堰景區處處滲透著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區的靈魂。例如,魚嘴分水堤的創建,它不同于傳統堤壩,為攔水的橫“一”,是一個分水的豎“1”。就是這個“一”字寫法的簡單變化,在人類治水的歷史中卻經歷了血與淚的洗禮與磨練,這個變化昭示了在人與水的關系中,人類終于站起來了,掌握了主動權,變水患為水利。這種思想延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將其發揚光大。竹籠和榪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運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籠以柔克剛、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園林文化。是人們在利用空間進行審美時,構筑建筑物、栽種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動物以及安排這些內容的過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為風景名勝地的具有景區,園林文化在離堆公園、二王廟、玉壘山公園均有體現,而離堆公園尤為突出。其中中國傳統園林文化體現的淋漓盡致,無論是一處假山的堆疊,還是一叢花木的擺放,都非常講究。其中眾多的川派樹樁盆景的離堆的亮點。比較遺憾是后來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國傳統園林的幽深、曲折為平直、對稱的西洋園林風格。二王廟和玉壘山的園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廟因地制宜,布局嚴謹,建筑杰出,為川西道教宮觀的代表。而玉壘山各處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與環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們為表達對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儀式、節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廟、神壇等有形和無形的東西。都江堰景區的伏龍觀、二王廟、城隍廟均包含了豐富的祭祀文化內容。除此之外,二王廟的廟會、都江堰放水節等節日和活動都蘊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區還有交通文化、軍事文化等。
都江堰景區景觀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園林文化、交通文化、軍事文化等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軍事文化等涉及面較窄,與景區核心文化價值關系相對疏遠,因此景觀文化系統的構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園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2.1 水利文化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區的大部分地區,而且是都江堰景區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謂“拜水都江堰”,這里的水其實準確來講就是“水利”!我國水資源豐富地區甚多,水文化發達區域也應以長江中游平原、長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發達的地區則都江堰當仁不讓。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觀文化系統中占據核心的地位。
綜上所述,景觀文化系統的構建有助于我們在開發旅游景區時高屋建瓴,從文化的深度解讀旅游景區。而都江堰景區景觀文化系統的構建需以水利文化為中心,園林文化為背景,祭祀文化為皈依。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