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電力工程師論文電力企業員工心理管理

發布時間:2016-12-08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隨著企業員工的競爭和壓力增加,加之企業、單位的改制,員工心理承受能力已到了極限,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這是一篇 電力工程師論文 論文投稿:電力企業員工心理管理.本文著重分析目前員工的心理狀態,指出有效的員工心理管理的意義并提出了具體的員工心

  隨著企業員工的競爭和壓力增加,加之企業、單位的改制,員工心理承受能力已到了極限,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這是一篇電力工程師論文論文投稿:電力企業員工心理管理.本文著重分析目前員工的心理狀態,指出有效的員工心理管理的意義并提出了具體的員工心理管理措施。
 
工程師論文
  0 引言
 
  當前中國市場經濟日益深入,人才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對員工的要求越來越高,員工承受的壓力也不斷加大,幸福感越來越少。電建單位作為特殊的國有企業,對安全有著特殊的行業要求,這就決定了員工在工作中會有種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的感覺,也正因為電力企業對安全的高要求,一旦員工心理出現問題,將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造成極大的隱患。因此,有效的員工心理管理對電力企業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1 當前企業員工的心理狀態
 
  電網規模日益擴大、高新科技廣泛應用、電氣操作日益復雜對員工技能素質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對員工心理產生強大的責任壓力。在電力企業所擔當的社會責任的重壓之下,企業上上下下都在為安全生產、可靠供電長期超負荷工作,衣食住行的生物鐘被打亂,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飯,從管理者到執行者都感到工作壓力巨大,身心疲憊。據《中國電力行業員工職業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衡量職業心理健康的身心幸福感、職業枯竭和抑郁傾向三類核心指標上,電力行業員工的表現都明顯比員工總體差。(1)身心幸福感水平低。調查顯示,電力行業14.6%的員工心理幸福感低,22.4%的員工身體幸福感低,顯著高于易普斯咨詢“中國員工職業心理健康數據庫”(簡稱易普斯咨詢數據庫)當中的對應指標,分別是10.6%和16.3%。身心幸福感水平低,反映員工整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差,心理幸福感低表明員工在組織中工作生活的不夠快樂和舒適,而身體幸福感低則表明員工可能出現了疲勞或體力透支,身體出現了問題。(2)職業枯竭程度嚴重。電力行業25%以上的員工職業枯竭狀況嚴重,而易普斯咨詢數據庫當中,只有不到20%的員工職業枯竭狀況嚴重。電力行業員工的職業枯竭主要表現為工作沒有活力,感受到身心疲憊,對工作也失去了熱心,并且開始懷疑所做工作的價值。(3)高抑郁傾向員工比例高。相較于易普斯咨詢數據庫中3.7%的高抑郁傾向員工比例,電力行業5.6%的高抑郁員工比例亟待關注。高抑郁傾向通常表現為工作積極性下降,興趣減弱,睡眠質量不佳,食欲下降,有強烈的抑郁情緒,感覺生活無希望。總而言之,當前電力企業員工的心理狀態不容樂觀,心理疲勞和心理壓力大是導致種種問題出現的最主要因素。電力行業員工壓力大具體表現在以下主要的壓力源:(1)責任重大。電力行業員工肩負著重大責任,尤其是一線員工,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會釀成重大事故。電力企業一旦發生事故,電能的損害巨大,甚至是毀滅性的。電業是個具有高度危險性的行業,電力一旦發生事故不僅會使電力系統本身造成破壞,還會給人民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造成災難,每年因觸電死亡的人數約占全國各類事故造成的總死亡人數的10%,僅此于交通事故。加上電力體制改革和目前的缺電局面,使電力安全問題備受關注。電力工業的重要性決定了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因此電力員工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和巨大的社會壓力。員工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下,很容易造成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2)工作環境艱苦。電力行業工作繁重,流動性大,加班頻繁,電力運行人員的工作性質是屬于全天24小時連續倒班作業,工作不分節假日,不分白天、晚上,臨時性工作多,員工長期處于工作狀態中,得不到很好的休息。(3)工作生活無法協調。由于電力員工長期處于工作狀態,這就直接導致了員工與家庭和朋友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減少,很多已婚員工甚至長期與家人兩地分居,家庭成員聚少離多,很容易引起夫妻關系疏離冷淡,親子關系淡漠,從而導致家庭矛盾,產生焦慮,煩躁等情緒。而對于未婚員工,由于工作地方偏遠,與外部世界相對隔絕,與人群疏遠,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容易產生孤獨感和自我價值的迷失,而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很容易產生失望,甚至絕望。綜上所述,當前電力企業員工的心理狀況令人堪憂。
 
  2 有效的員工心理管理的意義
 
  當前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比較嚴重地影響到企業的安全生產與和諧穩定,員工緊張壓抑、憂郁疲勞等不良心理狀態會引起工作效率的下降,安全事故的增加以及企業成本的上升,因此,有效的員工心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效的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會帶來良好的效益,這種效益不僅體現在企業本身上,在整個社會層面更有不可忽視的地位。首先,在企業方面,通過對員工進行心理健康管理,有助于疏導和幫助員工樹立良好的心理,使員工的心理壓力處于最佳狀態,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更好地進行工作;人力資源管理者通過對員工進行心理輔導,可以摸清員工的心理狀況,并及時處理員工心理死角,消除可能妨礙員工績效的因素,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進而增加企業內部凝聚力,推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經常與員工進行溝通,了解員工的心理動態,引導員工的心理方向,可以幫助員工激發潛質,實現自我,強化員工的敬業精神,激發其工作熱情,并使員工感到企業及管理者對他們的重視和關心,使員工心靈有歸屬感,進而可以留住人才,減少人才流失,吸引更多的優秀員工,保護企業的人力資源;以員工尊嚴、員工追求、員工發展、員工情感為出發點的現代企業管理是人性化回歸的人本管理,這種充滿人文關懷的員工心理管理,能夠減少員工對企業對組織的抱怨,進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另外,在以人為本的政治大環境下,實施員工心理輔導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改進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意義。最后,在社會方面,通過實施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緩解員工心理壓力,實現心理和諧,可以使員工意識到自己的社會成員的身份,擔當起社會、家庭的責任,并能及時阻止員工心理方向迷失對社會和家庭造成傷害的發生。對于像電力企業這樣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國有企業,健康的員工心理狀態意味著安全的生產工作,進一步意味著整個電網的安全運行和社會的安全穩定。因此,有效的員工心理管理不但可以帶來良好的企業效益,更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   3 如何進行員工心理管理
 
  面對屢見不鮮的員工心理困擾、壓力增大以及由其帶來的安全生產事故的現象,如何有效地開展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改善和提升員工心理健康和幸福指數,促進和諧的企業環境的形成,這些問題已經得到了電力行業各級領導的重視。一些電力企業已經在“職業心理健康管理”方面作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以南方電網公司、東北電網公司、河南安陽供電公司、南京供電公司等企業為代表,他們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已經涉及到“員工心理評估、員工心理幫扶(EAP)、搭建網站或電話等咨詢平臺、自助手冊、離退休員工臨終關懷”等各個方面,東北電網公司甚至成立專門的部門“員工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建設了包括音樂放松與身心反饋、箱庭體驗等功能在內的專業實訓基地。筆者認為,電力企業開展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應該以提高員工幸福感、歸屬感,促進企業和諧、提高企業效益為最終目的,采取內外結合的方式,幫助員工快速解決影響正常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困擾。具體措施如下:
 
  3.1 以人為本,實施人文關懷 人是企業得以存在的根本,對人的親情關懷,是企業以人為本的最現實的體現。在人文關懷方面,要突出真情關愛,帶著對員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在工作中既要講原則又要講人情,人文關懷與科學管理并重,管理制度既要體現剛性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又要充滿“柔情”,給職工以“機會”,達到人與制度的和諧。實施親情管理,尊重員工,善于溝通,對員工寬容、仁慈,盡量滿足員工的合理需求,增強員工歸屬感、穩定感,以人文關懷構建安全心理防線。
 
  3.2 優化工作環境,建立和諧企業 好的工作環境可以直接影響員工的心理狀態,企業可以從人體舒適度的需要出發,如關注空氣、噪聲、光線、溫度、整潔、綠化、裝飾、擁擠度等方面,給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供優美的工作空間,來提高員工的安全感和舒適感。在工作當中,插播輕松舒適的背景音樂,或是給員工留出工間操的時間,都有助于員工減少工作壓力。另外,企業可以設立一些員工休閑設施,例如閱覽室、吸煙室、咖啡室、上網室等,讓員工在休息時間能夠獲得放松心理的免費服務。在企業文化方面,通過引導員工用和諧思維認識事物,用和諧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方式處理矛盾,倡導感恩、善念、包容、快樂、和諧的理念,培育員工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態,來建立和諧的企業文化,促成企業內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優化人際工作環境。
 
  3.3 建立員工心理檔案,定期進行心理培訓 企業可以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進行職業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了解員工的壓力、人際關系、工作滿意度等,并聘請心理學專家對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將每一個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記錄在案,根據不同員工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和引導,最大限度地促進員工的心理和諧,有效地促進企業和諧發展。此外,企業還應該定期對員工進行心理培訓。例如利用海報、開設有關心理健康的課程或定期邀請專家作講座、報告等多種形式,加強員工心理健康宣傳和培訓,使員工增強對心理問題的關注意識,樹立員工對心理健康的正確認識,讓員工學會緩解壓力、應對挫折、保持積極情緒、進行自我調節,同時鼓勵他們遇到心理困擾問題時積極尋求幫助,并通過在企業內部設立心理咨詢室或與外部心理咨詢公司簽訂服務協議,對于受心理問題困擾的員工,提供個別、隱私的心理輔導服務,如熱線咨詢、網上咨詢、個人面詢等幫助員工解決心理困擾和煩惱,使員工能夠保持較好的心理狀態來生活和工作。
 
  3.4 實施員工幫助計劃,全面幫助員工解決個人問題 員工幫助計劃又稱員工心理援助項目、全員心理管理技術(以下簡稱EAP)。它是由企業為員工設置的一套系統的、長期的福利與支持項目。通過專業人員對組織的診斷、建議和對員工及其直系親屬提供專業指導、培訓和咨詢,幫助解決員工及其家庭成員的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提高員工在企業中的工作績效。完整的EAP包括:壓力評估、組織改變、宣傳推廣、教育培訓、壓力咨詢等多項內容。在服務方式上,EAP有著自己的一整套機制:除了提供心理咨詢之外,它還可以通過心理健康調查、培訓、講座、電話咨詢、網絡咨詢或其它認可的標準,在系統、統一的基礎上,給予員工幫助、建議和其他信息。目前,EAP因其在解決企業員工心理問題上的獨特優勢,已在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寶鋼、南航集團等中央國有企業中開展服務。
 
  參考文獻:
 
  [1]梁金浚.企業管理中的心理管理[J].經營管理者,2009(16).
 
  [2]陳靖蓮.論員工的心理管理策略[J].現代商業,2008(36).
 
  [3]陳慧林.提高企業員工心理管理的質量和效果[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08).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