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醫學期刊瀏覽:次
《心理學探新》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雙月刊)是我國心理學專業領域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之一。1980年,由我國已故著名心理學家潘菽先生在河南大學創辦。1993年起,因故轉由江西師范大學和中國心理學會理論與史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內刊),并于1998年12月重新獲得國內外公開刊號。目前,雜志由江西師范大學主辦,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史專業委員會、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協辦。
《心理學探新》在辯證唯物主義理論指導下,堅持理論和實證研究并重的原則,以繁榮心理學科學研究,促進心理學領域的探索創新為宗旨,突出特色,發表理論心理學、認知實驗心理學、認知神經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發展和教育心理等基礎領域,及各類應用領域的探索、創新性學術論文。更好地為祖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和諧進步服務。
《心理學探新》讀、作者對象為:從事心理學專業及交叉學術領域(比如,生物醫學,認知神經科學,哲學等)的研究者、高校教師及學生;從事與心理學應用相關的領域(比如,教育,學生工作,人力資源管理等)的研究者,工作者,高校教師及學生;其他各類愛好心理學的人士。
心理學探新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龍源期刊網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04年連續2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2004)
2、南大核心期刊:
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來源期刊(含擴展版)、CSSCI(2014-2015)來源期刊
3、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4、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5、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573;總被引頻次:813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50;綜合影響因子:0.435
6、心理學探新雜志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心理學探新欄目設置
理論心理學、學校與認知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心理學探新雜志社介紹
1、投稿須知作者需投寄一份電子稿,一份打印稿。因匿名審稿,請將打印稿中英文作者姓名、單位、基金項目以及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內容隱去,并單列一頁,隨正文寄出。電子稿無須匿名。
2、文字規范
2.1、研究報告、論文以及綜述一般不超過6000字;應用心理和研究方法介紹一般不超4000字;短篇論文一般為3000字左右。
2.2研究報告與論文請附200字以內中、英文摘要(第三人稱撰寫)和3-5個關鍵詞。
2.3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符號和標準化、規范化的術語、簡化字、數字、字母及章節序號。
3、表格和插圖凡是用文字已經說明的問題,盡量不用表格和插圖。如已是表格或插圖,則文中不必重復其數據,只須摘其要點。表格和插圖不要重復表達同一內容。
要求三線表設計,簡潔明了。盡量不用豎線。插圖及相關文字務必清晰,否則影響印刷效果。
4、標題層次一級標題——1;二級標題——1.1;三級標題1.1.1;四級標題——1.1.1.1。標題編號后空一字再寫標題內容,另起一行寫具體內容。標題編號后無標題內容,則空一字寫具體內容。
5、參考文獻
5.1、參考文獻數量一般不超過15條。
5.2、行文中的文獻序號采用順序編碼制,并用方括號置于引用外的右上角。
5.3、參考文獻按引用次序列于正文之后。
5.4、參考文獻注錄格式
期刊類:
[序號]責任者.文獻題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書籍類:
[序號]責任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論文集:
[序號]責任者.題名.原文獻責任者.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報紙:
[序號]責任者.文獻題名.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6、其他事項
6.1、本刊限于人力、物力,不采用的稿件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
6.2、文責由作者自負。依照《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
6.3研究如屬科研基金資助項目,請在稿件第一頁腳注中注明“基金項目: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心理學探新》范例
1.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心理和諧問題探析李志勇,廖軍和,LiZhiyong,LiaoJunhe
2.談心理學中的價值中立與價值負載王輝,WangHui
3.論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心理韌性劉丹,石國興,鄭新紅,LiuDan,ShiGuoxing,ZhengXinhong
4.民眾自由意志觀及其與決定論相容性的研究劉毅,郭永玉,LiuYi,GuoYongyu
5.表演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取向朱興國,郭本禹,ZhuXingguo,GuoBenyu
6.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十年:回顧與展望趙晶,石向實,ZhaoJing,ShiXiangshi
7.決策權力及其選擇對大學生合作行為的影響研究李艾麗莎,LiAilisha
8.不同視角條件下條件推理任務和選擇任務的反應模式楊群,張鳳華,張慶林,YangQun,ZhangFenghua,ZhangQinglin
9.情緒詞編碼的不同方式對ECM的影響李芳,白學軍,LiFang,BaiXuejun
10.多目標視覺追蹤的注意策略及其眼動模式張濱熠,丁錦紅,ZhangBinyi,DingJinhong
11.法律決策中消極程度及消除策略對后見偏差的影響彭慰慰,鐘毅平,PengWeiwei,ZhongYiping
12.觀點采擇任務在心理理論腦機制研究中的應用鄒榮,陳旭,ZouRong,ChenXu
13.小學高年級學生壓力與問題行為的關系研究:應對策略的調節作用陳福美,楊靜,朱哲,周晴,王耘,ChenFumei,YangJing,ZhuZhe,ZhouQing,WangYun
14.初中生認識論信念及其與學習方式、學業成就的關系桑青松,夏萌,SangQingsong,XiaMeng
15.父母依戀對大學生學校適應的作用機制曾曉強,張大均,ZengXiaoqiang,ZhangDajun
16.不同心理彈性大學新生的積極消極情緒特征應湘,白景瑞,YingXiang,BaiJingrui
心理學論文范文:大學生人際關系與心理輔導方式研究
下面文章主要站在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心理輔導對于大學生人際關系的作用,其中選取了有人際關系困擾的大學生120人,有實驗組和對照組之分,實驗組采用親朋好友的心理輔導方式,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心理輔導方法,分別對兩組人員的人際關系影響進行詳細預測,從而得出相關結論,由此可知,通過親朋好友的心理輔導對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輔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