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次
《孔子研究》Confucius Studies(雙月刊)于1986年創刊,是專門反映孔子、儒學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諸方面最新最重要研究成果及學術動態的國際性中文學術期刊。歷任主編:辛冠潔(1986—1996年任職)、劉蔚華(1996—2001年任職)、陳光林(2002年任職)、王修智(2003年——2005年任職)、蔡德貴(2006年任職)、梁國典(2007年至今)。歷任常務副主編:馬振鐸(1986—1996年任職)、王鈞林(1996年--2007年任職)!犊鬃友芯俊穲猿种铝τ谕苿涌鬃印⑷鍖W及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研究工作,總結繼承古代豐富、珍貴的文化遺產,繁榮學術,“古為今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服務。
《孔子研究》注重遵守學術規則,提倡嚴謹、扎實的學風,贊成不同學派、不同學術觀點之間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交流、討論和爭鳴,支持有新突破、新貢獻的創造性研究,并以學術價值和學術水平作為取舍稿件的基本標準。多年來,孔子研究以其高質量、高水準、高品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孔子研究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知網數據庫、龍源期刊網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南大核心期刊:
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來源期刊(含擴展版)、CSSCI(2014-2015)來源期刊
3、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6、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441;綜合影響因子:0.218
孔子研究欄目設置
學術散論、學術札記、學術考辨、學術動態和書評等欄目。
孔子研究雜志社介紹
一、《孔子研究》是國際性中文學術期刊,園地公開,凡有關孔子、儒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專題研究之作及學術動態和書評,均所歡迎。
二、來稿請附作者簡介(起初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職務、研究方向)、聯系地址、郵編、電話、電子信箱。
三、凡研究論文一般不超過12000字,須附內容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5個)。
四、本刊不負責來稿所涉版權問題(如圖、表、引文等),請作者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同意。
五、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來稿中若無特別說明,即被視為發表后同意編入該數據庫。作者著作權使用費和本刊稿費一次性給付。
六、來稿請采用夾注和腳夫注兩種注釋方式:
夾注:適用于在正文中征引古籍,文字用楷體,格式如(《論語·學而》)、(《史記·孔子世家》)。
腳注:適用于在正文中征引近現代學人研究成果、不常見的古籍、說明性注釋等。每頁腳注重新編號。引用不常見古籍、專著和期刊文章的腳注格式如下:
1、王畿:《斗山會語》,見《王龍溪先生全集》卷二,清道光二年重刻本。
2、崔大華:《儒學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14頁。
3、洪修平:《論儒學的人文精神及其現代意義》,見《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
七、來稿請寄打印稿,并請提供電子文本。
《孔子研究》范例
齊俗“喜夸詐”之檢視蔡德貴(105)
儒家文化筆談
科舉考試與西方文官制度施忠連(125)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書院郭齊家(121)
儒商文化的時代要求戢斗勇(118)
孝:常情與變異唐凱麟陳仁仁(115)
《論語》研究
《論語》成書“層累論”及西方漢學界相關評論金學勤(21)
孔子思想的內在體系——徐復觀《論語》研究的解釋進路劉毅青(14)
道德與政治的分與合——《論語》的思想啟示鄭臣(4)
儒家文藝思想研究
試論漢賦與禮樂王煥然(41)
從《關雎》之解看儒家的和諧理念與實踐品格劉偉生(34)
孔子“弦歌”別解蔣國保(30)
儒家倫理思想研究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新解裴植(60)
何謂“隱”與“直”?——《論語》“父子相為隱”章考林桂榛(47)
儒學史研究
清代經筵制度陳東(96)
相關論文范文:孔子《論語》中的哲學思想對經濟發展的啟發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之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其中也體現了孔子的核心思想。《論語》中內容十分廣泛,其包含的哲學思想也十分豐厚,對于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下面文章就主要介紹《論語》中的人生觀,價值觀,辯證唯物主義觀,以及“仁、義、禮、智、信”等相關哲學思想,闡述這些哲學思想對當代社會和諧發展產生的啟發。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