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次
《昌吉學院學報》是昌吉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學術刊物,雙月刊,1985年創刊,原名為《西部學壇》、《昌吉師專學報》。1999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在全國公開出版發行,2001年更名為《昌吉學院學報》,國內統一刊號是CN 65-1226/G4,國際標準刊號是ISSN 1671-6469。
《昌吉學院學報》作為學院的學術窗口和科研園地,以開展學術理論研究,提高教學科研水平,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為宗旨。倡導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重視基礎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研究,不斷探索創新,為繁榮學術、充分展示了我院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實力,對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主要刊載政治、財經、文史、哲學、法律、語言文學、民族學等方面的研究論文及調查報告。主要設有重點欄目“女性文化研究”和“北庭西域研究”、“回族研究”兩個特色專欄,以及“語言文學研究”、“政經法哲社科綜合研究”、“教育教學心理學研究”等欄目。獲獎情況:2000年獲新疆首屆期刊獎優秀文章編輯二等獎;2002年在第二屆新疆期刊獎評比中獲優秀文章編輯三等獎和裝幀設計三等獎。
昌吉學院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女性文化研究、北庭西域研究、回族研究、語言文學研究、政經法哲社科綜合研究、教育教學心理學研究
昌吉學院學報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昌吉學院學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一)《昌吉學院學報》中文篇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篇名,并附英文。篇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
(二)《昌吉學院學報》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空格隔開,每位作者應分別注明其工作單位全稱、所在城市名和郵政編碼。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
(三)《昌吉學院學報》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應盡量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扼要表達論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一般不超過200字。
(四)關鍵詞要標引論文主題概念,一般每篇可選3~8個,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并附英文。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五)論文需按《中國圖書分類法》標識“中圖分類號”涉及多主題的論文,一篇可給出幾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1位,多個分類號之間以分號隔開。
(六)論文應標識相應的文獻標識碼: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B—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C-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D-動態性信息;E-文件、資料。中文文章的文獻標識碼以“文獻標識碼”作為標識,空兩字置于中圖分類號后。
(七)文章編號由本編輯部根據有關編排規范編定。
(八)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標注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頂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該項置于論文首頁地腳處“作者簡介”前一行。
(九)文內標題,題末不用標點符號(問號、嘆號、省略號除外)。
(十)外文字母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容易混淆的字母、符號在第一次出現時請用鉛筆注明。
(十一)文中圖表要比例適當,清楚美觀。圖中文字與符號一律植字。表格盡可能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圖表應標明圖序、圖題和表序、表題(黑體5號)。前者一般居中排于圖的下方;后者居中排于表格上方。圖表序號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
(十二)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的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論文中引用文獻出版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序號左頂格,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鄂倫春族狩獵文化變遷的人類學反思方征 (11)
合作社發展與民族文化傳承:以新疆昌吉市阿什里哈薩克民族鄉刺繡專業合作社為例趙斌;托合塔爾·塔吾肯 (17)
新疆維吾爾族傳統體育發展現狀研究王亞南;王萍 (24)
女性文化研究
新疆當代少數民族女性文學的讀解與展望——序《新疆當代少數民族女性文學初探》任一鳴 (29)
“米蘭達故事”的敘述交流曲曉梅
推薦閱讀:文化戰略論文全球化有賴于全球價值的確立
這篇文化戰略論文發表了全球化有賴于全球價值的確立,全球化不僅僅是經濟的全球化,還是人類基本價值的全球化,殘缺的全球化沒有資格成為有賴于全球價值的確立,以前全球化的概念很陌生,近幾年,中國人幾乎是無人不曉,以下是論文對全球化的文化戰略進行了論述。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