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茶文化美學視角下的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研究

發布時間:2019-01-28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城市化進程,綠水青山被一座座高聳的大廈所取代,泥土的芬芳也被鋼筋水泥所湮沒,城市的自然之美也在閃爍著的霓虹燈中而消散殆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城市化進程,綠水青山被一座座高聳的大廈所取代,泥土的芬芳也被鋼筋水泥所湮沒,城市的自然之美也在閃爍著的霓虹燈中而消散殆盡。本文在闡述了茶文化美學的相關內容后,又對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最后透過茶文化美學視角對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茶文化美學,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思路

云南建筑

  雖然,當前居住環境越來越好,但我們生存空間的舒適度卻越來越低,不合理的城市規劃以及無序的擴建都嚴重的影響了日常出行,工業園的隨意修建與森林草木的破壞,使得原有的生態圈的協調性被打破自然環境也愈發惡化。作為現代城市景觀重要組成部分的園林,其對于城市環境的美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當前,作為城鄉大國的中國,已經踏上了城市化建設之路,城市在擴張之時,其自然景觀該如何自處,是為“金山銀山”讓路還是保持自己特色?

  之前,我國為了追求城市化的建設的快捷速度,片面地將經濟發展放在了首位忽視了城市原有的獨特之美,以同質化的高樓與現代化的設施將所有的城市打造成所謂的摩登范兒。于是,在此背景下,城市原有的園林景觀自然之美被摧毀,園林景觀從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變得毫無特色也成為了可有可無的存在,而從傳統美學中抽離出來的茶文化美學,其蘊含著的美學養分將會對其設計布局產生積極意義。

  1茶文化美學內容概述

  唐朝陸羽《茶經》的問世,標志著我國茶文化的誕生。而茶文化在幾千年中的造化也是令人驚喜,其表現形式越來越多樣,關于茶的著作層出不窮,茶禮也在不斷地完善中,茶藝表演愈發精彩,烹茶煮茶手法更是日趨成熟。茶文化的沉淀促進了其文化內涵以及藝術美學的提升,而茶文化中的空靈、靜寂以及平實之美在飲茶與論茶的實踐中被闡釋得淋漓盡致,由此而產生了茶文化美學。

  1.1意境之美

  古人的藝術追求是以神韻為主,講究意境的構造擅長以“有限的語言傳達無限之韻味”。意境是指在某種場景之下,情感噴薄而出并與景交相輝映,進而形成一種特有的“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境界。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其表現形式豐富多樣,無論是茶詩還是茶畫抑或是茶樂都鮮明地展現了其獨有的意境之美。例如,唐代孫淑的《對茶》中“婢捧消春困,親嘗散暮愁;吟詩因坐久,月轉晚妝樓。”

  作者寓情于景,將自己的情緒全都融入煮茶飲茶的舉動之中,并以眼前之物抒發暮春時節的傷感之情,表達了春光易逝韶光短暫的哀婉與嘆息,其以雋永含蓄的手法營造了清雅而又悲情的意境。而茶文化眾彩繽紛的美學元素正是通過這些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同時,茶畫作為一種繪畫作品其可以利用色彩的渲染與線條的勾勒描摹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畫面。例如,唐寅的《事茗圖》,以遠近的變化和青綠的山水,將茶人的恬淡與閑適之情呈現得酣暢淋漓。

  1.2情趣之美

  茶文化倡導的是“雅”,而《毛詩序》言曰“雅者,正也”,含有美好高雅之意。正所謂大雅即為大美,小雅即為小俗。茶文化美學不僅為達官貴人所接受認可,并且還被廣泛地應用到文化藝術領域,甚至還由此延伸出了美學教化功能。眾所周知,茶道是茶文化的精髓,其最初只在文人墨客中盛行,仕宦之族將飲茶作為風雅之事,以曠逸的情懷襯托其雅致的趣味。

  例如,唐朝的宰相李德?釔埏嫴,對于茶水的要求也頗高,經常讓人于惠山取水烹茶,雖被冠以“水遞”之稱,但是其所追求的飲茶之趣卻也愈發雅致。另外,茶作為一種日常飲品,茶道在普及之時,也將其美學內涵傳至民間。樵夫走卒的茶文化美學并不像宮廷貴族一樣典雅,而是在民俗文化的基礎上構建而成的一種通俗的茶文化美學。大眾以簡約理念著手對茶道進行簡化,刪除其繁文縟節只留下唇間的香甜,并結合繁忙的茶事活動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采茶舞,以載歌載舞的形式將茶文化美學的精神情趣闡釋得更加鮮明。

  2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所面臨的問題

  2.1缺乏整體規劃意識

  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使得城市發展的規模越來越大,現代城市的建設之路也愈發任重而道遠。作為城市建設關鍵的園林景觀設計則自然成為了其工作的重點,然而,我國園林景觀的設計卻依然沿襲傳統的設計理念,以舊有的設計方法對其進行片面化設計,使得城市區劃之間的界限越發明顯,一個個獨立的版塊極大地降低了城市整體功能的協調性,也阻礙了城市的擴張之路。

  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是在其長遠發展的基石上生成的,任何角落的規劃設計都必須立足于整個城市的面貌概況,否則就會出現部分與整體不相適應的情況,F實生活中,現代城市的盲目擴建壓縮了園林景觀的占地,而為了踐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法律規定。

  一些城市就以經濟發展為由,隨意將某區塊的草地或者荒地作為園林景觀用地,不僅嚴重地擾亂了當地生態系統之間的平衡而且還浪費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最主要的是園林景觀的不科學設計導致了整個城市各子系統之間的不和諧。另外,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其所采用的方法理論以及科學技術大多是從國外引進的,其創新動力不足無法解決其所面臨的彼此間的割裂性問題,也就難以打造出萬物齊一的整體效果。

  2.2忽視生態環境效益

  城市的現代化程度不僅僅是以經濟指標為參照,城市環境水平也是衡量其現代化的一個重要依據。城市環境既包括了以經濟為基礎的物質環境還包含著以精神為內涵的文化氛圍與以自然為底線的生態面貌。我國設計師由于缺乏園林景觀設計的經驗,大多把園林景觀當作城市景觀的一小部分,只是強調其對于城市的美化和環境的改善作用,而沒有將其的生態效益進行最大挖掘。

  即使設計師在園林綠化的規劃設計之中考慮了其美學價值卻只是在其形式上進行了創新設計,并沒有根據當地城市生態系統之間的內在規律,從自然環境以及地貌形態上對園林景觀進行個性化處理。所以,我國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價值被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所隱藏。再者,部分城市對于園林景觀的設計只是一種被動作為,其是在相關政策法規的敦促之下而為之的。因而,其為了完成任務對于園林景觀設計草草了事,至于其生態效益那就不是其所要顧慮的事情了。另一些城市則為了城市的園林景觀建設投資了大量的財力與物力,但是由于一味地追求面子形象而導致出發點錯誤,進而也減損了園林景觀的生態意義。

  3茶文化美學視角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措施

  3.1以茶文化美學內容為導向,樹立整體化的設計觀

  城市建設是一個長遠的工程,其必須要有高瞻遠矚的目光,從整體上對其進行規劃布局。所以,園林景觀的建設亦是如此,其作為城市環境的一面鏡子,應該樹以整體大局觀為立足點,利用茶文化的美學元素,對其進行概念化設計。首先,我國應當重視園林景觀的整體設計,根據現代城市的發展趨勢,積極引入優秀的設計師,使其既熟知茶文化美學的相關內容又能準確地運用茶文化美學的意境之美對園林景觀進行藝術化處理,以傳統的文化藝術思想對園林景觀進行獨出心裁式設計。

  另外,我國也可以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建筑工藝理論,參照古代飲茶空間的設計模式與茶館的美學品味對園林景觀的空間構圖進行局部處理,以部分的微調來促進整體的均衡。當然,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也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在茶文化“天人合一”美學理念的指導下,從城市的自然形態著手采用本地特色化的花草樹木打造具有當地風采的園林景觀,從而使其能與整體的城市環境以積極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實現“萬物同一”的大美之境。

  3.2秉承生態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構建科學協調的設計體系

  現代城市的興起是在高度發達的經濟作用下的產物,但是其與社會以及生態都是緊密相關的。因此,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也應該從生態效益出發,秉承綠色設計宗旨,以茶文化的自然美學為導向,對園林景觀的的設施與材料選擇進行綠化選擇。

  一方面,設計師可以適當保留園林景觀的原有面貌,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觀,然后再適量引入存活率高的植被,從而既節約資源消耗又能最大限度地彰顯園林景觀的地方魅力,也能維持其原有的生態平衡。另一方面,面對單調千篇一律的園林景觀,設計師可以從茶葉園林的建設中汲取靈感,以其為例研究茶文化美學的內在意蘊,并將其注入到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中,使亭榭、雕塑與水池這些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映襯,從而促進人與自然以及社會與自然的雙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盧飛,楊欣.傳統美學和諧美視角下的現代景觀設計研究[J].云南建筑,2009(6):14-17.

  [2]任濤.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審美需要與美學追求[J].中國集體經濟,2013(6):94-95.

  [3]張靖,董雅.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城市研究,2014(6):46-50.

  [4]周羅軍.園林景觀設計中茶文化的應用及美學意義[J].福建茶葉,2016(1):213-214.

  [5]王士杰,陳勇,李德巍.中式園林意境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6(2):94.

  相關期刊推薦:《云南建筑》(雙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由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管,云南省土木建筑學會、云南省設計院、昆明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科技類學術期刊。刊址在云南省西山區擁金路1號云南省設計院3樓。1982年1月創刊,大16開本,雙月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