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新聞報道中的民生視角及其應用初探

發布時間:2019-01-22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民生至上,始終是新聞傳播堅持的重要理念,新聞工作者要把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重要價值取向,給社會大眾提供更加平民化的報道與內容。優秀的新聞報道一定是能夠應用新穎的表現手法,和百姓生活緊密相連的,而且它報道題材的選擇要準,價值的挖掘要

  【摘要】民生至上,始終是新聞傳播堅持的重要理念,新聞工作者要把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重要價值取向,給社會大眾提供更加平民化的報道與內容。優秀的新聞報道一定是能夠應用新穎的表現手法,和百姓生活緊密相連的,而且它報道題材的選擇要準,價值的挖掘要深入,還要有以人為本,關注民生體察民意,把握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的品質。文章以多年工作實踐為依據,從民生的角度對新聞報道展開探討,以期對新聞事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新聞報道,以人為本,民生

青年記者

  新聞報道所記錄和表現的是人們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新聞記者要注重表達出新聞事件的動態性與變化性,能夠通過新聞報道來展現現場的鮮活性,同時能讓受眾看到事件的進展與細節。新聞報道的民生價值挖掘,離不開生動的畫面與接地氣的語言。通常情況下,民生新聞采用敘事的報道方法,并且具有一定的互動性與時效性,體現的是民本至上的報道理念,具有動態性、親和力、參與性等特點。

  民本思想作為民生新聞的基本點,是以平民化的報道方式來體現與老百姓的生活相關的新聞,是與社會大眾生活、生存、生命安全等相關的一些新聞報道。近年來,隨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政思想不斷深入政府和人民心中,民生新聞越來越多,成為新聞報道的重要內容。民生新聞成了媒體與受眾溝通的重要手段。

  比如很多地方電視臺,都會推出新聞視點欄目,在欄目中緊密圍繞群眾關心的問題,進行剖析與追蹤,不僅提高了節目的收視率,也促進了相關部門工作的改進和完善。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只有情系民生,以民生視角來關注新聞,才能做好新聞報道[1]。其中就業、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都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內容。本文以多年工作經驗為基礎,就新聞報道如何從民生視角出發,淺談幾點認識。

  一、創新表現手法,緊密聯系百姓生活

  創新始終是新聞報道的生命力。新聞報道的新,不僅體現在新聞報道的內容創新上,還在于其表現手法,要貼近大眾,讓大眾樂于接受。如何讓這些發生在人們身邊卻往往讓人忽略的民生新聞走進大眾視野,并引起關注和共鳴,是新聞工作者始終面臨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記者既要具有較強的職業敏感,又要積極開動腦筋,不斷創新報道手法,寫出情系百姓并讓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好新聞。

  近年來,作為地方黨報,《婁底日報》在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推出了《城區潲水油,流向了何方》《政府出錢改危橋,村民為何不滿意》《走進糧庫看“糧事”》《慈善風波的背后》等一大批有角度、有看點的民生好新聞,受到讀者關注和老百姓好評,同時也激發了記者憂民憂、體民情、沉入基層抓“活魚”的采訪積極性,甚至出現記者大年三十不回家,與庫區移民一起過“大年”的感人事跡。

  二、選準報道題材,深入挖掘凸顯價值

  “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憂”始終是新聞工作者提倡的口號。民生新聞作為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熱點事件,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把這些老百姓身邊的新聞與國家的發展更密切地聯系起來,讓新聞更具民生價值,同時又能夠客觀地反映出社會實際,幫助政府看到問題,并予以解決?這就取決于記者選材的藝術[2]。記者如何選準題材,做深做透,這是十分重要的問題。經驗告訴我們,入口小、挖掘深,是寫好民生新聞的一大秘籍。

  2002年5月29日《人民日報》推出了一篇題為《決策為何連連失誤》的報道,寫安徽淮北市引進的幾個大的招商項目接連擱淺,包括劃出近萬畝土地擬建的高爾夫球場,最后卻淪為了一片荒地;寫農民眼睜睜看著齊膝深的芝麻、大豆被推土機鏟去的情景等。層層深入挖掘,寫出了一些城市盲目轉型給人民帶來的損失和傷痛,可謂入木三分、發人深省。這樣的民生報道,無疑是受到受民眾喜歡和讀者歡迎的,同時也以“前車之覆”給人“后車之鑒”,值得我們學習。

  三、以人為本,關注民生體察民意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他還指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既是對全黨同志的期望與要求,也是對新聞工作者的鞭策與指引。所以新聞報道要關注民生、體察民意,與人民深度交融[3]。2015年有位記者在與同事閑聊時獲悉,該同事一家三口準備出境旅游,緊急聯絡人想填自己的母親,可他和母親戶口不在一地,有關方面要求他們到父母所在地出具證明,以確認他和他母親是母子關系。

  想到為這一紙證明要跑近千公里,記者的同事十分惱火,感慨說:“證明我媽是我媽,怎么就這么難?”記者敏銳抓住這一新聞事件,撰寫了《怎么證明我媽是我媽》的文章,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樣的文章便體現了新聞的民生視角,體現了作品的民本情懷,也是政府簡政放權一個絕佳事例。近年來,政府推出“放管服”改革,大力倡導讓群眾“只跑一次”的良好政風,可以說是對《怎么證明我媽是我媽》的最好回應。試想想,如果記者沒有以人為本的民生情懷,是不可能寫出這樣既接地氣,又針砭時弊的優秀作品的。

  四、把握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方針。”民生新聞的魅力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報道視角的平民化,家長里短、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都是大眾關心的話題[4]。

  一方面,民生新聞要順應百姓需求,以百姓眼為眼,以百姓心為心,展示百姓情感,傳達百姓訴求,為百姓代言;另一方面,民生新聞記者要時時刻刻不能忘記使命與責任,對新聞始終要堅定地把握好正確的輿論導向,體現真情、真實、真理。在采訪與寫作中,記者要力戒浮躁,力戒感情用事,力戒偏聽偏信、人云亦云,既要善于溝通,也要懂得傾聽,還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撥開浮云洞見本質。

  記者要用冷靜的視角、客觀的表述、積極的建言,傳遞一以貫之的正能量,通過報道起到團結、穩定、鼓勁的正面引導作用。同時,在語言的表達與使用上,要盡可能多一些平實,少一些花哨,既要有深刻的內容,又要讓群眾看得懂、理得清,易于接受,樂于傳播!

  [參考文獻]

  [1]張偉.民生新聞是和諧社會的調節器[J].青年記者,2011(14):49-50.

  [2]吳玉光.論民生新聞人文關懷的實現途徑[J].東南傳播,2011(9):150-152.

  [3]趙麗君.試論民生新聞個體事件報道中的人文關懷——以“最有情義的丈夫”和“最窩囊的丈夫”報道為例的比較研究[J].新聞學論集,2013.

  [4]顧建俊.新語境中城市黨報民生新聞發展策略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3.

  相關期刊推薦:《青年記者》由大眾報業集團、山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山東省新聞學會主辦!肚嗄暧浾摺啡刖帯吨形暮诵钠诳靠傆[》年版(即第六版)之文化事業/信息與知識傳播(除圖書館事業、信息事業、檔案事業)類的核心期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