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08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廣告工程師論文發表了公益廣告的社會功能論述,公益廣告是宣傳公益事業,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以下論文對公益廣告的社會功能進行了探討,公益機構的參與,最終實現社會的穩步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愿望。
這篇廣告工程師論文發表了公益廣告的社會功能論述,公益廣告是宣傳公益事業,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以下論文對公益廣告的社會功能進行了探討,公益機構的參與,最終實現社會的穩步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愿望。
摘要:公益廣告作為一種重要的現代化大眾傳播教育形式,公益廣告的社會教育功能是十分明顯的。它在促進社會大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讓人們以真、善、美去奉獻于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關鍵詞:廣告工程師論文,電視公益廣告,社會功能
廣告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因為廣告的這種表現形式及它所帶來的影響力,使商家不惜花重金買下好的廣告創意和設計來吸引消費者注意,拉動產品在市場中的銷售,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市場的主要地位,所以絕大部分的廣告都透漏著濃厚的商業氣息。但是公益廣告屬于社會公益事業,強調的是傳播社會責任感。弘揚真、善、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一、增強公眾的社會責任感,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首先,從企業公益廣告而言,企業將資金投人公益廣告,對企業自身也有很大影響。從宏觀角度而言,有利于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有利于提高公眾的社會責任心。從微觀角度而言,企業公益廣告能夠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增大企業的社會影響力,提高企業自身的文化建設和社會責任感。例如,大家印象深刻的公益廣告《打包篇》,影片中的爸爸得了阿茲海默癥,他的記憶也一天不如一天,甚至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認不出來。在一次飯桌上吃飯期間,爸爸看見桌上盤子里僅剩兩個餃子,一把將剩下的餃子裝進了口袋。兒子看見愣住了,問爸爸:“你這是干什么。”爸爸回答說:“這是留給我兒子的,我兒子最喜歡吃這個了。”他忘記了一切,但卻從未忘記愛你。這則公益廣告播出后引起了所有觀眾的關注和共鳴,同時也反映了當下一些普遍的社會問題。電視公益廣告的傳播可以打破一些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它能引導和影響人們的思考和行為。電視公益廣告較多關注的是社會價值觀及道德倫理問題,通過電視公益廣告的傳播,可以更好的提高人們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對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規范公眾行為、給公眾創造一個良好社會環境的重要作用。
二、宣揚社會公共道德,提升公眾的道德意識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公益廣告應運而生,公益廣告的普及也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產物。在市場經濟、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地會出現各種不良的社會問題,在這種背景條件下,需要運用更多的公益廣告對社會大眾進行有效地警示、教育、熏陶,以此提高公眾的道德意識,更有利于社會安全穩定、良性發展。公益廣告能傳播更為深刻的文化內涵,并通過高效的傳播渠道,廣而告之,有效營造良好的社會公共道德氛圍,對提高廣大受眾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并由此對提高社會道德水平,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具有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在無形,公益廣告在提高人們道德意識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經濟社會建設,提高高國民綜合素質。
三、規范公眾社會行為,改善社會不良風氣
常說“公益廣告是一盞燈”,它時刻照亮著我們。而每一則公益廣告的設計初衷,都是期望用不同的視角對大眾的社會道德觀、價值觀、思想意識起到正確引導的作用。通過公益廣告的輿論、警示、引導、教育等方式,在一些不良習慣還未形成之前對大眾社會的行為進行規范,潛移默化當中提升了大眾基本的道德素質和意識,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進行約束。換言之,公益廣告從公眾最根本的利益出發,一般會選取一些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和事件,采用一些能夠引起大眾情感共鳴的藝術表現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讓公眾在欣賞公益廣告的同時,能夠引起公眾對愛心公益的高度關注,從而能間接接受公益廣告傳遞的信息,迫使公眾更自覺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并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習慣,這對于人們道德品質的逐漸形成及社會風氣的良好改善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提升社會公眾的藝術審美
與追求經濟目的為主的商業廣告相比較,公益廣告在藝術表達形式、表現手法、表現內容上顯得更加豐富,可以大膽地運用各種動漫形式、兒童畫形式、水墨畫形式、進行表達。通常來說,公益廣告要表現“關愛”主題,這類廣告一般都是政府或企業為提升自身社會形象而設計的,這類公益廣告大多是制作上較為精美,藝術表現形式感較為豐富,能形成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其藝術語言設計上也較為鮮明、豐富,這些富有藝術色彩的表現手段和內容使得公益廣告能取得更為有效地宣傳效果。而且,因為富有藝術感染力,使得大眾能樂于接受這類公益廣告,在欣賞中便能得到較好地藝術審美熏陶和感染。如較為成功的公益廣告———《人生沒有橡皮擦》,該公益廣告以百姓熱點話題“如何關注孩子成長”為表現主題,在藝術表現上巧妙地運用到了涂鴉、兒童畫和素描等豐富地藝術表現手法,能較好地讓人們在欣賞這則公益廣告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教育引導。公益廣告的主題一般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以正面的觀點、積極向上的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因此,許多的公益廣告有著鮮明的時代色彩。公益廣告在設計策劃之前,需要對題材的選取進行宏觀把控,力求引起大眾情感共鳴,喚起大眾道德意識,由此產生較好地社會效益。因此,公益廣告也可以作為一種助人的手段,全面地參與到社會工作中去,同時也可以有效帶動、匯集多方的社會力量參與到社會公眾的活動中來,尤其是可以促成企業與公益機構建立逐步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最終目的是達到促進我國社會的穩步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美好愿望。
[參考文獻]
[1]高萍.公益廣告初探[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9.11.
[2]姚曦.廣告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15.
[3]向榮高.公益廣告與青年受眾[J].中國青年研究,1998(3):18-20.
[4]潘澤宏.真善美—電視公益廣告的美學追求[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5):88-92.
作者:高麗娜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推薦閱讀:如何對待網絡廣告的發展文學論文發表
本文對中國網絡廣告大量存在的強迫式廣告提出了批評,指出加快中國網絡廣告業發展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在網絡廣告的創新水準。作者隨后重點提出了網絡廣告的集中創新形式,即:網絡廣告與網絡互動式游戲相結合,大力發展網絡視頻廣告和手機廣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