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06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貓和老鼠是很多小朋友都愛看的一個動畫片,《貓和老鼠》是首播于1940年的一部喜劇動畫片。在現實生活中貓鼠本為天敵,但動畫卻把貓鼠共存以喜劇的方式,創設了大量的情景短劇,使詼諧幽默的喜劇效果貫穿于整個動畫中。本文是一篇藝術期刊投稿范文,主要論述
貓和老鼠是很多小朋友都愛看的一個動畫片,《貓和老鼠》是首播于1940年的一部喜劇動畫片。在現實生活中貓鼠本為天敵,但動畫卻把貓鼠共存以喜劇的方式,創設了大量的情景短劇,使詼諧幽默的喜劇效果貫穿于整個動畫中。本文是一篇藝術期刊投稿范文,主要論述了矛盾沖突:喜劇中“笑”的起源。
摘 要:動畫片《貓和老鼠》以貓鼠共存為據點,以喜劇的方式,創設了大量幽默的情景短劇。本文以“喜劇藝術產生于矛盾沖突”為據點,從動畫《貓和老鼠》中夸張變形的人物形象、行為動作、幽默啞劇式語言、喜劇性的情境以及敘事情節等四個視角,探討并分析了《貓和老鼠》在喜劇美學中的體現。
關鍵詞:《貓和老鼠》,喜劇美學,矛盾,沖突
喜劇藝術能激發笑的情緒,離不開集中強烈的矛盾沖突。黑格爾認為“喜劇性既然一般都自始至終要涉及目的本身和目的內容與主體性格和客觀環境這兩方面之間的矛盾對立,喜劇動作情節比悲劇動作情節就更為迫切地需要一種解決了”,這說明矛盾的不斷出現正是喜劇的支撐。
一、人物分析
在動畫中,通過擬人化手段被賦予了人特有的品質的動物主角,其行為和品性與其生活的時刊發生著喜劇性矛盾。歡喜冤家湯姆和杰瑞之間的矛盾不僅存在于貓鼠天敵的本性中,更是通過運用幽默、滑稽、機智和怪誕等動畫效果來實現的。
亞里士多德在《修辭》一書中指出,修辭給平常的事物一種不平常的氣氛,變熟悉的事物為不尋常的奇異,使受眾獲得驚奇的快感。《貓和老鼠》人物喜劇性的體現一是違背現實的夸張的身體結構比例,動畫角色中的湯姆和杰瑞,充分利用了“大頭”的外形特征,頭部被異常放大使人物身體的整體比例不協調,卻讓人感覺滑稽。二是“圓球”形態的喜感造型。動畫《貓和老鼠》在人物造型上充分利用圓形,富于柔韌性的圓形異于靈活變化,有利于人物形象隨動作變化而變化,將人物內心情感變化在面部表情與身體變化上加以夸張化的擴大與變形,極具喜感。三是“二人組”形象的混搭組合。喜劇的過程及結果來自于人物自身性格與行動、目的與動作的內在矛盾,湯姆和杰瑞二者的形象特征鮮明,在外形上湯姆高大而杰瑞矮小,可實際在性格上卻相反,湯姆易怒而敏感卻屢遭失敗,杰瑞則獨立而投機則贏得勝利。
擬人化的湯姆和杰瑞因具有人的感情色彩而動作異常,如《沖浪的貓》一節中因沖浪板飛進了湯姆嘴里,湯姆的身體成為沖浪板的形狀而被杰瑞當做沖浪板沖浪;奔跑中的湯姆不小心踩中沒有井蓋的下水井,動畫中沒有讓湯姆直接掉進井里,而是以奔跑時頭朝前身體朝后的狀態畫面定格了幾秒?档抡J為,“笑是一種從緊張的期待突然轉化為虛無的情感。”運用喜劇人物形象與動作的夸張變形,使審美對象湯姆外形和動作的變化與審美主體潛意識中的期待沖突,從而驚奇感的產生帶動“笑”的生發。
二、語言考察
喜劇人物的“對話”往往能直接產生喜劇性效果,但在《貓和老鼠》中,幾乎沒有使用對白,卻以幽默啞劇的形式使湯姆和杰瑞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但沒有對白不等于沒有人物語言,湯姆和杰瑞作為喜劇主體性的存在有著屬于其本體特色的語言表達方式。在湯姆和杰瑞斗爭的過程中,被杰瑞捉弄的湯姆沒有直接嘶吼,反而是通過語氣詞“嗚”的重復循環來表達其內心的憤怒,這使得喜劇人物的行為表現與審美主體的期待產生沖突,從而引發了審美主體產生驚奇感而笑。
三、情境營造
喜劇性情境的營造是生發富有喜劇性笑聲的直接推動力。巴赫金曾提出“狂歡化”理論,從喜劇的起源看,狂歡本即喜劇意識的本意!敦埡屠鲜蟆“狂歡化”情境的營造表現在每集小故事雖都以湯姆和杰瑞的矛盾斗爭展開,但卻以握手言和甚至載歌載舞結束,F實中貓鼠的天敵身份在動畫中幻想為可共存的歡喜冤家,這種超現實的貓鼠平等共存的烏托邦式喜劇意識正是“狂歡化”的體現,這顛覆了傳統的秩序,打破了審美主體被傳統與現實的束縛,從而產生了快感。
四、敘事分析
喜劇故事的矛盾存在表現為內容與形式、動機與效果之間的矛盾。從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性來看,喜劇是形式大于內容、壓倒了內容。在《貓和老鼠》中,源于生活的情節設置卻以出乎意料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形成了矛盾。如《彎曲的槍》一集中,湯姆在追趕杰瑞時想把獵槍塞進洞里打杰瑞,杰瑞卻將槍口彎曲至湯姆的身后,于是湯姆開槍后打中了自己。槍口可以被彎曲這一不合常理的表現形式與現實相悖逆,湯姆想打中杰瑞的動機與實際上打中自己的效果相乖訛,矛盾的形成導致了審美主體笑的產生。
喜劇故事的幽默與滑稽給審美主體帶來歡笑的同時,容易引發審美主體對敘事內容的思考。在《貓和老鼠》中,湯姆本身高大的外在形象卻因屢遭失敗而顯得微小,但湯姆并非不自知,湯姆能夠意識到自身所要實現消滅杰瑞目的可能性的渺小,因此盡管湯姆采取了認真嚴肅的逮捕計劃,但捕鼠動機與行動失敗效果的矛盾并未對湯姆和杰瑞二者雙方本身造成傷害,湯姆和杰瑞依舊在斗爭后安然無恙,滑稽的行為不斷暴露了湯姆自身的缺陷與可笑之處,最終使湯姆的行動落空而化為無意義,這引發了審美主體的笑;于杰瑞而言,湯姆的存在是壞角色,但這種壞角色的力量并不是強大的,而是勢力微弱的,因此杰瑞的勝利引發了審美主體的笑,其中笑包含了對湯姆的輕視。這使審美主體在笑后得到啟迪,引發對湯姆式的“生活受挫后仍能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以及杰瑞式的“機智勇敢地與惡勢力頑強拼搏的精神”的思考,從而使動畫具有積極意義。
動畫《貓和老鼠》憑借夸張變形的人物形象、行為動作、幽默啞劇式語言、喜劇性的情境以及不合常理卻又能引發審美主體思考的敘事情節,制造了大量的人物自身性格與行動、行為動機與效果、敘事情節的內容與形式之間的喜劇性矛盾,這使得《貓和老鼠》不失為一部成功的喜劇動畫而受人追捧至今。
參考文獻:
[1]朱立元.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康德.判斷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3]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4]]李艷英.中國動畫系列片喜劇性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5]路盛章,張啟忠.動畫的本質與動畫創作者的素養[J].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2007(03).
[6]李艷英.淺析我國電視動畫片喜劇性人物的造型及美學風格[J].中國電視,2014(03).
[7]方景峰.貓和老鼠:有聲時代的幽默啞劇片[J].電影評介,2010(06).
優秀藝術期刊推薦《藝術教育》是為全國各大、專院校(藝術院系)、藝術類中專師生和熱愛藝術的各界人士提供信息、服務和交流的大型權威學術期刊!端囆g教育》涵蓋藝術教育的諸多方面。從門類上分,包括藝術的所有門類如(音樂、美術、戲劇、影視、曲藝、舞蹈等);從屬性上分,包括專業教育、師范教育、普通學校教育和大眾教育等。印刷精美、品位高雅,集學術性、思想性、知識性為一體。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