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社會科學期刊瀏覽:次
《中國地質教育》(季刊)1992年創刊,是我國惟一一份地學教育與研究的學術性期刊,以其指導性、學術性、應用性為特色,是地學教育研究人員、各級領導、教育管理和師生員工的學術論壇、決策參謀和良師益友。主要以發表研究論文為主,也報道相關學科的研究綜述與述評、研究進展與動態、研究短訊、新技術與新方法等。
《中國地質教育》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中國地質教育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1、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665;總被引頻次:901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483;綜合影響因子:0.429
2、中國地質教育雜志榮譽:
地學人物欄目被評為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欄目
中國地質教育欄目設置
校(院)長論壇、教育思想與理論、教育管理、研究生與學位教育、比較我教育與創新教育、地學人物、招生與就業、教育教學研究。
中國地質教育雜志社介紹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中國地質教育》已發表論文范例
高等地質教育的創新、改革與實踐
面向21世紀的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類專業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
區域地理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
《地球科學》多媒體電子教材和課程創新建設
寶石學學科創立、建設與人才培養
地質工程專業教學與科研生產三結合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水力學課程建設與改革實踐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中國傳統文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
調動積極性是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充分發揮共青團在高校育人中的生力軍作用
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大學生軍訓工作制度化的道路
積極探索地質學理科基地創新人才培養的新途徑
地質工程專業建設的實踐與探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