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當代生態農業》簡介
《當代生態農業》(季刊)創刊于1992年,主要提供當代生態農業研究的相關信息資訊!懂敶鷳B農業》融學術性、指導性、實用性于一體,征集論文選題包括農林牧副漁、農村、生態、資源、環境、食品、生物等領域。歡迎各類院校師生以及廣大的農業工作者踴躍投稿,進行學術交流和成果展示,而且可以通過中國知網廣泛傳播您的學術思想和工作成果!懂敶鷳B農業》主管單位:中國農業生態環保協會生態農業委員會,主辦單位:中國農業生環保協會生態農業委員會、吉林省人參商會,國內統一刊號:22-1242/S,國際標準刊號:1672-8807
《當代生態農業》欄目設置
我國生態農業建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城市生態建設與農業生態環境民族的前景、綠色食品與無公害農產品、植物保護研究。
《當代生態農業》雜志收錄論文:
淺談北五味子實用栽培技術…………………………………………楊志剛 王偉 王雅楓
楊樹人工林采伐跡地 根蘗更新與掘根造林對比試驗分析…………………………………………李先強 劉晶 易海蓮
大石頭闊葉紅松林空間結構研究…………………………………………王蕾 朱偉
白刺的開發與利用…………………………………………王增梅
吉林省林木生物質能源開發與利用探討…………………………………………谷萬祥 馬曉龍
吉林省退耕還林成果經驗淺析…………………………………………姚晨光
園林設計中“野趣景觀元素”的研究與運用…………………………………………李培建 曲繼紅
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探討…………………………………………張莎莎
小議城市街道景觀的地域性設計——以包頭市濱河新區為例…………………………………………雷捷
切實加強城市和公路綠化建設…………………………………………劉坤
河西走廊生態城市建設研究…………………………………………王海燕
淺談森林資源保護與環境可持續發展關系…………………………………………姚晨光
園林綠化植物的景觀設計…………………………………………李仕吉 蔡鵬飛
?暶…………………………………………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探討…………………………………………佟超 魏傳奎
淺析我國森林保險的現狀…………………………………………徐晶 呂學燕 賀翔宇
加強森林資源林政管理…………………………………………許洪海 楊陽 胖胤波
和龍林業局棚戶區改造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分析…………………………………………李楊 孟得干 吳慧婷
關于基坑工程設計與施工階段的思考…………………………………………王兆君
彩色圖像分割改進方法的研究現狀及分析…………………………………………姜琳琳 于豐華 岳仕達 路同祝 朱鳳武
吉林省榆樹市農村經濟挑戰與對策…………………………………………趙明 孫鴻
《當代生態農業》投稿須知
來稿要求
(一)來稿一律按照本須知的格式說明撰寫或修改,字數在3000~7000字為宜。
(二)文稿要求主題突出,結構框架具有邏輯性,語言簡練,用語規范。使用學術用語,以區別于領導講話和工作報告,切忌使用具文學色彩的詞匯。
(三)來稿杜絕抄襲、拼湊等侵權違法行為,文責自負。切勿一稿多投。來稿一律以Word格式作為電子郵件的附件發送。
(四)編輯部會對稿件做必要的修改,不希望被改者請來稿時一并說明。
格式說明
(一)文題
概括文章主題內容,便于檢索,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語法正確,用詞規范、準確,避免使用縮寫詞、字符、代號、標點符號。
(二)作者、工作單位署名
如有多名作者,署名順序應征得每位作者同意。應遵守學術道德規范,署名作者均應對論文有所貢獻,不掛虛名。作者單位應列出全稱及二級單位,注明省市(縣)和郵政編碼,國外作者增列國名。出現有不同工作單位的,應分別加括號放在作者名后,如有作者須署2個單位的,請用分號隔開。為避免混亂,請不要用數字角標。如排版需要設置數字角標和單位序號,則由編輯人員處理。
(三)摘要、關鍵詞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文獻序號、公式和化學結構式。摘要應概括論文的內容,避免出現正文中沒有涉及的選題意義和成果的評價,切忌寫成引言。字數一般為200~300字為宜。
關鍵詞應能反映論文所屬的專業領域、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方法等。要求3~5個,用分號隔開。盡量使用專業規范術語,關鍵詞規范程度直接影響論文的被引用頻率,請作者仔細推敲。
(四)成果來源
凡屬有關項目成果的論文,須在關鍵詞之后列出“成果來源:××項目”,并務必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0773077)、“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96-553-03-02)。無項目編號者須列出項目的詳細名稱或者使用合同編號。
(五)作者簡介
在成果來源或關鍵詞之后著錄以下項目:所有作者的姓名(出生年- ),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學××學位,專業技術職稱,行政職務,主要研究方向或從事工作,聯系電話(以便聯絡,不與公開)。
(六)正文
要求思路清晰,邏輯性強,語言準確、簡潔。內容務求客觀、科學、完備,盡量通過實驗(實際調查)和數據說理。各章節的內容不要重復。對論文采用的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不必詳細闡述,注出參考文獻即可,盡量將研究方法和應用結合起來進行論述。
1.標題各級標題序號均用阿拉伯數字左起頂格書寫。標題層次一般為四級,第一級標題3~5個,各級標題與該節內容必須相符,標題之間以及標題與論文題目內容不能重復。各級標題應反映出論文清晰的結構層次。標題序號采用1、1.1、1.1.1……;2、2.1、2.1.1……;依此類推。無標題的段落如需編號,用(1)、(2)、(3)、……,段首依然須縮進2個漢字位置。
2.引言應以簡短的篇幅介紹研究目的,以及相關領域目前的研究重點、存在的問題,也可點明研究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和研究方法等,原則上不超過500字。要求開門見山、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要含有結論性內容,最好不要出現圖表和公式。注意不要展開評述,根據需要列出文獻即可。如果引言內容過多,可將其中部分內容提出作為單獨章節。較為簡短的引言不加標題。
3.結論或結束語 結論或結束語不是正文中各節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應以正文中的分析為依據,完整、準確、精辟、簡潔地指出論文研究結果,盡量避免與引言內容重復。
4.插圖須提供圖形文件。若是Office生成的圖形文件,可直接插在DOC文件中;若是其他軟件生成的,請提供獨立的圖形文件。插圖的具體要求如下:①圖中文字標注均用中文,圖上符號形式(大小寫,正斜體,角標,黑白體)及數據應與正文完全一致,每幅圖應寫出圖號(全文連續編號)、中英文圖題和圖注。②坐標圖不要網格線,須標明橫縱坐標所代表的物理量中文名稱、物理量符號及法定計量單位,坐標值應等間距,多個圖例應使用易分辨的符號,不要用顏色來區別。③表達機構原理的插圖建議不用照片,而用結構簡圖表示。④結構圖中的部件名稱用序號標注,并在圖注中加以解釋,序號應按一定方向標注。
5.表格表格必須按國標做成三線表(可加輔助線),表頭不允許出現斜線;應有中英文表題;物理量的中文名稱、代表符號及法定計量單位三項要著錄齊全(如:壓力p/kPa),并與文中使用完全一致。
若不影響正文敘述,不必列出文獻中已有的圖表。表和圖表達同一內容的,只保留其中一個。圖及表題力求簡明,一般不超過15個字,不用標點符號。表、圖力求少而精,勿與正文內容重復,文字簡述能說明問題者盡量不用表或圖。
6.公式公式居中排,公式之間的邏輯關系須清晰明了,多個公式需要加以區分時后面排序號。公式中的符號解釋用雙連線“——”表示,不要接排,同一符號出現在不同公式中只解釋一次。
7.符號來稿必須采用法定計量單位,注意區別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計量單位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如kg(千克)、g(克)、mg(毫克)、ug(微克)、L(升)、mL(毫升)、uL(微升)、d(天)、h(小時)、min(分鐘)、s(秒)等。請參閱有關書籍。
(七)參考文獻
正文后的參考文獻按作者姓名拼音順序排列。正文中引用的文獻應在句末按作者加年份的格式置于括號中標注,如:“世界不同國家養老保險制度安排只是不同養老保險主體權利和義務大小關系的不同組合而已(穆懷中等,2006)。”如作者名作為文句的組成部分,則在作者姓名后加括號標明文獻發表年份,如“解釋變量的選取則參考了肖云和石玉珍(2005)、崔傳義(2006)等學者的方法”。一律不用文獻序號標注。正文中無法標出的參考文獻,可與引用的參考文獻同樣列出。綜述性論文必須有國外文獻,并保證一定的文獻數量。引用網絡資料作為參考文獻,應為官方網站正式發布的資料或者發表的具有著作權的文章,如為網站轉載的二手資料,則應該僅將第一手資料列為參考文獻。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