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3-13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油松造林共有兩種方法: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通常以植苗造林為主。植苗造林的苗齡應選擇2~3年生的幼苗,能有效提高成活率。待土壤解凍融化后,及時進行栽植,用容器育苗時,選擇一年半生幼苗在雨季進行栽植。雨天或秋天比較適合造林,如果長期干旱不
摘要:油松造林共有兩種方法: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通常以植苗造林為主。植苗造林的苗齡應選擇2~3年生的幼苗,能有效提高成活率。待土壤解凍融化后,及時進行栽植,用容器育苗時,選擇一年半生幼苗在雨季進行栽植。雨天或秋天比較適合造林,如果長期干旱不下雨,苗木就會枯死。播種造林的成活率偏低,因此在土壤濕度小、立地條件差的地方不能進行,土地肥沃且濕潤的陰坡還可以采用穴播。在人煙稀少、海拔較高的山區,植被覆蓋率不高的荒山、荒地可進行飛機播種的方法。在鳥、鼠、兔害嚴重的地方最好不要直播造林,成功機率很小。
關鍵詞:造林技術,油松種植,育苗,農業科技論文
造林同年要進行三次松土除草,能夠提高造林成活率,加速幼林生長。一般進行3年,油松的混交樹種以紫穗槐、側柏為宜,不能和刺槐混交。油松側枝粗壯,高生長優勢不是很突出,按不同立地條件,一般在8~10年后開始輕度修枝,時間不能過早、修枝不能過量,否則會影響樹木生長。冬季是修枝的最好季節,修理平整,一定不要傷到樹皮。油松郁閉后開始分化,需要調整密度,每隔5年進行一次修枝撫育。到15~25年生時,可以進行一次撫育間伐,避免林分生長衰退。
油松幼苗對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比較弱,通常受猝倒病的危害,主要的蟲害有:果螟、松梢螟、油松球、油松毛蟲、油松球果小卷葉蛾等,這幾種病蟲害嚴重為害油松幼苗的生長發育,應選擇有效農藥進行防治。
1 育苗
1.1 采種
種子最好是種子園或者母樹林采集,也可以到散生樹木和現有林中采集。母樹最好選擇樹干壯、樹形好、抗壓力強、沒有病蟲害的樹木,樹齡20~50年生最佳。開花授粉形成幼果的時間大概在5月初,下年9月末果實成熟。球果成熟時,它的顏色從綠色變成黃褐色,果鱗微微裂開,這時可以馬上進行采種。種子處理有三種方法:先冬藏再催芽;冰雪貯藏;溫湯浸種催芽。
1.2 育苗
整地最好在前一年的夏季或秋季,深翻16.7~30厘米,及時耙磨收摘。因地制宜,適時進行油松播種育苗。油松育苗可分為:固定苗圃育苗、容器育苗及山地育苗。山地育苗具有很大的優勢,就地育苗、就地造林不僅方便,成活率也很高。所以,最好選擇山地育苗。山地育苗:山地育苗很少灌溉,因此育苗宜選擇在平緩山坡的陰面、半陰面的中下部,有較好的土壤水分條件,又可以有較多的光照。也可以選擇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地方,壤土的土層深厚肥沃、疏松透氣,適合做苗圃地。有灌叢坡或草坡的荒山地和多年未種的荒地為最好。切忌選擇土壤瘠薄的新撩荒地、風口、山頂、常年不見陽光的陰坡,或者有過嚴重水土流失的山地。油松可以在春天和秋天兩個季節育苗,最好的時節為早春。每年的4月中上旬進行播種,每隔一段距離,成行播種。壟溝中播種的寬度為3~7厘米,行距為20厘米,覆蓋土層厚度為1~2厘米,每畝播種量為15~20公斤。出苗后,要注意保護幼苗,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適當追肥,加強松土除草、及時做好抗旱、排水防澇等工作,通常兩年就可以出苗出圃造林。
2 造林
油松生長、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土壤的水分含量。油松造林要注重選擇合適的地理位置,最好選擇在干旱低山地區的陰坡或者半陰坡。如果選擇在陽坡造林,要提前半年至一年整地,將表土放在坑的上方,土心放在下方作埂,最后回填表土,保持土壤的蓄水量,改善土壤生態條件,使造林成活率得到提高。如果選擇在干旱山地造林,最好采用水平溝、水平階、魚鱗坑、穴狀整地等措施。
造林密度對林木的生長、發育、產量和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樹種造林密度即每畝造林株數,油松生長緩慢,干形差,密度太小,易形成“小老樹”。如果造林地的具體環境差,應盡量使造林密度適當加大,能使樹干通直,促進林木自然整枝。如果在高山或交通不便利的山區培育大徑材,造林密度應該小一些,在水分條件較好的地區營造用材林栽植較密,通常為222株/畝(1.5×2米)或167株/畝(2×2米);在石質山區、黃土丘陵區,營造防護林密度一般為111株/畝(1.5×4米或2×3米);沙地一般為111株/畝(2×3米)或83株/畝(2×4米)。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