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3-03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高粱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較粗壯,直立,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 性喜溫暖,抗旱、耐澇。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類。中國栽培較廣,以東北各地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
摘要:高粱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較粗壯,直立,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 性喜溫暖,抗旱、耐澇。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類。中國栽培較廣,以東北各地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釀酒。糖用高粱的稈可制糖漿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葉陰干青貯,或曬干后可作飼料;穎果能入藥,能燥濕祛痰,寧心安神。屬于經濟作物。
關鍵詞:高粱,種植技術,經濟作物,農業科技論文發表
一年生草本。稈較粗壯,直立,高3-5米,橫徑2-5厘米,高粱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0-70厘米,寬3-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微呈耳形,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或有白粉,兩面無毛,邊緣軟骨質,具微細小刺毛,中脈較寬,白色。
圓錐花序疏松,主軸裸露,長15-45厘米,寬4-10厘米,總梗直立或微彎曲;主軸具縱棱,疏生細柔毛,分枝3-7枚,輪生,粗糙或有細毛,基部較密;每一總狀花序具3-6節,節間粗糙或稍扁;無柄小穗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5-6毫米,寬3.5-4.5毫米,基盤純,有髯毛;兩穎均革質,上部及邊緣通常具毛,初時黃綠色,成熟后為淡紅色至暗棕色;第一穎背部圓凸,上部1/3質地較薄,邊緣內折而具狹翼,向下變硬而有光澤,具12-16脈,僅達中部,有橫脈,頂端尖或具3小齒;第二穎7-9脈,背部圓凸,近頂端具不明顯的脊,略呈舟形,邊緣有細毛;外稃透明膜質,第一外稃披針形,邊緣有長纖毛;第二外稃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具2-4脈,頂端稍2裂,自裂齒間伸出一膝曲的芒,芒長約14毫米;雄蕊3枚,花藥長約3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分離,柱頭帚狀。
吉雜124是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育成的高產、多抗、適應性廣的中矮稈雜交高粱,于2009年初通過國家高粱品種鑒定。為加快新品種的推廣速度,必須加大種子數量,因此正確采取制種措施是保證種子質量和數量的基礎。現將高粱吉雜124制種技術介紹如下。
1制種田選擇
必須選擇地勢平坦、地力均勻、土質肥沃、排灌方便、通風透光、旱澇保收的制種地塊,切忌重茬,而且盡量連片種植,這樣有利于相互傳粉,提高結實率,以保證制種產量。制種田空間隔離300m以上,防止昆蟲傳粉等,減少生物混雜,以免給制種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2種子處理
藥劑拌種是預防病蟲害的有效措施,對防止壞種也有一定作用。播種前曬種,提高芽勢,并依據制種田的面積和用種數量進行包衣或拌種,以防地下害蟲危害[2]。包衣要在播種前15d進行,使其形成衣膜固化。
3播種
由于吉雜124親本生育期較短,因此在無霜期較長的地點制種要適當晚播。若在吉林省四平地區制種,以5月中下旬播種為宜,播深3cm。父母本配比涉及制種產量,比例小,母本行數少;比例太大,授粉結實性差,都影響產量。吉雜124制種田的比例一般為1∶6;制種面積小或上風頭的邊行比例要小些,一般為1∶4~5。父母本分期播種,先播父本,待父本2片葉時播母本,母本保苗18株/m2,父本保苗12株/m2。
4合理施肥
底肥多施農家肥和磷肥,并依據當地條件確定數量。種肥施150kg/hm2以上磷酸二銨或復合肥,以促進早發快長;在拔節初期及時追施氮肥,根據苗情地力確定追施數量[3]。
5花期調節與觀測
由于父母本對氣候、土壤以及栽培條件反應不同,常導致父母本生長發育差異,造成花期不遇,結實率低,減產嚴重,損失很大。因此,必須進行觀測,特別是特殊年份更應重視。從父母本出苗后,就應定期進行花期預測,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控;ㄆ陬A測的常用方法:一是葉片預測法,根據父母本的葉片數目和生長速度及當時的葉片差數來預測花期能否相遇,吉雜124的父本葉片數比母本多3片葉;二是幼穗預測法,高粱拔節以后幼穗開始分化,進入生殖生長,這時葉片數已經確定,幼穗分化預測的指標是母本幼穗分化要比父本分化略早,幼穗略大。拔節后可采用解剖植株的方法,始終掌握父本內部比母本內部多3個葉片或母本生長錐比父本小1/3的標準來預測花期。如發現花期相遇不好時,要采取早中耕、多中耕、偏水偏肥、根外追肥、噴灑激素等措施,促其生長發育,或采取深中耕斷根、適當減少水肥等措施,控制其生長發育,從而達到母本開花后,父本也開花,父本的盛花期與母本的盛花期基本相遇。如果因干旱或其他原因,影響父母本不能按時出苗的,可采用留大小苗或促控的辦法,調節花期。
6去雜
苗期根據葉色及分蘗能力等將不符合原親本性狀的植株全部拔掉。拔節后根據株高、葉形、葉色、葉脈顏色以及有無蠟質等,將雜、劣、病株和可疑株連根拔除,以防再生。開花初期至末期及時拔除保持類型的散粉株;對可疑株采用擠出花藥的方法,觀察其顏色和飽滿度加以判斷。收獲前割除穗形、粒色不同的穗。
7輔助授粉
花期相遇良好時一般不需輔助授粉,當花期相遇不好、母本大小苗不齊時,必須做好輔助授粉,以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特別是在上風頭的地頭要做好輔助授粉,上午將剛開花的父本穗輕輕剪下,拿到地頭,在母本行上方輕敲,并不斷移動位置,一直將花粉敲凈。授粉次數應根據花期相遇的程度決定,一般不得少于3次。花期相遇愈差,則輔助授粉次數應愈多。對花期不遇的制種田,可從其他同一父本田里采集花粉,隨采隨授,授粉應在上午露水剛干時進行。
8適時收獲
吉雜124的母本是偏白粒種子,如果收獲不及時,則易感染粒霉病,影響芽勢和芽率,而且影響種子色澤,因此要適時早收[4]。一般多數母本穗下部籽粒已定漿或略有少量漿,即可收割。適時早收并不影響產量。割后在地里充分晾曬,做到穗子不能著地,穗與穗之間要有空隙;達到標準水分時脫粒而后父母本先后分收、分運、分曬、分打。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