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06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根據畜牧業生產、防疫、運輸、購銷和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特點,縣政府部門要逐步開發和應用畜牧業數據分析系統、畜牧電子政務系統、畜產品價格動態監測系統、畜牧專家咨詢系統、畜牧地理信息系統、重大疫(病)情預警監測和畜牧應急情況指揮系統、畜牧電子
摘要:根據畜牧業生產、防疫、運輸、購銷和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特點,縣政府部門要逐步開發和應用畜牧業數據分析系統、畜牧電子政務系統、畜產品價格動態監測系統、畜牧專家咨詢系統、畜牧地理信息系統、重大疫(病)情預警監測和畜牧應急情況指揮系統、畜牧電子商務系統七個畜牧業信息化的專業系統,并將采集來的畜牧業信息加工處理,實現各專業系統之間的信息互享、數據互通,從而使各類信息和數據得到更為有效的利用,更好地為政府相關部門和畜牧業從業人員、養殖戶等服務。
關鍵詞:畜牧業,信息化,科技技術
畜牧業相關數據庫的建設和發展,可以為畜牧業發展提供基礎數據資料。同時基礎數據庫的信息數據錄入、信息發布歸類、合計自動生成、數據匯總等功能也是政府機構、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對本地畜牧業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所需要的。目前我國已建成飼料信息數據庫、農副產品深加工題錄數據庫、農牧漁業科技成果數據庫、中國畜牧業綜合數據庫、農產品集貿市場價格行情數據庫等畜牧業相關數據庫。針對銅梁縣的情況,還需要加強數據庫的本地化建設,建立銅梁縣自然生態資源數據庫、畜牧業資源數據庫、飼料信息數據庫、畜牧業生產技術資料庫(包括養殖、牧草生產、草地改良與保護、疫病防治等)、畜產品價格行情數據庫等,并實現與國內相關數據庫的互聯互通。
近年來,銅梁縣畜牧業發展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切實抓好水禽、草食牲畜、生豬‘三大’產業,積極建設畜產品加工和無公害畜產品供應‘兩大’基地,穩定畜禽產量,提高畜禽品質,強化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為工作思路,加快調整畜牧業內部結構,積極增加畜禽產量,努力提高畜牧業收入,畜牧業已成為該縣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由于銅梁縣畜牧業信息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很多問題和有待發展的地方。參考銅梁縣畜牧業信息化目前建設情況,銅梁縣畜牧業信息化建設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進行。
培養有文化、懂技術的新型畜牧業從業人員,提高畜牧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在提高畜牧業體制內從業人員素質的同時,政府應還應加強對畜牧業養殖戶的信息技術培訓,培養其現代的信息意識,使養殖戶充分了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科學技術和市場動態的重要性,讓養殖戶具有愿意為信息投入,注重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意識,從而提升整個畜牧業人員系統的信息化素質。
伴隨著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畜牧業信息化已經是畜牧業向著高產、高效、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是促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的必由之路。銅梁縣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部、重慶西北部,是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是川渝兩地的交通樞紐,是重慶規劃發展的重要產業承接地?h內農村公路村村通,交通較其他山區便利。比西南大部分山區發展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銅梁縣畜牧業發展已經取得不錯成果,希望在當今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銅梁縣畜牧業也可更加迅猛發展,造福人民,回報國家,爭做信息化時代的畜牧業強縣。
計算機網、電視網和電話網“三網”的建設不能只停留在政府和企業上,要力爭打造縣鎮村三級畜牧業信息化網站群建設。按照本縣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四有要求”即有房子、有設備、有人員、有制度,“四個一標準”即配置1臺信息機、1條寬帶線、1個專家遠程診斷視頻服務終端和1個兼職信息員,布局建設鎮(街)、行政村的畜牧業息服務站(點)及時解決養殖戶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同時大力鼓勵養殖戶個體信息化硬件建設,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建立覆蓋縣、鄉(鎮)及龍頭企業、畜產品批發市場、畜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介組織、經營大戶、養殖大戶等的畜牧業信息服務網絡;整合各級畜牧網站、畜牧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資源,形成全方位、多層面的畜牧業信息化收集、整理、分析、傳遞、發布體系。同時強化農民信箱信息服務平臺。通過強化傳統的農民信箱平臺建設,作為信息化的輔助手段從而使養殖戶等更快適應、接受信息化。相應的電話、手機和移動智能設備等其他相應平臺也應開通相應熱線或服務,更加方便養殖戶門獲得最新信息和及時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對業內信息的收集分析,準確了解和把握畜牧業發展動態,及時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科學、可靠、及時、準確的情報。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