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9-12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農作物病蟲害是我國的主要農業災害之一,它具有種類多、影響大、并時常暴發成災的特點,其發生范圍和嚴重程度對我國國民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常造成重大損失。我國農作物常見的有以下種類的病蟲害:稻飛虱、白粉
摘要:農作物病蟲害是我國的主要農業災害之一,它具有種類多、影響大、并時常暴發成災的特點,其發生范圍和嚴重程度對我國國民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常造成重大損失。我國農作物常見的有以下種類的病蟲害:稻飛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鈴蟲、小麥銹病、棉蚜、稻紋枯病、稻瘟病、麥蚜、麥紅蜘蛛、蝗蟲、麥類赤霉病等,已成為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生產的重大病蟲害。
1、建立了調查監測體系多年來.大港病蟲測報工作從農業生產的實際出發。堅持專業性測報和群眾測報相結合的方法,在加強專業測報點建設的基礎上,還廣泛建立群眾性的測報組織,建立起了農作物病蟲害預報與控制、植物檢疫、農藥檢驗檢測等與現代農業生產相適應的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應急與防控體系。通過該體系的建設,使大港轄區的植物保護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農作物監測預報、檢驗檢測、應急防控和農藥監管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經過多年來的建設,已經初步建成了區、鎮(街)、村三級較為完善的病蟲測報體系。截止2011年統計,全轄區已有5個病蟲測報點,專(兼)職測報人員25人。植保機構的完善、條件的改善和隊伍的發展,為做好重大遷飛性害蟲和流行性病害的監測預報發揮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2、初步規范了測報業務管理為保證病蟲測報工作的順利開展,進一步加強農作物病蟲測報工作,頒布了《病蟲測報點崗位責任制》,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測報點的職責及規章制度,并對區域測報點的建設和業務考核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初步規范和明確了各級測報點是發布病蟲預報的行為主體,并對重點測報對象和預報期限等做了初步規定。這對于規范農作物病蟲預報工作,促進病蟲澳4報事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區域點的管理上,根據區域站的工作情況和業務考核結果,先后兩次對全轄區域點進行了調整,力量不足的點增補專業技術比較強的測報員。從1995年全轄區有測報點1個,已發展到20l1年的5個,已基本覆蓋了全轄區涉農街鎮。隨著植保丁作的實施開展,根據測報工作的實際需要,適時在全轄區農作物病蟲測報網區域內增加測報點,進一步增強測報網絡的覆蓋面和代表性。
3、強化了測報表彰與培訓機制為激勵廣大測報工作者更好地工作,對測報先進點和先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榮譽感,進一步提高了基層測報lT二作者鉆研技術,提高專業水平的積極性。同時,每年都給區域測報點安排監測補助費,到2011年,累計補助監測經費萬余元,保證了日常測報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每年堅持測報培訓制度,從1995—2011年累計舉辦病蟲測報技術培訓班20余期,一大批在基層從事測報工作的同志得到了培訓,更新了知識,提高了水平。所做的這些,在制度和管理方面保障了病蟲測報工作的順利開展。
4、制定了測報調查方法多年來,對東亞飛蝗進行冬季查卵調查及夏秋兩季進行密切監測,制訂了蝗情預測辦法。根據農業部頒布的《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方案》,還制定了小麥條銹病、東亞飛蝗、粘蟲、棉鈴蟲和玉米螟等病蟲害的測報辦法。經過多年的測報實踐,為適應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和病蟲測報自身的特點,促進病蟲測報工作規范化發展,不斷修改了全轄區農作物主要病蟲的測報辦法。在此基礎上,又相繼制訂了蔬菜和果樹病蟲測報技術方法。這些測報方法的制定和應用,對于提高轄區病蟲測報水平和推動測報工作標準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5、改進了信息傳遞手段為加快調查資料的傳遞速度,提高病蟲信息的利用時效。利用病蟲情報、電子郵件及電視預報等方式快速將病蟲發生的信息發布給每一個農戶,初步實現了病蟲測報信息的網絡化傳遞,達到了信息傳遞更加快捷和方便的要求 今后大港轄區將逐步建立“農作物病蟲害監控信息系統”,實現測報數據的網絡傳輸、查詢、匯總及統計分析等功能,實現病蟲情報、病蟲電視預報和技術規范等信息的網絡化發布。
6、創新了預報發布方式在大港轄區.病蟲預報信息過去主要以紙質形式進行發布。近年來,隨著全轄區病蟲測報機構和技術人員知識的不斷加強與創新,科技水平的迅速發展與普及,我們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以及手機短信等途徑發布病蟲預報信息,提高了信息的人戶到位率。電視預報是病蟲預報發布形式的創新。借鑒天氣預報的發布形式,與大港電視臺合作,定期在大港電視一套節目中與天氣預報一同播報.將病蟲預報以圖文并茂、聲像俱備及形象生動的音頻形式表達,并利用電視這一最為廣泛的媒體進行發布,從而提高了病蟲預報和防治信息的時效性、廣泛性和通俗性,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
7、加強了測報技術研究各級植保測報點積極從事測報技術開發和研究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我們開展了利用GPS衛星定位技術調查東亞飛蝗。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蝗區數據采集系統、全國植保專業統計系統、中國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控信息系統和網絡專家系統等比較多地應用于病蟲預測預報中,真正做到了調查數據準確、信息傳遞及時及難題解決快速 在測報T具研發及數據自動化處理方面。也由過去的人工監測發展到現在的利用太陽能黑光燈進行蟲情測報.實現了害蟲的自動誘測。在今后的測報工作中我們還要實現對大部分的監測數據進行自動處理,與并進行其相配套的監測技術研發與應用等問題,逐步使轄區農業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實現全面的自動化和信息化。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