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論民俗文化對古典園林建設有何影響及意義

發布時間:2014-09-05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從民俗的集合來看,它本身形成了一個文化系統,與宮廷文化和文人文化三駕齊驅,互相矛盾、影響、滲透,推動著社會文化向前發展。而民間風景園林景觀,實際上就是這個文化系統的外化。中國的古典園林并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自然與人工物質的結合產物,園林自初創

  摘要:從民俗的集合來看,它本身形成了一個文化系統,與宮廷文化和文人文化三駕齊驅,互相矛盾、影響、滲透,推動著社會文化向前發展。而民間風景園林景觀,實際上就是這個文化系統的外化。中國的古典園林并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自然與人工物質的結合產物,園林自初創之日起,就是人類意識中理想王國的形象模式,也是各文明民族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哲學理念的藝術模式,它是中國人把自然人化和把人自然化的藝術方式,這也就是中國園林最基本的文化內涵。

  1 成都的園林概況

  成都在歷史上有數次城市發展的高峰期,經濟、文化發達,地理條件優越,加之多年來,成都始終是所在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唐宋時有“揚一益二”的稱謂,因此園林發展所需要的各項條件有了很好的保障,同時也使園林文化的發展在整個歷史過程中保持了相對的連續性。成都古典園林的發展歷史、景觀特色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有著相當高的評價。成都園林在其園林發展過程中是中國園林重要的一個分支。園林學者劉天華認為:我國園林按地區分類,有所謂江南園林、嶺南園林、北方園林和蜀中園林的稱謂,成都園林則是蜀中園林最典型的代表。無論是建筑、山水、花木植物,還是園林中眾多的人文景觀、楹聯匾額,成都的園林都有著中國傳統園林所共有的特征,也體現著本土風貌。園林風格既有北方園林空間開闊,布局嚴謹,氣勢宏偉的特點,又具有江南園林小巧玲瓏,靈活多變,風光明媚的優勢,融南北園林特色于一身,并具有地方文化藝術特色,在中國的城市園林中可謂獨樹一幟。直至今天,城市園林仍然是成都最主要的城市景觀和旅游景點,可以看出園林在成都城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成都的民俗文化

  成都地區“秦豳同詠,故有夏聲”,在中國的文化區域的分類中屬于巴蜀文化區,其中成都是蜀文化區的中心城市。自秦以后,一直都是關中腹地后方,民俗大體與中原相同。由于成都是一座以農業、手工業以及農副產品貿易為主的城市,所以民俗受農業傳統思維的影響,鄉土氣息濃厚,民眾的性格淳樸,審美情趣崇尚自然、古樸典雅,粗獷大方,這種民俗風氣深深地影響著當地民眾的審美觀。成都當地民居的風格大致有三個特點,一是建筑布局自由敞朗,還有許多布局注意與自然環境相結合;二是建筑造型輕巧,多青瓦屋面,外墻用竹編白粉墻體;三是色彩淡雅,成都四季常青,自然色彩豐富,因此建筑色彩就較為樸素。此外,成都民俗特色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喜好在園林舉辦的游樂活動。記載宋代成都民間游樂風俗的著作《歲華紀麗譜》中說:“成都游賞之盛,甲于西蜀,蓋地大物繁而俗好娛樂。”這是因為成都地區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民眾與世無爭,生活悠閑,到了唐宋時期,成都經濟空前繁榮,文化發達,人才輩出,當時的成都“列肆云羅,珠貝螢煌于三市;居人櫛比,尤豪繁盛于五陵。俗尚嬉游,家多宴樂。犬子揚雄之故里,文翁石室以猶存,所以時有才名,好藏文籍。勸分務檣,俗久返于淳和;說禮敦詩,門竟成于鄰魯。既富且庶,役寡賦輕,古為奧區,今尤壯觀。”城市的繁榮造成了當時社會游樂風氣的盛行,從正月元旦開始直到冬至,各種節慶游賞活動連續不斷,當地“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而上元節的燈會、二月踏青節和四月浣花日百花潭游江、三月三日游覽學射山和泛舟萬歲池等也都是當時全民同樂的傳統習俗。這種樂觀向上、享受生活、好吃好玩的生活方式,古往今來,成都人概莫能外。

  3 成都民俗文化對古典園林的影響

  成都的民俗文化中通過民間審美觀、民居風格和民眾游賞風俗傳統這三個方面在成都的園林中得到非常直接的體現。

  3.1 民間審美觀

  一般來說,園林的主人不可能是普通民眾,造園的整體思路和要求必然出于園主或造園者的自身需要來考慮,成都的園林主人多為平民類,即與政治關系并不緊密的退休官僚、士大夫等,由于成都與中國的政治中心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園林主人對皇家官府并沒有多少迎合奉承的需要。除此之外,即使園林主人在當時所處的社會地位較高,但他的生活背景和環境也始終無法完全脫離當地的民風風俗,或者二者之間互相影響,如成都本土的質樸民俗與成都園林的樸素風格。因此在以上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園林主人和建筑師建造園林時,從園林的整體風格到局部裝飾風格,都不可避免地會從基本的民間審美角度去考慮如何打造園林的風格特色,所以成都園林簡樸淡雅的風格與當地民間審美觀頗為相似。

  3.2 民居的建筑風格

  在我國傳統建筑中,住宅是各類建筑構成與形象表現的一種原型。無論是廟宇、祠堂、莊園、宅第、城鎮,其格局都基本遵循了住宅的范型,通過軸線而漸次延伸展開,等級秩序分明。傳統住宅及居住環境對于傳統文化、藝術創作和百姓的精神生活,都有著巨大的影響。成都園林建筑的莊重典雅,不好奢侈,體量不大,色彩淡雅,建筑外檐多層次的裝飾手法都深受成都當地民居建筑的特色影響,因此也創造出以天然景觀為主、人工景觀為輔的園林環境。成都園林因在使用功能上多屬紀念名人性的公園,且看重與自然風景尤其是水景的結合,無須考慮園主的生活方便與否,所以多分布在當時的城郊一帶。由成都民居與園林的關系,可知在建筑和布局上園林受民居的影響比較深遠。說到底,園林只是為園居者全部生活藝術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自然環境條件,離開了園居者的生活,它不過是一個沒有生命的外殼。

  3.3 民間的游賞風俗

  唐宋兩朝由于成都經濟的發展,使得游樂漸成氣候,后來更成習俗,加上地方行政長官的倡導,以浣花溪、大慈寺為代表的一些園林成為了新興的商業區及游玩區。由于民眾喜好游樂,加之成都園林的歷史名人紀念性意義較強,相關的民俗活動眾多,如都江堰的放水節、人日游草堂、踏青節的游江等,因此園林作為官民同樂的主要場地,在風格布局上必然需要一定程度的開放度,在景觀的設置上也盡量以自然景色為主,所以成都園林的地勢和園內的景點設計使得園林對周圍的環境呈開放性和半開放性,如在桂湖的古城墻上以及古城墻上所建的觀稼亭上可以登高一望川西平原的田疇風煙;杜甫草堂前的浣花溪就是行船、捕魚、耕作的一派田園野渡風光?偟膩碚f,成都民眾的休閑娛樂喜好一直推動著城市園林的建設和發展。

  4 結 論

  成都作為蜀文化的代表城市,其城市民俗深刻地體現在城市園林中。雖然在當時的社會中,園林屬于政府或者私人而不是大多數民眾所有,但是園林的規劃和建造卻離不開園林所在城市民俗文化的特性,它對園林的風格特色、布局和景觀設置等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通過成都傳統民風民俗對其城市園林文化影響的研究,可以看到成都的城市園林在總體的風格特色、意境的塑造、整體和局部的布局、景觀的設置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成都傳統民俗的深刻影響;而傳統的城市民俗又因為園林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得到了體現和傳承。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