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如何提高棉花優質的產量省級農業期刊

發布時間:2014-05-06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論文摘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東經8238-9345,北緯3538-4336。巴州氣候呈帶狀分布,其中,北部天山山區的高山區屬半干旱半濕潤高寒山地氣候,南部昆侖山、阿爾金山高山區屬青藏高原北緣干旱半干旱高寒氣候。平原北部

  論文摘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東經82°38′-93°45′,北緯35°38′-43°36′。巴州氣候呈帶狀分布,其中,北部天山山區的高山區屬半干旱半濕潤高寒山地氣候,南部昆侖山、阿爾金山高山區屬青藏高原北緣干旱半干旱高寒氣候。平原北部的焉耆盆地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屬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和綠洲氣候。在近幾年棉花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以及人們對棉花種植熱情高漲的大背景下,簡單概述巴州發展現代化農業的良好前景。

  關鍵詞:棉花,氣候條件,分析

  1 棉花的生長發育、產量形成及品質表現,與環境因素密切相聯系

  其中,氣象條件在環境因素中影響最為廣泛而深刻。棉花屬喜溫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溫霜凍,怕陰雨漬澇,怕干旱高,怕病蟲危害,有“棉花從小是個病漢子、長大是個藥罐子、到老變成錢串子”之說[1]。

  1.1 溫度對棉花的影響

  棉花在整個生育期中需要較多的熱量,在土壤水分適宜時(土壤濕度18.00%~22.00%),棉花在日平均氣溫10.0~12.0℃即可開始發芽出苗,最適宜溫度在25.0~30.0℃,超過40.0℃不利,以土壤溫度15.0℃,有5~7個晴天播種為宜。若日平均氣溫在20.0℃以上,土壤水分適宜條件下,出苗只需4~7 d。若溫度低出苗緩慢,易染病害,甚至引起爛種現象。如果氣溫低于15.0℃,又多連陰雨,對幼苗生長不利。當地面溫度降到3.0~6.0℃時部分葉子受凍害;降到1.0~2.0℃,植株部分或全部凍死。巴州年平均氣溫8.2~11.6℃,南五縣市均在10.0℃以上,若羌、庫爾勒最高,焉耆盆地為8.2℃。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2.9~29.9℃,尉犁、若羌最熱。棉花在幼苗生長期間,必須密切注意低溫霜凍的危害。棉花出土生長速度與溫度有關,在幼苗16.0~18.0℃時10~15 d開始長出第一片真葉,25.0℃時只需7~10 d,14.0℃時需20多d。棉花進入現蕾期以后,溫度高,現蕾又快又多,最低溫度不低19.0℃,現蕾初花期氣溫以25.0~30.0℃最為適宜,在25.0℃以上有利于生長發育。開花至吐絮生物學最低溫度是15-18℃,吐絮期溫度以20.0~30.0℃較合適,低于20.0℃成熟期后推,低于15.0℃光合作用和有機物質轉運受阻,并影響棉花纖維質量。這個時期溫度日較差大對促進早熟有利。5-6月巴州氣溫有利于棉花生長發育。在吐絮期天暖,晝夜溫差大,氣溫在25.0℃[2]。

  1.2 水分對棉花的影響

  水分狀況明顯制約著棉花各個器官的生長。當水分適宜時,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可以協調地發展,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可以平衡地生長。棉花是直根,有較發達的根系,棉花根系的生長和分布與土壤水分狀況密切相關。土壤水分適宜時,根系分布寬廣而勻稱。當上層土壤水分缺少時,根向下深扎;土壤水分過多時,根系不發達,且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棉花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當種子吸收相當自身重量近一倍水分時即可膨脹發芽,播種要求田間持水量65.00%~80.00%對出苗有利。干旱時影響出苗,大雨則使棉田板結,潮濕缺氧,呼吸作用差,出苗受阻;陰雨連綿根系發育不良,且易感染炭疽、立枯等苗期病害。幼苗期土壤濕度適宜可提前現蕾。幼苗期需水不多,現蕾期地上部分生長加快,需水量逐漸增加,始花至裂鈴初期達最大值,這時的需水量是其一生中的一半以上。干旱或氣溫大于35.0℃時會阻礙棉株發育,引起蕾鈴大量脫落。但水分過多,棵間空氣濕度增大,也易引起蕾鈴脫落。進入吐絮成熟期后,需水逐漸減少,這時土壤水分以55.00%~70.00%為宜,此時陰雨多,濕度大易遭病蟲害,發生僵爛鈴,緩吐絮,土壤干旱又會使棉鈴提前開裂,提前停止生長,降低產量和品質[3]。

  1.3 光照對棉花的影響

  棉花是喜光的短日照作物。只有在光照條件最適合的環境中,才能生長發育良好。從日出到日落,所有葉片都隨著太陽方向而轉動,以爭取較足光照,充分的陽光才能壯苗,早發,增枝現蕾。晚熟陸地棉品種和海島棉,對短日照的要求比較嚴格。光照度和光質也影響棉花生長發育。棉花只有在充足的光照下才會有括躍的光合作用。若遇到長期陰雨,棉株生長受阻,影響有機養分制造與轉運,植株體內糖分減少,含氮物質增加,會引起大量蕾鈴脫落導致瘋長。棉花生育后期,充足光照,有利光合作用,可增加鈴重,提高棉絮質量,最怕秋雨連綿,光照不足,引起莖葉瘋長,株鈴易遭病蟲害,使僵爛鈴增加,并延遲成熟,增加霜后花棉花的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都比較高,群體條件下光飽和點甚至消失。光質也影響棉花的生長發育。不同波長的光,通過影響代謝過程,可以改變棉花株型結構和性狀特征。巴州的光能資源豐富,年太陽總輻射5629~6562兆焦耳/m2,比同緯度的華北地區偏多,其分布狀況是焉耆盆地、庫爾勒以南地區多輪臺、巴音布魯克少。能直接參與植物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固定的太陽輻射(可見光部分),稱生理輻射或光合有效輻射。農區生理輻射值2 852~3 281兆焦耳/m2,巴音布魯克僅1 315兆焦耳/m2。目前農業光能利用率僅為2.00%~3.00%,其光合生產潛力是很大的。年日照時數2 768.7~3 103.2 h,若羌、焉耆盆地多,輪臺、且末少。一般8月最多。

  1.4 風對棉花的影響

  棉株和環境交換的氣體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氧氣。棉葉光合作用對二氧化碳需要的補償點約為0.01%、飽和點在0.30%以下。提高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可以增加光合速率,促進棉花生長發育。氧氣對棉花有著重要作用,棉花種子要有充足的氧氣才能萌發。棉花的根系需要一定的氧環境才能生長。土壤中氧含量高于10.00%時,一般密度棉花根系的生長和活動才能正常。若土壤氧含量低于5.00%,只有降低密度,根系才會正常伸展。巴州各地年平均風速1.5~2.7 m/s,輪臺1.5 m/s,其他各地均 在2.0 m/s以上,若羌、庫爾勒、巴音布魯克最大。一年中春季風大, 秋冬季小。最多風向庫爾勒、尉犁、若羌、且末為東北風,其它地區 為西北風。最大風速19.0~25.0 塔里木河、開都河、孔雀河、迪那河、車爾臣河、蘭河等主要河流。地表水資源總量106億m3;地下水總補給量60億m3,宜開采量28億m3。按照60.00%的水資源用于生態保護建設,40.00%用于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原則進行水土平衡,在現有22.0萬hm2耕地的基礎上,可新開發耕地20.0~26.7萬hm2,適宜種植優質高產的棉花,具有發展現代化農業的良好前景。

  參考文獻

  [1] 張孝峰. 農業科技支撐巴州棉花穩產高產. 農業科技管理,2007(7):90

  [2] 郭志強. 氣候條件對棉花優質高產的影響及對策. 氣象與環境科學,2008(6):78-80.

  [3] 朱玉國. 新疆棉花生產現狀與可持續發展途經. 新疆農業科技,2010年.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