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22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本文針對山東省自然保護區發展中的現狀提出了自然保護區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山東省;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 1山東省自然保護區的現狀 據統計截止1997年底山東已建立不同級別、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21個總面積約35.98萬hm2約占全省陸地面積的2.30%(附表)。
摘要本文針對山東省自然保護區發展中的現狀‚提出了自然保護區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山東省;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
1山東省自然保護區的現狀
據統計‚截止1997年底‚山東已建立不同級別、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21個‚總面積約35.98萬hm2‚約占全省陸地面積的2.30%(附表)。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面積15.88萬hm2;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面積0.3萬hm2;市地級自然保護區6處‚面積2.62萬hm2;縣級自然保護區10處‚面積17.18萬hm2。
經過近十幾年的工作‚山東省的自然保護區建設初步形成了以環保部門綜合管理‚以林業、農業、海洋、地礦等部門管理相結合的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各部門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有利地促進了山東省自然保護區事業的發展。
2山東省自然保護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2.1數量少‚類型單一
山東省自然保護區面積與世界及我國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到1995年底‚全世界各類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全球土地面積的8.58%‚中國約占國土面積的7.64%。與全國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山東省目前自然保護區面積偏小‚還有許多寶貴的自然資源沒有得到妥善保護。就保護區類型看‚類型單一‚以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類型為主‚這就很難實現對山東稀有、瀕危物種等自然資源和地質遺跡的全面保護。
2.2分布不均
山東省現有的自然保護區多分布于植被覆蓋較好的山區或人跡罕少的濱海灘涂、海島等‚而在人口密集的農業開發區、城市近郊、生態比較脆弱的海岸帶生態系統以及魯西北地區‚自然保護區分布較少‚急需劃出一定面積的保護區‚對自然資源和生物物種實行特殊保護和管理。
2.3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
山東省自然保護區發展較快‚但相應的管理措施卻難以與之配套‚一些保護區邊界不明確‚缺乏有效的科學規劃和嚴格的規章制度。由于管理工作不落實‚在自然保護區內偷獵、偷采的現象依然存在。
3山東自然保護區建設的對策
山東自然保護區建設的總目標是:建立一個類型齊全、分布合理、面積適宜、建設和管理科學、效益良好的自然保護區網絡。
為實現上述山東省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主要采取以下對策:
3.1將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納入各級政府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各級人民政府和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應在《山東省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的指導下‚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本部門的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并將規劃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加以實施‚把保護自然資源和維護生態平衡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
3.2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對自然保護區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加強宣傳教育‚使各級政府和公眾充分認識自然保護區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并按照《自然保護區條例》的要求‚認真履行責任‚使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自然保護區事業。
3.3拓寬經費渠道‚增加經費投入
為解決自然保護區的資金投入問題‚要堅持多渠道并舉的原則‚各級政府要把保護區建設管理所需經費納入基本建設計劃和財政預算之中;各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要增加對其管理的保護區的投入;鼓勵社會捐助;積極爭取國際資助。
3.4加強自然保護區的管理
針對目前保護區管理中的問題‚根據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配備必要的管理人員‚提高他們的素質‚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②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使保護區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加強執法監督檢查;抓緊制定并頒布實施《山東省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并將全省自然保護區的面積、邊界、管理機構、經費來源、保護對象、地方保護物種名錄用法規的形式加以確定‚加強執法隊伍的建設。③要絕對保護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自然生態系統‚使其不受人為干擾‚同時‚在不影響保護的前提下‚制定優惠政策‚開展多種形式的保護與利用方面的示范工程‚在緩沖區和經營區‚把保護、科研、教育、生產、旅游很好地結合起來‚提高保護區的自養能力‚形成一個以生態保護為主導的具有多功能作用的保護區管理模式。——論文作者:張偉張祖陸
相關期刊推薦:《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季刊)1986年創刊,是公開發行的學報級學術期刊,全面報道國內外亞熱帶及其相關區域的資源、環境及其相關的地理基礎、地理背景和重要社會經濟因素的研究動態、研究成果。設有:理論與方法、亞熱帶環境、亞熱帶資源、亞熱帶生態、亞熱帶自然災害、亞熱帶地理綜合研究、專題研究、學術討論等欄目。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