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農戶視角下農業保險滿意度研究———以潮州市為例

發布時間:2021-06-03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農業保險是政府分散農業自然災害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其具有損失補償和經濟給付職能,可以為穩定農業經營提供保證。本項目以廣東省較早實施農業保險政策城市之一的潮州市為例,對424戶農戶的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調查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認知情況和期望,

  [摘要]農業保險是政府分散農業自然災害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其具有損失補償和經濟給付職能,可以為穩定農業經營提供保證。本項目以廣東省較早實施農業保險政策城市之一的潮州市為例,對424戶農戶的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調查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認知情況和期望,研究農戶對農業保險滿意度,分析農業保險具體實施情況以及現行農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其次針對大戶保障水平低,散戶參保難、農業保險普及程度低,農戶普遍存在認知誤差、農業保險產品供需不適配等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希望本研究的結論建議能為其他省份和地區未來農業保險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農戶視角下農業保險滿意度研究———以潮州市為例

  [關鍵詞]農業保險;滿意度;影響因素

  1引言

  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而農業生產活動的高風險性使得農業產量波動大,進而導致農民收入不穩定。為有效分散農業風險,國家推行了農業保險。農業保險作為一種市場化的風險轉移和損失分攤機制,在分散農業風險、補償農業損失與促進農民增收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但在其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針對農業保險的相關問題,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改進,充分發揮農業保險作用。因此,解決現有農業保險實施問題和創新農業保險制度已顯得刻不容緩。

  農業保險能否取得長足發展,從根本上取決于其能否為農戶帶來實際的經濟補償作用。因此,從農戶視角進行農業保險滿意度的研究十分必要。農戶對農業保險的滿意度是農業保險政策制定和實施的依據;農戶對農業保險所提出的建議,是未來農業保險的轉型方向。從農戶視角研究農戶對現行農業保險的滿意度,對推進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文獻綜述

  國內學者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農業保險現狀的研究。例如,肖江(2018)以西部地區政策性農業保險為研究主體,分析其實施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依據西部各省份收入結構確定差異化補貼比例等對策。武淑慧等(2020)指出江蘇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現狀存在農民保險意識薄弱、理賠額度低等問題,并提出了加強宣傳等建議。二是對農業保險扶貧效果的研究。例如,朱蕊、江生忠(2019)利用2010—2016年全國各省的面板數據,以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為主要因素構建FGT貧困指數,得出農業保險扶貧效果受制于經濟發展水平的結論,并據此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水平采取差異化財政補貼政策,提出農業保險補貼資金應集中于貧困地區。易鐘婷、唐浩、胡雙(2019)以湖南省華容縣為例,從農戶視角對湖南省農業巨災保險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加強資金管理、擴大保險品種等建議。三是對農業保險滿意度的研究。例如,楊陽(2019)基于農戶視角,對山東省農業保險群眾滿意度進行研究,發現農戶對農業保險認可度、滿意度在不斷提高。雷悅橙(2020)以陜西省銅川市為例,對農業保險扶貧滿意度進行研究,得出保險金額和保費補貼是影響農戶滿意度的重要影響因素的結論。

  相關論文推薦:農業保險在農戶收入的影響

  綜上,國內農業保險滿意度的研究以中西部地區為主,鮮見沿海地區的研究,且農業保險滿意度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以廣東省潮州市為例,通過實地走訪和調查,總結當地農業保險實際扶貧效果的整體滿意度水平,分析影響農戶對農業保險滿意度的因素,并提出提高農戶農業保險滿意度的對策和建議。旨在為未來政府開展農險扶貧工作提供決策參考,使農業保險在扶貧工作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3數據分析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2020年5月至9月對潮州市3區(縣)471份農戶的問卷調查。調查采取實地走訪的問卷調查方式,在潮州市每個區(縣)中隨機抽取2個鄉鎮,在每個鄉鎮中隨機抽取3~4個行政村,在每個村根據人口規模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農戶作為調查樣本。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71份,收回有效問卷424份,樣本有效率為90.02%。

  3.1農戶基本情況

  3.1.1潮州市從事農業活動的農戶以中老年男性勞動力為主

  本次調查的樣本域內農戶以男性居多,年齡主要是30~60歲的中青年和中老年人,30歲以下的年輕人較少,與我國農村年輕勞動力人口持續外流的普遍情況相一致。

  3.1.2潮州市農戶家庭性質大多是一般農戶水平

  在所有受訪農戶的家庭性質中,絕大部分為一般農戶,只有少部分為貧困農戶。對于受教育水平,潮州市農戶最高學歷為中學及以下的比例高達近九成。由此可知,潮州市農戶總體的受教育程度不高,這造成大部分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了解較為局限。農戶的基本情況見表1。

  3.2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認知程度

  3.2.1潮州市大部分的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了解程度較為淺顯

  通過調查數據可知,大部分的農戶對農險的了解程度為“了解一點”和“一點都不了解”。說明潮州市農戶對農險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這影響了農險的普及率,不利于政府進行財政撥款。

  3.2.2潮州市農戶了解農業保險的途徑較為局限

  潮州市多數樣本農戶通過政府宣傳了解農業保險,通過網絡渠道了解農業保險的農戶有近半成,親友宣傳也是農戶了解農業保險的主要途徑之一?梢姵敝菔修r戶了解農業保險的途徑比較多樣,但各個途徑的宣傳效果差別很大。

  3.3潮州市農戶對農業保險的期望

  深入研究了潮州市農業保險情況后發現,農戶對于農業保險期望的分析可從農戶近幾年在農業經營中遇到過的農業災害情況、農戶期望農業保險彌補的方面、農戶在農業保險中看重的方面三方面進行分析:

  3.3.1潮州市農戶近幾年在農業經營中頻頻遇到農業災害

  近年來,潮州市有六成左右的樣本農戶都遭遇過干旱、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這些自然災害導致部分地區農業受災范圍廣、損失嚴重,易造成農業成本大于收入,不利于農戶的生產生活。3.3.2潮州市農戶期望農業保險重點彌補物化成本方面盡管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在逐年提升,但從上圖可知潮州市在農業保險彌補方面仍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種子、化肥、農藥、灌溉、機耕、地膜、購買、飼養等各種物化成本”方面潮州市農戶更期望能夠得到彌補。這一數據表明農戶對于農業保險在物化成本方面的滿意度不高,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詳見表2。

  3.3.3潮州市農戶看重農業保險的“賠償金額”“承保品種”等方面

  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是以家庭生產種植模式為主,依據農業的“弱質性”可知,小規模的農業生產易造成投入高、收入低,這便不難理解潮州市農戶大多數較為關注農業保險的“賠償金額”“理賠手續和賠款到賬時間”與“承保品種”方面的情況。如果能滿足農戶的有效需求,便能促進農險的推廣與應用,提高對農業保險的滿意度。

  3.4潮州市農戶對農業保險的滿意度

  針對農戶對農業保險的滿意度,可分析潮州市農戶投保現狀。潮州市各城鎮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購買比例差距懸殊,且覆蓋率不高?傮w上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購買意愿低,且較少表現出去了解農業保險的興趣。潮州市農戶的投,F狀不太樂觀,仍有需改善。見表3。

  第一,潮州市各城鎮農業保險普及率不平衡。目前我國的農業保險采取自主投保。雖然政府給予部分財政補貼和優惠,但各地的農業保險有效需求仍不足,各地區普及率也不平衡,潮州市各城鎮的投保情況可謂是我國農業保險狀況的縮影。潮州市各城鎮都有農戶購買過農業保險,但占比各不相同且懸殊。饒平縣購買過農業保險的調查農戶占本城鎮調查農戶的75.25%,為各城鎮中該比例最高的;其次是文祠,比例為20.45%,該比例迅速下降;其中購買比例最低為歸湖,僅占2.00%。由上可知,潮州市各城鎮農戶的農業保險購買情況極不平衡,且潮州市農戶整體購買農業保險的積極性也不高,僅為26.65%。

  第二,潮州市農業保險品種單一,有效需求不足。在潮州市參保的農戶中,購買水稻保險的人數最多,其次購買的品種為龍眼、荔枝、玉米等。另外,潮州市還有奶牛、生豬、能繁母豬等產業,但這些險種參保量卻極低。據一些當地農戶反映,沒有購買此類保險的原因是不滿足保險公司的投保要求,諸如養殖規模范圍小,無相關產業的營業執照等。由上可得潮州市農戶會因一些投保要求及保險產品本身原因而使其參保意愿下降,使參保率不高。

  第三,潮州市農業保險彌補損失的成效不顯著,但仍有一定積極作用。農戶對農險的滿意度評價很大程度上受到農險的彌補損失情況影響,故將從保險彌補損失進行滿意度評價。

  在111位參保的農戶中,接近66.67%的農戶選擇“20%以下”的彌補損失,22.52%的農戶選擇“20%~40%”的彌補損失。且參保的農戶大部分為散戶,來自饒平地區居多,比例高達67.57%,但只有個別農戶選擇保險彌補60%以上的經濟損失。可知大部分參保農戶認為農險能夠彌補一定的經濟損失,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成效并不顯著,故滿意度評價較低。個別鄉鎮諸如歸湖,只有兩戶能夠得到農業保險的彌補損失,數量稀少,理賠金額不到位,這很大程度上影響農險的實施效果,從側面反映了參保農戶對農險的彌補損失作用不太滿意。詳見表4。

  3.5農戶主觀感受的滿意度

  農戶對農險的保費繳納、投保手續、理賠金額及效率、扶貧效果等的滿意區間大致在“一般”到“比較滿意”,“一般”的選項比例較高?傮w上滿意度處中等水平,存在個例是兩極分化現象。見表5。

  由表5數據可知,農險投保手續和理賠手續較為煩瑣,使農戶的損失沒有及時得到經濟補償,降低了農險的滿意度。另外,農險的供求不平衡,險種較單一,覆蓋范圍狹窄。保險公司應多調研且制定更多因地制宜的新險種,諸如:橄欖、牛羊等險種。農業損失對農戶產生一定的經濟壓力,而保險公司在理賠金額上沒有起到很好的經濟補償作用。這些都會影響農戶的主觀感受,滿意度還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

  此外,受傳統農業的影響,農戶的保險意識尚為薄弱,政府也沒有全力支持保險公司的推進,保險公司也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這些都使農險沒有達到農戶的期望,導致整體滿意度不高。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潮州市農戶存在大戶保障水平低,散戶參保難,參保率低,保險密度低的現象。一方面,政府對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不夠,農戶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認知程度不高,且農戶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另一方面,在農業保險推廣的過程中,信息傳達不準確或不徹底,導致農戶在農險的認知上存在較大的偏差。

  4.2建議

  一是政保應開拓農險專門信息渠道,縮減農險反饋流程,提高農險實施效率。設置監督平臺,要求政保雙方公開部分信息。二是滿足不同農戶的多樣化需求。根據農業生產規模,利用大數據技術將農戶劃分為一類、二類和三類,實行大戶、散戶、貧困戶分級定制保險。豐富農險品種,讓農險特色化、豐富化,為農戶損失發揮更強的經濟補償作用。三是加強農險政策宣傳,推進農險的普及程度。——論文作者:余浠望,劉紅梅,溫斐,方夢爍,李夢雅,李澤蘭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