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08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本文從管理的基本職能、計劃、組織、管理、控制角度分析了農業科研單位發展存在的問題,從明確的組織目標、合理的組織結構、科學的領導方式、嚴格的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確保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科研單位;管理
摘要:本文從管理的基本職能、計劃、組織、管理、控制角度分析了農業科研單位發展存在的問題,從明確的組織目標、合理的組織結構、科學的領導方式、嚴格的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確保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科研單位;管理職能;問題;對策
現代農業科研院所是指具有具體明確的農業科研和學科方向,擁有完善的實驗設備、較強創新力的專家團隊、規范的管理體系,并對當地農業發展起到創新引領作用的組織[1]。現代農業科研單位受其單位性質、運行機制、管理模式的影響,管理者掌握的資源有限,無法正常行使真正的管理職能,管理職能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導致機構運行效率不高、人員發展受限、科研事業發展不順暢等問題,F代農業科研院所管理要遵循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與規律,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資源效用最大化,提高科研院所運行效率[2]。
1農業科研單位運行存在的問題
現代農業科研單位受其單位性質、運行機制、管理模式的影響,其管理部門只是被動的執行者,沒有自主性、缺乏工作的積極主動性,由此導致的問題不僅制約了單位的科研事業發展,同時影響了個人發展。
1.1受體制、機制制約,管理部門自主權不足
目前,大部分農業科研院所的機構編制、人員編制、崗位數量和類別甚至崗位等級分布均由上級部門確定,院所對于崗位、編制等資源缺乏調配權[3]。農業科研單位管理理念較傳統,同時在管理上受級別、編制和體制的影響較嚴重,在人才引進方面沒有自主權,人才創新意識薄弱,用人制度傳統,養閑人現象較普遍,由此導致工作效率不高[4]、高層次人才無法引進、科研人員發展受到限制等問題,阻礙了科研事業的發展。
1.2管理方式行政化,方法單一
長期以來形成的政府管理方式使農業科研院所沒有形成自主決定、自主管理的運行機制;鶎愚r業科研院所管理部門只是上級主管部門的執行者,對本單位的事務性工作不能發揮管理作用。在人才選拔、崗位調整、績效工資分配等內部管理方面缺乏自主權。農業科研院所的工作任務、編制管理、資金來源、崗位設置、人事任免等諸多方面都由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負責,在財務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與政府機構基本等同,缺乏組織職能和組織運轉的獨立性。單位人員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的“鐵飯碗”成為阻礙搞活機制、激發活力、促進單位發展的痼疾[5]。
1.3監督機制缺失,評價體系不合理
農業科研院所低下的行政效率與缺乏有效的效能督查機制有關。在長期形成的評價機制中,科研考核量化指標清晰,但管理、服務相對較難,管理部門對本單位科研部門沒有任何的考核量化指標和評價體系,單純以滿意度等進行考核,往往因為“老好人”現象而使考核變成一紙空文,甚至打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上下層級間信息流通的遲緩、不對稱等造成了管理層在制定年度任務時針對性不強,任務分配不合理,對于分解后任務的執行情況更是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農業科研單位沒有系統的、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每年的年度考核流于形式,與績效工資不掛鉤,與崗位職責不相關[6],考核評價機制模式固定化,形式機械化,內容書本化,缺乏實際的評價意義,嚴重影響著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2對策
建設現代科研院所首先必須要有優質的管理,缺乏管理將導致資源浪費。管理是對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7]。管理的職責就是幫助組織充分利用資源實現組織目標。要實現農業科研單位更加快速有效的發展,必須充分發揮管理職能,構建符合農業科研單位運行模式的管理體系。
2.1改革當前的行政化管理模式
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具體到農業科研單位的工作,可以根據單位的主營業務和經營范圍制定詳細的工作目標,并針對目標設置合理的工作崗位,對每個崗位進行詳盡的工作職責描述。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農業科研院所方向引領,農業科研院所在管轄范圍內根據實際情況對資源(人、財、物)進行有效合理的計劃、組織安排,寫出書面計劃書、任務書、簽訂目標責任書,并根據本單位科研發展做出整體的組織架構圖和情況說明,報上級部門審核備案。上級部門對其所做報告進行審核備案,并監督執行。
2.2建立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
農業科研院所的組織管理職能包括制度建設、內部資源配置,即針對組織目標對人、財、物的合理安排,將科研、行政、人事、財務、后勤、黨群等方面均納入規范化管理體系,F代農業科研院所制度建設是推動我國公益類科研院所改革的關鍵。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的原則是職責明確、評價科學、開放有序、管理規范。建立科學規范有效的科研、人事、財務管理制度,研究所綜合評價制度、農業科技創新制度、科技資源匯交與共享體系制度等,逐步完善內部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為現代科研院所建設提供保障,提供發展動力。制度建設更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8]。健全制度,才有章可循。制度是管理過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必須遵守的規范和準則,以制度規定和規范內部資源配置、以科學合理穩定的資源配置保證并促進科研事業的發展。
2.3強化科學的領導方式
當前農業科研單位領導者應做到深化改革,創新管理機制,對本單位的運行機制、模式做出清晰的描述;對本單位的發展前景、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性。積極主動地進行制度改革,在合理的組織框架機構內做到以制度管人,做到公平、公開、公正,既要促進組織發展,更要為職工個人發展提供機會和保障,以此激發職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是領導者的必備條件之一,無論哪個層級的領導者都有著協調上下級之間、不同部門之間、個人之間的職責。出色的領導者對一個組織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現代農業科研單位在引入人才方面,不能僅限于引入優秀的科研人才,更要引入優秀的管理者和農業科研管理者[9],對現有的管理層要注重組織、人事、財務等相關培訓,提高現有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2.4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
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從德、能、勤、績、廉五大方面綜合考評在崗人員,綜合評價和量化考核相結合,加快建立以科研機構內部流程化和績效為重點的考核和評估體系[10],并將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鉤,切實做到多勞多得、獎懲分明。讓更多服務對象的意見和建議進入農業科研院所公益服務的評價體系中,在指標體系方面,既要體現服務的投入和產出,也要體現服務效果,將評價結果直接與人員績效工資掛鉤。以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為依據,搞活內部分配,完善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和鼓勵創新的分配激勵機制。堅持總量調控、內部搞活,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辦法自主分配。——論文作者:王楓葉 宋艷芳 常海霞 祁麗婷
相關期刊推薦:《農業科研經濟管理》是以農業科研單位、農業院校及有關農業的政府決策、咨詢部門的管理、科研、開發等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的綜合性專業刊物。著重刊登農業科研經濟管理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報導農業科研經濟管理建設的實踐與經驗。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