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河流域設施農業土壤理化性質研究現狀

發布時間:2020-11-17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河流域設施周圍的土壤與一般河流域土壤在理化性質上有較大的區別,本文以拉薩河流域土壤為研究對象,通過野外隨機分層取樣的方法取土壤樣,考慮到拉薩河流域土壤較淺,分別在不同距離、不同深度處取樣,深度分別為0~10cm、10~20cm、20~30cm,經研究分

  摘要:河流域設施周圍的土壤與一般河流域土壤在理化性質上有較大的區別,本文以拉薩河流域土壤為研究對象,通過野外隨機分層取樣的方法取土壤樣,考慮到拉薩河流域土壤較淺,分別在不同距離、不同深度處取樣,深度分別為0~10cm、10~20cm、20~30cm,經研究分析獲得不同層次土壤的理化成分含量。研究表明,受河流域設施影響,抗干擾能力較弱,尤其是鈣、鎂元素流失嚴重,磷元素所占比重低于正常水平。本文采用設施距離遠近取樣,研究發現,越靠近河流域設施處,土壤中無機元素鈣、磷、鎂含量越低。通過本文研究,河流域周圍的設施布置應該合理化,加強對河流域的保護,提高河流域農業土壤可使用性。

河流域設施農業土壤理化性質研究現狀

  關鍵詞:拉薩河;設施農業;土壤;理化性質

  土壤質量的退化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河流域設施的影響較為明顯,在河流域設施長期工作下,導致土壤有機質下降,營養物質丟失,我國十分注重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河流域保護這一問題被廣泛關注[1]。拉薩地區河流域可耕地土壤資源較少,其流域面積大概占西藏自治區總面積的2.7%,但是流域內的人口、耕地卻僅占全自治區的15%,在西藏地區農業耕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環境應對能力較弱,拉薩河也是多個地區的水源地,直接影響著下流地區人民生存和發展,本文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成分,為當前拉薩河流域的保護提供了可行性理論[2]。

  1調查分析

  拉薩河是西藏地區河流域的重要支流,輻射面積大概為33221km2,拉薩河流域水資源較為豐富,所以拉薩河流域周圍開展了較多的機械設施,如水電站設施[1]。該設施的建立,較大層度上改變了河流域一帶農業土壤的理化性質。由于拉薩河流域輻射面積太廣,目前對拉薩河流域土壤較為全面的研究較少,本文采用隨機分層取樣的方法,再結合文獻資料,總結拉薩河流域設施土壤理化性質的研究現狀。

  1.1樣品收集

  考慮到高原獨特的地理環境,拉薩河流域附近多以種植耐寒植物為主,如青稞、油菜等。拉薩河流域周圍水資源豐富,大多數硬件設施應運而生,如水電站開發,導致了拉薩河流域設施附近土壤改變,本次取樣在某電力設施附近,按設施遠近取樣,共設有6個等距離取樣點(三個點為一組,以設施處為原點,第一個點在半徑25m處,第二個點在半徑75m處,第三個點在半徑125m處),保持了單一變量原則?紤]到拉薩河流域土壤較淺、普通農業需求土壤也較淺的情況下,同時有關研究表明,青稞、油菜等植物的生長與鈣、磷、鎂三種無機元素有較大的關系,分別在0~10cm、10~20cm、20~30cm土壤取樣,對不同深度取樣的土壤再次混合在一個容器中(避免單一深度元素含量出現偶然偏高或偏低),用ICP-AES光譜儀測試分析樣品中三種元素含量情況,見表1。

  相關知識推薦:農業局職工評職稱要準備什么材料

  1.2樣品分析結論

  根據表1我們可發現無機元素受拉薩河流域周圍設施影響,三種元素隨著距離縮短均有所減少,其中鎂元素和鈣元素流失較為嚴重,磷元素變化相對緩慢。土壤中的元素存在形式有多種,大多數無機元素呈離子狀態分布,這些呈離子狀態分布的元素最容易被微生物等吸收,土壤中的鈣、鎂元素結合能力較弱,所以鈣、鎂元素在土壤質量發生變化時最容易丟失,并且難以恢復;磷元素結合能力相對較強,因此磷元素丟失較為緩慢。

  2結論比較

  通過野外調查我們得到了拉薩河流域設施周圍土壤理化成分含量,發現不同層次土壤有較為明顯的區別,傳統研究中還考慮到了設施不同距離處無機元素成分含量,得到的數據也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如李筱金等人研究了水電設施對土壤質量的影響,得到了較為準確可靠的數據,該文章中分別考慮了距離設施50m內,50~100m,100~150m處的土壤無機元素含量,發現隨著距離減小,元素含量基本呈現下降趨勢,鎂元素下降最為明顯。該結論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

  3總結

  本文研究從拉薩河流域耕地資源出發考慮,耕地土壤理化成分的改變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生長,從而影響農作物產量。西藏地區土地資源廣闊,但是可耕地資源十分有限,隨著現在工業化發展,拉薩河流域一帶土地質量正在緩慢惡化,要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修復和治理,詳細了解土壤理化成分是十分有必要的。——論文作者:薛生桂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