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白云森林公園生態景觀林改造技術

發布時間:2019-01-31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通過對白云森林公園森林植被現狀的調查,結合旅游觀光的需要,采用塊狀改造、定向培育、帶狀改造、點狀改造等營林技術措施,有效保存了原生植被,促進了植被演替過程,構建了物種豐富、群落穩定、地域特色鮮明、景觀優美的針闊混交林或常綠闊葉林,提升了森

  通過對白云森林公園森林植被現狀的調查,結合旅游觀光的需要,采用塊狀改造、定向培育、帶狀改造、點狀改造等營林技術措施,有效保存了原生植被,促進了植被演替過程,構建了物種豐富、群落穩定、地域特色鮮明、景觀優美的針闊混交林或常綠闊葉林,提升了森林公園的植物景觀價值。

  關鍵詞:植被,景觀林改造,白云森林公園

廣東林業科技

  生態景觀林是森林公園、生態保護區、自然風景區、城市森林等的重要組成部分[1-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森林景觀效果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白云森林公園生態景觀林的植被主要以馬尾松(Pinus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純林為主,季相變化單一,景觀效果不佳。因此,在保護好現有植物景觀的基礎上,應統一規劃,逐步調整,按自然景觀和森林生態的要求對植物景觀進行優化改造。

  1概況

  麗水市白云森林公園地處浙南山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9°52′~119°58′、北緯28°27′~28°33′。1990年經浙江省林業廳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經營總面積2643.5hm2。白云森林公園為主城區的自然生態屏障,是市民休閑健身的后花園。公園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8.1℃,極端最高氣溫41.5℃,極端最低氣溫-7.7℃,年平均降雨量1392.8mm,相對濕度70.8%,年平均無霜期265.3d。

  地勢為西北向東南傾斜,屬仙霞嶺余脈,海拔在51.2~1073.2m之間,太山航測三角頂為公園最高峰。山坡坡度在26~45°之間的林地占總面積的89.2%,局部分布著懸崖峭壁。土壤類型為紅壤和黃壤,紅壤分布于600~800m以下低山丘陵,占總面積的85.9%;黃壤分布于600~800m以上的中低山,占總面積的14.1%。植物資源豐富,有維管束植物1021種,隸屬于127科502屬。有藥用植物121科458屬916種;有野生觀賞植物115科400屬792種;有珍稀瀕危植物19科27屬28種,其中1級保護植物5種、2級保護植物19種、3級保護植物4種;木質藤本類有52科118屬268種[3]。根據2013年公園森林資源二類補充調查結果,現土地總面積2630hm2,其中林業用地2591hm2,占公園總面積的98.5%。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為2576hm2,公益林2484hm2,灌木林11.4hm2,森林覆蓋率達98.4%。

  2植被現狀與特點

  森林公園植物景觀馬尾松林、杉木林的面積分別為1357.2、635.2hm2,樹種所構建的針葉純林面積占喬木林地的80.1%,物種多樣性單調,景觀類型單一。森林公園植物景觀較少采用彩葉樹種作為建群樹種,只有木荷(Schimasuperba)、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青岡(quercusdentatathunb)、麻櫟(Quercusacutissima)等?傮w來看,缺乏季相變化,景觀效果不佳。森林公園內的林分以單層結構為主,林齡古老的復層混交林較少。植物景觀中,缺乏以殼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木蘭科(Magnoliaceae)、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山茶科(The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山礬科(Symplocaceae)等組成的常綠闊葉林,導致公園植物景觀缺乏自然美。

  3景觀林改造技術

  3.1塊狀改造

  在馬尾松生長均勻的植物景觀中,應按不規則或規則的塊狀混交進行改造。一般塊狀改造面積控制在1hm2以下,塊間的間距為30m左右,除改造經濟林和竹類外,還可改造色葉樹種或觀花樹種,例如黃山欒樹(GoelreutereabipinnataFranchet)、楓香、銀杏(GinkgoLinn)、君遷子(DiospyroslotusL.)、藍果樹(NyssasinensisOliv.)、黃山木蘭(Symplocaceae)、日本櫻花(Cerasusyesoensis)、石榴(PunicagranatumLinn)、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inn)等,與保留的馬尾松形成針闊塊狀混交林,從而逐步形成豐富多彩的闊葉林植物景觀。

  3.2定向培育

  實踐表明,定向培育具有投資小、見效快、不破壞現有植物景觀的優點[4-6]。定向培育措施包括生態疏伐、景觀伐、衛生伐、劈撫撫育等,可用于改造闊葉樹種多、植被豐富的植物景觀,定向培育針闊混交、闊葉混交的植物景觀。

  3.3帶狀改造

  帶狀改造法適宜于坡面較大、馬尾松生長均勻的植物景觀。改造帶寬10~20m,其排列方向視山體坡度而定,順山帶適用坡度<20°、水土流失較弱的地段;橫山帶或斜山帶適用于坡度大、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段。改造樹種宜選擇木荷、檫樹(Sassafrastsumu)、樟樹(Cinnamomumcamphora(Linn.)Presl)、鵝掌楸(Liriodendronchincnc(Hcnsd)Sang)、楓香、銀杏、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cDunn)、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texH.dcLehaie)、七葉樹(AesculuschinensisBunge)等稍耐陰的速生闊葉樹種,進行葉色、花期、季相的合理搭配,與保留帶上的馬尾松林形成針闊帶狀混交,進而逐步改造成闊葉林[7-9]。

  3.4點狀改造

  點狀改造適于旅游景點綠化改造和植被保護帶內的補充栽植,樹種以色葉樹種、觀花樹種或珍貴樹種為宜[10]。例如“白云寺”等歷史文化景點綠化以松、柏、竹、梅等為主要樹種,以烘托文人、名士氣節;“休閑娛樂中心”“攬勝臺”等自然風光景點以種植以觀花、彩葉為主的植物,如杜鵑(RhodendronsimsiiPlanch)、石榴、垂絲海棠(MalushaliahaKo-ehne)、茶花(CamelliajaponionThunb)、紫薇、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山桐子(LdesiapolycarpaMaxim.)、冬青(LlexpurpureaHassk)等,可實現“錦上添花”的造景效果。

  4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塊狀改造、定向培育、帶狀改造、點狀改造等植物景觀改造方法,將有較高觀賞價值和鮮明季相特色的植物按照葉色、花色及觀賞期的不同,運用襯托和對比等手法對白云森林公園的植物景觀進行多層次的優化改造,逐步改造成層次感強、呈現色相和季相變化、樹形美觀的植物景觀,切實提升森林公園的植物景觀價值,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

  5參考文獻

  [1]方根深.植物景觀建設的探討[J].浙江園林,2006(2):70-73.

  [2]伍謙等.景觀林相改造中的色彩配置[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0,30(11):108-112.

  [3]何金訓,蘭冬香,凌忠良,等.白云森林公園生態旅游開發的對策研究[J].河北農業科學,2012,16(5):78-80.

  [4]莊奇.泉州森林公園景觀林改造技術措施探討[J].林業勘察設計,2005(1):84-87.

  [5]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6]馬俊,韋新良,尤建林,等.生態景觀林樹種選擇定量研究[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8,25(5):578-583.

  [7]魯為忠,朱紅偉,余愛紅,等.千島湖生態景觀林林相改造樹種選擇與配置模式探討[J].江蘇林業科技,2012,39(3):20-22.

  [8]吳瓊輝,隋宏.廣東省生態景觀林帶建設現狀、問題和對策[J].廣東林業科技,2013,29(3):94-96.

  [9]彭佳龍,沈寶江,潘建勇.神仙居景區景觀林改造技術探討[J].浙江林業科技,2006,26(4):69-72.

  [10]韋新良,何瑩.生態景觀林效果構成特性定景分析[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1,26(6):181-185.

  相關期刊推薦:《廣東林業科技》(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由廣東省林學會;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主辦?欠秶帜玖挤N、育苗造林技術、森林生態、森林經營、森林保護、觀賞園藝、林業機械、木材加工與利用、林產化學等方面的專題研究、調查報告、綜述和試驗簡報等,現設有試驗研究、綜述和實用技術三個欄目。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