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27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人類社會的資源環境問題是由兩個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資源自身的再生能力的種類較少,自然資源多是一次性的資源,另一方面是后期人類的頻繁且不規矩的使用致使環境的惡劣。出現的這一現象并非一朝一夕的,它的出現讓人類的生活出現困難甚至每天生活
【摘要】人類社會的資源環境問題是由兩個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資源自身的再生能力的種類較少,自然資源多是一次性的資源,另一方面是后期人類的頻繁且不規矩的使用致使環境的惡劣。出現的這一現象并非一朝一夕的,它的出現讓人類的生活出現困難甚至每天生活在恐慌中,本文通過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探究資源環境問題產生的歷史與經濟背景,并分析了資源環境問題的現狀及危害,思考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發展的可行性路徑。
【關鍵詞】資源環境,解決對策,實踐路徑
1資源環境問題及原因
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其實也是體現人類與自然融合的過程,是自然環境的另一表現形式。而這種表現形式呈現出的有光鮮的一面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人類通過對社會的認識,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迅速發展,人類會利用自然環境的先天優勢對它進行改造,將其成為符合人類思維的事物,也會造成極大的生態環境破壞。世界許多古文明的衰退與滅絕,人類生存與發展過程的資源基礎都得到了極大破壞。
這一現象并不是僅僅在一個國家產生,每個國家都有它獨特的資源,而這種資源對于國家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每個國家都不會放棄它,自然而然的自然資源的使用程度也會大范圍的擴展,這就會出現全球化的環境問題,這種自然資源的環境保護就是每個國家都要正視的問題,不可避免的。全球性資源環境危機的加重,帶來了人類的生存困境與危機。
比如氧氣的減少,氣候的微妙改變,海洋生物的基因轉變,這些情況的出現無疑是嚴峻的,它們能夠讓人類迅速死亡,也會讓人體本身的機能發生轉變,讓人類的生活處于痛苦中,這種環境的破壞問題猶如戰爭后的慘烈,重新組建是需要時間的,而且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資源的不必要的浪費。資源環境問題的影響已經不再是單一性,更具有強烈的復雜性,并逐漸演化為社會政治問題。
而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人類思維方式的轉變,價值觀念發生質的轉變,在科技發達的如今,人類擅長運用高科技解決問題,對科技的使用有依賴性,這種依賴讓人類缺乏獨立的思考,再者自然資源的產生讓人類產生一種錯誤的意識,認為資源是無窮無盡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也促進了資源的不合理消耗。在社會發展中人類雖然強大起來,生活越來越好,但是更多的是只顧眼前的利益,地球生態系統的自我承載能力遠遠要低于人類所想的能力,人類的持續發展仍面臨非常嚴重的資源危機。
2資源環境問題的實質
從人類活動中的現實狀況進行分析,環境的變化與人分離不開的,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并完美的表現出兩者之間的同意過程,而資源環境問題的不斷加劇其實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結果,人的活動與自然之間出現了隔閡,求同存異不在能夠讓自然繼續承受人類帶來的行動,因此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體現在個體的人性危機、群體的利益沖突與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資源環境問題的實質主要是源自人性的體現,人類剛開始是為了生存而生活,對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并沒有嚴格的要求,能夠滿足現狀即可,而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人們不再滿足現狀,他們追求更加完美的東西,社會的形態讓人們無法控制住自己自身的欲望,從而使得人類陷入到人性的異化危機中。
而群體是按照求同存異的方式去發展的,只要能夠給各自雙方都帶來效益,犧牲一些事物也是在他們的情理之中的,而這種問題對于雙方來說可能還不構成威脅,但是對其他國家來說卻構成了威脅,這使得沖突與矛盾并存,一些屬于自己本國的環境問題也通過這種方式來回避問題,不利于國際關系的良性發展。
3資源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3.1土地資源方面
就我國而言,土地的面積是很多的,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地的使用率就會產生偏差,土地大部分都用來建造城市的房屋或者工廠等,用于耕地的卻逐漸減少,再加上耕地受環境的影響,農作物的產量不盡人意,這都會加劇社會的惡化,人類基本的生活存在威脅。
3.2草場森林資源方面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我國的現有森林面積在世界上的地位還處于較低的位置,盡管我國南部有大量森林,但對它的保護還不到位,各商家為了利益濫砍濫伐,毀壞了原本的森林系統,嚴重影響到了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草地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四大生態系統,我國的人均草地面積在世界中連最低的平均標準都還不夠,由于盲目開墾和過渡放牧,都造成了嚴重的草原退化。
3.3水資源方面
水是生命之源,對于人類的工作和生活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水資源與人類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但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農業的迅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都加劇了我國的用水需求,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更為嚴峻。在這種用水緊張的情況下,工業等非生活用水量遠遠要超過生活用水,企業對水的利用不到位,在水的循環利用中不僅對水資源自身造成了浪費還促使了環境的惡化,讓人與自然的關系開始失衡。
4資源環境問題的解決對策
4.1資源環境的合理開發
盡管社會經濟的發展都處于高速當中,但環境的惡劣程度也在高速中,人類也逐漸意識到環境所帶來的問題,只有將環境保護列入專項當中,社會的矛盾才會逐漸縮小,要充分利用當今的技術,對資源環境進行合理的開發或者代替,如將不可再生資源慢慢由可再生資源代替,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也研究出一些成果,將風能等技術帶入到工業中,并不斷的根據各地區的環境發展狀況來進行產業的布局,為消除環境污染創造有利條件。
4.2促進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階段應當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而穩定安全的經濟環境,則是國家發展水平提高的保障。解決環境資源問題,應當促進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經濟發展無論有多好都需要資源環境的強有力支撐,資源環境能夠為當代人及后代人謀福利,正所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明確認識到環境與經濟的促進關系,是實現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因素。
參考文獻
[1]滕永直.芻議資源環境問題及其突破路徑[J].人民論壇,2012(7):72-73.
[2]翟金良.我國資源環境問題及其控制對策與措施[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7,22(4):276-283.
推薦期刊:《資源環境與工程》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雙月刊)曾用刊名:湖北地質;湖北地礦,1978年創刊,是地質科技人員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前沿理論及科學技術方法的窗口和學術交流平臺;也是鉆探機械設備、儀器市場促銷的廣告直通車。雜志宗旨:關注資源環境,促進地質工程技術發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