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1-09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一次性澆筑成型技術在小型灌區農田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其中的現澆矩型斷面,它對于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施工工期和節約了施工成本。下面文章將對一次性澆筑成型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設計施工進行詳細論
一次性澆筑成型技術在小型灌區農田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其中的現澆矩型斷面,它對于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施工工期和節約了施工成本。下面文章將對一次性澆筑成型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設計施工進行詳細論述,以期可以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的開展。
關鍵詞: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現澆矩型斷面,施工技術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指的是農村“五小水利”:小水窖(容積20-50m3)、小水池(容積100-500m3)、小塘壩(容積小于是10萬m3)、小渠道(流量小于1m3/s)、小泵站(裝機容量小于是1000kW)、小引水堰(流量小于1m3/s)、小排水溝及配套建筑物、機電井和高效節水灌溉等工程,其建設設施包含了引水設施、提水設施、排水設施、蓄水設施和管灌等。它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部分,小型農田水利渠道工程對整體工程尤為關鍵。
1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的施工
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現澆矩型的技術,首先需要完成混凝土現澆矩型相關構件中的鋼架和木模預制和安裝工作。在完成此項工作時,采用的機械設備必須具有科學性和先進性。
1.1混凝土配比實驗。混凝土配比實驗是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的施工中的關鍵步驟,它能夠確保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的順利施工。如我鄉進行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施工時,所采用的強度等級是C15混凝土,水泥為普通硅酸鹽32.5級,那么水泥、砂和卵石的比例為1∶2.87∶4.13,水灰比在0.55-0.6之間,卵石的粒徑在10-25mm之間,中粗砂細度在2.5-3.5之間,按照此比例及要求進行混凝土的配制。假如骨料級配不能滿足設計,那么可以利用粉煤灰的適當滲入的方法。而對于現澆矩形斷面一次性澆筑成型來說,對于混凝土的配合比應該包含水泥、砂、拌制水、碎石或卵石等,其中碎石應該是在2-4cm之間的大小,含泥量應該在0.5%-1%,硫化物≤0.5%,超徑含量≤5%。具體要從混凝土的強度、抗凍、抗滲等方面進行檢驗。如果小型渠道采用的是二級配混凝土,那么20-40mm的骨料應該占到40%-55%,5-20mm的骨料應該占到45%-60%。
1.2混凝土的拌和與運輸。對于混凝土的拌和應該盡量采用機械設備,如果一些渠段相對復雜,也可以采用人工的方法。拌和現場應該嚴格按照之前的實驗配比,在利用機械設備時,應該先加入20%的水,然后將剩下的材料進行一次性加入,而對于人工拌和應該先將水泥和砂料進行干拌,然后在加水之后進行濕拌,一共濕拌3次,進而加入剩下的水和石子,再拌和3次。在運輸方面,普通情況下都是采用人工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運輸途中不能出現分離、漏漿的現象,且不能出現嚴重的溢水現象。
1.3模板的安裝。在對模板進行安裝時,需要利用四面立模的方法,以便對渠墻和渠底可以一次性澆筑成型,模板需采用表面光潔平整且能夠接縫密合的木板。并且利用鋼架對其進行固定。具體施工圖如圖1、圖2所示。圖1具體施工圖(一)圖2具體施工圖(二)為確保模板的安裝足夠牢固,防治因為混凝土澆筑與振搗時發生未知的偏移,需要施工工人對此進行仔細地檢查,這對于渠道外形尺寸的美觀和順直也有重要作用,同時,能夠確保渠道的密封性。
1.4鋼架加木模一次性澆筑成型。在澆筑之前,需要對渠槽的開挖處理進行檢查,看是否達到要求,然后需要對鋼架及木模進行檢驗,之后才能進行澆筑工作。在澆筑過程中,應該保持連續性,澆筑的時間允許間隙應該符合SDJ207-82的相關規定,在渠底混凝土入倉到低于設計厚度2-3cm的時候,可以將邊墻的混凝土進行鏟進工作。對于渠底和渠坡的澆筑,最為理想化的辦法是利用跳倉法,即先單后雙,利用這種方法,可以讓新澆塊與已澆塊保留一定的間隔時間,以確保已澆塊有時間凝固硬化,不會受到新澆塊的影響,但就目前來看,因為現場建筑不是大面積混凝土,所以這種方法并不一定適用,因此,需要采取連續澆筑的方法。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可使用小型插入式振搗器(D25-D30mm)進行振搗,其入倉的每層厚度都≤25cm,且需要插入下層的混凝土大約為5cm的深度。而鋼筋預埋件周圍和邊角的部位需要人工振搗,這樣可以確保工程不被破壞,且振搗時間應該參考泛漿的時間,然后可以根據渠道每隔5m的距離完成伸縮縫的設置。在澆筑之后的整個過程中,都需要加強對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在澆筑結束的12-18h內,正式開始進行。具體的養護方法需要根據天氣進行確認,如果天氣較熱,就可以采用稻草覆蓋的方法,并進行適當的灑水。
如果溫度較低,小于5℃,那么就可以采用草墊遮蓋的方法。無論是利用何種技術手段,在基本渠道的建設過程中,都要注意渠道的防滲工作,如在書坊鄉羅山渠道,現已知該渠道總長為1600m,灌溉面積為30hm2,灌溉設計的流量是45l/s,那么依照渠道的實測進出口高程可以得知渠底的坡降是1/2000.針對此情況,在實際設計中采用了C15混凝土矩形斷面來完成防滲處理工作,其中渠底襯砌厚度為10cm,渠壁的襯砌厚度為12cm。需要注意的是,在具體施工之前,需要對渠道里的淤泥和雜草進行清理,根據實際情況,該工程選擇了每隔5m設置伸縮縫的計劃,伸縮縫寬度為2cm,且利用瀝青杉木板進行填縫。通過比對和實際應用的考察,可以發現該渠道利用較小的投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結論
綜上所述,在對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的施工過程中,可以分為混凝土配比實驗、混凝土的拌和與運輸、模板的安裝和一次性澆筑成型這4個步驟依次進行。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工程在我國的應用范圍較廣,這種混凝土現澆矩型技術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左令中.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設計與施工分析[J].農技服務,2014(07):139.
[2]馬克明.芻議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設計及施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31):117-118.
[3]高月紅.芻議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設計及施工[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4):233.
相關閱讀:農田水利論文農業灌溉設計規范
我國新農村建設向前邁了一大步,農田生產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不僅關系著農田水利灌溉是否有效,和農業、農村發展也密切相關。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對解決三農問題也十分有利,也可以起到節約水資源的作用。下面文章對當前農田水利工程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農田水利工程設計的主要原則,提出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方案,促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