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大同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局限性及未來前景分析

發布時間:2017-10-26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把科學技術引入農業生產中,推動農業發展是解決農村落后的根本條件。在這種新型農業下,農業的勞動效率得到了提升,農作物實現了增產,還節能了勞動力,使他們可以有精力去從事其他工作。本文以大同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為例,介紹大同市機械化農業發展的局限性

  把科學技術引入農業生產中,推動農業發展是解決農村落后的根本條件。在這種新型農業下,農業的勞動效率得到了提升,農作物實現了增產,還節能了勞動力,使他們可以有精力去從事其他工作。本文以大同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為例,介紹大同市機械化農業發展的局限性,并對未來農業機械化發展趨勢作出展望。

  關鍵詞:大同市,農業機械化,經濟發展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人口占了全國人口的大多數。要使國民經濟能得到較大的發展,必須保證農業經濟的發展。近些年,現代化農業的發展,使農業經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而機械化農業是現代化農業的中心。機械化農業是把科學技術應用到農業當中,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現代化農業的進展的新型農業。

  農業機械化使農業的勞動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農作物實現了增產,農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又節省了農村勞動力,減輕了農民繁重的體力勞動。為了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農業經濟的發展,大同市把工作重點放在推進機械化農業的發展上,并在《 大同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百園立農工程,把科學技術送到田間地頭,提高農民人均收入。

  一、大同市機械化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大同市地處晉北,與河北、內蒙古2個省(區)交界,有9個農業縣區,99個鄉鎮,2274個行政村。全市總人口305萬,農業人口166萬,占總人口的54%.全市有國土面積14152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420米,最低558米,山區、丘陵區占到總面積的70%以上。年均降雨量約400毫米左右,蒸發量為2000毫米左右。無霜期為90~125天,屬高寒冷涼地區。全市有耕地530萬畝,其中水澆地170萬畝;種植作物主要有玉米、馬鈴薯、小麥、谷、黍、豆類、油料等。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寒旱和風沙是農業生產發展的三大制約因素。機械化農業的出現,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近些年,大同市在農村地區開展機械化農業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

  1.大同市機械化農業經濟取得成就

  近些年,政府大力促進機械化農業的進程,并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堅持全面的科學發展觀,扶持農業實現機械化。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大大提高,農業機械化總動力較建國之初有了飛速的提升,大中型拖拉機、小型拖拉機和各種配套機具數量大大增加,在農村逐漸實現了普及。農田作業機械化逐漸得到普及,農業機械化之前,土地的耕地、播種、收獲全部都要靠人工完成,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耗費很長的時間、勞動效率很低,而且農民所做的工作較為繁重。

  到目前,大同市完成各類農機作業 27.8 萬 hm2,很多土地實現了機耕、機種、機收,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把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農機服務領域大大擴大,從農田作業拓展到產前作業、產后作業,包括農業設備、林業設備、農用產品加工設備、運輸設備各種農業機械種類繁多、應有盡有。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跨區機收農作物,增加收割機的利用時間。農機社會化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既使農民實現了機械化種地,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又提高了農機的使用效率,滿足了農機擁有者的利益需求。

  2.大同市機械化農業經濟發展中局限性

  農村機械化設備相對于西方國家還很落后,農機科學研發較為薄弱,重科研,輕應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慢。而且農業機械設備更新換代較慢,很多農機老化嚴重,工作效率降低。目前大同市實際應用到農田生產中的農機設備大多是中小型的器械,高效能的大型器械還較少。

  一方面是大型設備價格較為昂貴,對于經濟收入較低的農民來說,難以支付如此大的費用;另一方面是大型設備對于技術的要求更高,而農村對于專業人才較為缺乏,在使用中效率低,使農機的引進和推廣存在較大的困難。此外,開展機械化農業的機械機型落后,裝備少,品種單一,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不能適應農業的需要,難以解決經濟中的發展問題。農機作業配套機具少,而且檔次不高,造成農業機械化的全面實現存在著很大的困難。

  二、大同市機械化農業未來展望

  1.農機服務實現產業化

  把農機化服務形成產業經營,把單個的農機戶組織起來,統一進行技術培訓和檢驗,協調安排外出作業,實現跨區作業,提高農機的利用效率,增加農機戶的收入。在實現農機服務產業化的過程,政府要加強管理和扶持,建立規范化的管理機制,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同時加大政府對于農機服務產業的扶持力度,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包括購機補貼、燃油補貼、信貸稅收優惠等等。農閑時,組織科技人員下鄉對于農機戶進行免費的培訓和指導,加強農機使用監管,保證農機作業的安全性、高效性。

  2.農機科技研發進一步加強

  加強農機關鍵技術的研發是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關鍵。伴隨著農業機構的調整,針對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牧業等新技術、機械設備的研發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品種更加齊全,性能更加高效。聯系實際,努力提高農機化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注重自主創新,進一步增強農機化科研開發能力。農機科研部門的干部職工要不斷提升素質。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的方針,以滿足農業生產實際需求為目標,進一步增強農機化科研開發能力。二是注重示范引導,大力推廣實驗先進適用農業機械化技術和裝備。要充分利用整合現有資源,積極開展農機新技術實驗示范和推廣服務工作,發揮項目的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進一步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先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3.農業機械化創新發展

  伴隨著全國農業逐步實現機械化地大潮,大同市結合本地區的特點,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農機化工作。結合大同市的地域和環境特點,促進農業機械化創新發展。由市科技局主導,聯系各大農業高校、農機企業和農機用戶共同努力,加強保護性耕作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研發,創新節水灌溉技術、管理設備、收獲設備等等。促進農業與畜牧業的協調發展,加強畜牧業各生產環節上的技術和設備研發。鼓勵并扶持農村企業,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加強科技投入,使農產品能夠得到大量輸出,增加農民的收入。

  4.農業科技人才增加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農民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新一代的農民不僅僅憑著以往的經驗種地,他們有知識有文化,他們對于新技術的接受能力較強,對于新技術的掌握較快。要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和培訓人員的素質,推薦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下鄉,定期進入農村宣傳培訓。要逐漸擴充技術人員的隊伍,提高下鄉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并逐漸覆蓋到整個農村地區。并定期請專家為培訓人員作指導,組織培訓人員進修學習,更新知識體系,掌握新的技術。

  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經常舉辦科技下鄉活動,把先進的技術送到農村,送到農民手中。對于農業技術的宣傳和推廣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可以先重點培養農業科技示范戶,讓他們在培訓中盡快掌握農業生產和農業機械化的新技術、學到新理論,然后把他們也納入到培訓宣傳小組逐步擴大培訓人群范圍。尤其要重視農村的青年勞動力,他們是農村的未來和主力,接受新鮮事物較快,可以通過舉辦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和宣傳活動,讓他們學習到農業機械化的新技術和新理論。通過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技術培訓網,把農機技術推廣到整個農村地區。

  三、結語

  為了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大同市把工作重點放在推進機械化農業的發展上。近些年,大同市在農村地區開展機械化農業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農田作業機械化有了較大提升,農機服務領域大大擴大。但是技術和設備品種不全、檔次不高。隨著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和研發人員的努力,在未來機械化農業勢必會實現農機服務實現產業化、農機科技研發進一步加強、農業機械化創新發展、農業科技人才大大增加,農業機械化得到全面推進。

  相關閱讀:農村科技開發農業技術論文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