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9-09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證券論文投稿發表了廣西林業資產證券化,林業資產向證券化轉變是促進林業發展的重要方式,那么資產證券化轉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論文探討了林業資產向證券形式轉化的主要應用方式,使參與各方都能從林業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受益。
這篇證券論文投稿發表了廣西林業資產證券化,林業資產向證券化轉變是促進林業發展的重要方式,那么資產證券化轉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論文探討了林業資產向證券形式轉化的主要應用方式,使參與各方都能從林業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受益。
近幾年,我國愈發重視林業的發展培育,但環境持續惡化、林業產量不斷減小使得木材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仍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到目前為止我國林業投資主要是靠政府投資,社會投資的比例明顯偏低,要使林業整體產量加大單依靠政府資金支持難以真正維系,最終,想要落實林業與資金的雙向可持續性發展,就需要林業產業與社會資源兩者緊密結合。實現兩者結合的有力方式是對投資金融工具進行創新,從而巧妙且高效率的將一定社會資源轉移給進林業,解決資金缺乏的問題,其對促進林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社會及環保意義。
1 林業資產向證券形式轉化的主要應用方式
資產證券化時至今日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不同的定義里主要有兩點:一是對金融風險的規避;另一是進行融資的使用工具成本低廉。下文將重點分析資產進行證券形式轉化的基本原理。
1.1 融資過程中利用資產證券化形式的主體
融資過程中利用資產證券化形式的主體包含:資產的初始權益者、發行者、評判信用度等級的機構、以及投資人員等。進行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每一個主體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影響整體融資過程好壞的關鍵主體有3個,分別是資產初始權益者、特殊目的實體以及投資人員。初始權益者對資金有大量的需要,是利用資產證券形式進行融資的主動發起人員;投資人員則是利用資產的證券化進行融資的購買一方;讓初始權益人與投資人員進行具體的關于融資的交流及買賣,中間則需要一個中介機構進行牽線搭橋,這一機構就是SPV。SPV的運行方式是先將資產證券化以真實銷售的形式進入該機構,此時,該資產的擁有權屬于SPV機構所有,因此SPV機構就可以用銷售的形式出售資產證券化后的產品,售出產品所得到的現有資金以及將來的資金流。
1.2 利用資產證券形式進行融資的完整流程
應組建構成可行性較高的組合,將企業資產以直接銷售形式進入SPV(其中包含企業資產債務的更新程度、資產債務的傳輸以及從屬參與這3種銷售方式);增加信用的組合(包括內部增級方法/中等優先級的合理安排以及從外部渠道實施信用度的增加提升,如利用銀行及保險)以及增加信用度的評判等級;將證券進行買賣以及資產以轉讓的形式進行資金的支付;資產進行證券形式的轉化后,其產品會由專業機構進行售賣,售賣結束并清算完畢后,該機構應將投資人員、中介所需費用以及初始權益者之間的資金費用進行結算。
1.3 資產進行證券形式的轉化后其內涵與本質探討
資產進行證券形式的轉化從而完成融資這一過程中,可集中體現3點內涵及本質,利用資產證券化進行企業的融資需要通過專業機構現將資產進行購買從而讓企業獲得資金;專門用以處理資產證券化融資問題的機構SPV。資產轉化成證券形式后從單一層面可以看作其在使用資產證券化融資,但實際是已經轉為證券形式的資產需要一定的資金流以保證其正常運行;由于生產林業的周期時間、培育生長過程較為長,直到林業生長成熟后進行砍伐時才有資金的回流。林業行業前期資金形成林業資產后很難得到流動,形成林業產業難以吸引社會資本流入,融資困難存在,政府投資又難以彌補,從而形成了林業產業資金短缺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對金融形式進行革新,采用創新的企業融資方式是解決林業資金短缺,難以發展的可行性方式。
1.4 落實林業資產的證券化形式取決于其自身特性
1.4.1 森林資源的潛藏經濟價值決定其以后資金流的穩定性,林業資源的穩定性決定了其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不可動搖的物質基礎。以一個規模較小的林場為例,其森林資源每年的資產數值就能接近億元以上。因此,雖然森林資源需要的回報時間較長,相較于普通企業的固定數值資產等都有貶值的風險,但它是不斷增值的一種投資。
1.4.2 森林資源的信用評級高,林業可借由政府渠道將森林資源的資產進行證券形式轉化,通過政府強烈的支持以及一定整合方式從而實現其信用評級,林業資源損失較小,回報性高。
1.4.3 森林作為自然資源里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因人類的不合理砍伐導致林業資源極具缺乏,作為地理面積廣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森林資源的面積卻只能達到全球人口的4.6%。世界上排130位;森林體積124.56億m3,森林的體積不足全球的3%,人均森林面積0.132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排名134;人均擁有量,我國屬于林業潰乏,林業資源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差較大。
總之,森林資源是一種適用于資產證券化、林木資產的不動性,產品不具有太靈活的流動性,潛在的經濟與環境價值高,資產穩定性強使現金流不易脫控,森林資源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稀缺資源等都有利于森林資產完成證券形式的轉化。
2 使參與各方都能從林業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受益
2.1 疏通企業資金渠道可通過資產證券化實現
由于林業項目完成其時間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因此,林業資金的投入人員如果在資產證券化交易中因各種因素必須收回投入的資金,森林產業的資產證券化能夠保證投資者投入的資金順利收回。發展林業也需要很多資金,通過資產證券化還可以獲得必要的資金。
2.2 資產進行證券化轉型與SPV中介機構可互惠互利
相較于一般企業的債券形式,森林產業的高穩定性、高信用度以及資產現金流通的安全性,讓SPV機構能發揮更大價值和作用。
2.3 森林產業實施資產的證券化其產品種類型更穩定可靠
政府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從而使它的一個信用評級比較高,森林資源具有的穩定性特點也確定了其產生的經濟利益與回報也會相對穩定。
3 森林產業資產形式證券化在廣西地區進行應用的優勢
作為森林覆蓋率較高且國家重點集體森林區域的省市,廣西省2013年的森林覆蓋率達61.8%,。林權的改革經歷了30a時間,其中,改革效果顯著達到示范標準的地區就是廣西。
3.1 優異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投資創造優勢
森林產業于2014年的發展目標中要求,植樹造林23.33萬hm2,力爭完成26.67萬hm2。其中:荒山造林12萬hm2(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跡地更新(含桉樹萌芽更新)、低產林改造共11.33萬hm2,森林覆蓋率62%,其中石漠化地區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林業產業總產值3600億元,力爭完成3800億元。林下經濟產值600億元,力爭完成700億元,林業固定資產投資900億元,爭取中央林業投資45億元,力爭達到48億元。在林業方面的不斷投資促進其加速發展,為林業資產證?換?創造了良好投資環境。
3.2 廣西金融體系推行用林權做抵押進行信貸業務,打好堅實的經濟基礎
森林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一直受到廣西政府的強力支持,并制定頒布了多項鼓勵林業資產發展的政策,其中就有銀行借貸與森林產業的合作發展,廣西各銀行以政策為向導,研發并實施以林權做抵押從而進行資金借貸的業務,廣西農信社將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未來3a將投放林業貸款逾200億元,全力推進廣西林業企業規;a業化發展。同時,推動“企業+基地+農戶”信貸模式,大力支持林業種植,預計今后3a投放信貸資金60億元。另外,結合廣西林下經濟“十二五”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廣西農信社將加大林下經濟信貸支持力度,預計今后3a投放信貸資金40億元,努力推動森林產業在資產結構及發展形式上的革新與改變,為實現林業資產的證券化打下了基礎。
3.3 廣西森林產業進行資產的證券化時會產生的阻礙
作為森林產業進行資產證券化時對價格的制定、交易以及企業進行融資的前提條件,構建廣西省專業資產評價系統及評估內容非常重要。然而,廣西省在進行林業資產的整體評估時仍存在許多阻礙,導致林業資產評估的內容不完整、方式方法過于單一、資產評估信息及數據不精準及其它的非人為因素,最終致使林業資產的評價結果具有差異性且不真實,評價結論社會認可度較差。
3.4 建立健全資產信用度進行等級評價的系統
應建立健全完整的信用度等級評價系統,以保證在林業資產的證券化實施中信用度的評級與增級能確切落實,因為一旦信用評級出現差錯,投資者將失去興趣。如果高估了信用評級,并將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3.5 制定林業資產證券化信息的公開程度規范
交易雙方對于彼此的資產信息內容如果不夠了解,會影響決策時的準確性。資產的證券化本身就具有復雜性,許多參與者在建設的過程中,做出投資決策取決于信用度等級評判機構的標準程度,其也決定了資產進行證券化后的信息公開程度應更高,拓展廣西森林產業資產進行證券化的品種類型及交易方式,制定嚴格的林業資產證券化信息公開的規范,是森林產業落實資產證券化的首要條件。
3.6 為森林產業實現資產的證券化構建 SPV 溝通平臺
由于對資產進行證券化這一形式在我國起步較晚,我國的SPV機構大多不具有專業的針對性或采取外國引進的方式,然而,SPV中介機構是交易雙方溝通交流的有效平臺,同時也是實現資產銷售及風險規避的首要前提,所以,為保證廣西地區森林產業的資產證券化順利實施,應構建合理合法、具有針對性專業性質的SPV溝通平臺。
4 結語
森林資產實施證券化形式是解決資金短缺解決促進林業發展的一個可行方法,廣西省自治區的森林產業發展受到不成熟的資產證券化的影響導致進度受阻,資產以證券形式在金融市場進行經濟活動仍位于探索階段,不健全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的市場規范都是阻礙資產證券化發展的因素,因此,對于資產證券化的各項問題我們還需不斷研究和探索。
推薦期刊:《證券市場導報》創刊于1991年7月,是深圳證券交易所主辦的全國第一家證券類月刊,1993年3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公開發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