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農機工程師職稱論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及建議

發布時間:2016-08-27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農機推廣體系,農技推廣也是農業推廣工作的基礎,我國根據各個地區和環境的不同農技推廣的方式也不相同。本文是一篇 農機工程師職稱論文 范文,主要論述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及建議。 摘要: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處于農業科技推廣的最前線,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農機推廣體系,農技推廣也是農業推廣工作的基礎,我國根據各個地區和環境的不同農技推廣的方式也不相同。本文是一篇農機工程師職稱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及建議。

農機工程師職稱論文

  摘要: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處于農業科技推廣的最前線,直接面對農村和農民,是農業科技推廣運用的核心載體,是實現科技興農的關鍵環節,是支撐現代農業發展強有力的保障,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基礎性力量。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對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民增收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達州市基層農技推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如何加強推廣體系建設,創新推廣方式提出一些建議及措施。

  關鍵詞:農技推廣,問題,建議

  1達川區農業及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基本情況

  達州市達川區位于四川東部,幅員面積2245km2,耕地面積5.95萬hm2,平壩地區70%、丘陵地區60%以上的耕地質量達到標準農田三級以上。全區轄2個街道辦事處農技站,18個鎮農技站,34個鄉農技站,農技推廣人員580余人,高級農藝師18個,中級農藝師180余個,初級職稱320余人,全區總人口121.0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1.1萬人,2015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11899元。水稻種植面積3.28萬hm2,產量24.3萬t,糧食總產50萬t;蔬菜種植面積1.47萬hm2,產量58萬t。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區)、全國糧食生產重點縣(區)、四川省產糧大縣(區)、四川省糧油高產創建縣(區),被納入全國580個蔬菜重點縣(區)、全國蔬菜信息預警監測縣(區),也是四川省45個蔬菜基地建設重點縣(區)。

  2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

  2.1技術推廣基礎設施欠缺

  由于過去基層農技推廣站劃歸鄉鎮人民政府統管,導致部分房屋被政府征用或拍賣,盡管現在農技推廣體系得到加強,但仍然缺乏專門的服務場所,必要的設施設備如藥殘速測儀、土壤肥料速測儀、種子純度鑒定儀以及交通工具、培訓設備等還十分缺乏,嚴重影響新技術的推廣和科技成果的轉化。

  2.2推廣工作經費缺乏

  經費緊缺是基層農技推廣部門普遍存在的問題,“缺錢養兵、無錢打仗”現象極其常見,除基本工資外,幾乎沒有給農技推廣機構預算試驗、示范、推廣經費,業務工作開展經費主要靠向上“爭取”,難以保證工作的正常運轉。

  2.3推廣隊伍“青黃”不接

  基層農技推廣隊伍中一是人才外流現象比較嚴重,很多優秀人才被上級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借用”、“外調”;二是高學歷的農業技術人員不愿到基層;三是由于體制、機制原因,學農的技術人員難以招進。普遍年齡結構老化,“青黃”不接的現象十分突出,達川區現有農技推廣人員580余人,只有45人是“80后”,其余都是“70后”以上的人員。

  2.4農技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文化層次偏低,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的很少,大部分都是通過函授方式獲得大專以上文憑,更缺乏系統性農技推廣教育;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知識更新緩慢,由于高經費等條件的限制,廣大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很少有機會走出去培訓和深造,知識難以更新。

  2.5“科教推用”難以結合

  盡管從事農業創新研究工作的單位很多,但都各自在封閉的系統內活動,忽略了與基層的銜接,科技成果難以轉化,造成農業科研與推廣脫節的現象。另外,由于城鎮化的加快和中青年人外出務工增多,一些先進技術難以找到接受者,導致科技成果運用率低。

  3強化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建設

  3.1發揮好政府在農業推廣中的保障和支持作用

  政府要加大農業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的經費支持,保障農業推廣經費的投入,并按財政遞增比例逐年增加,制定出相關政策來提高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改善其工作條件,對其醫療、養老、子女讀書等方面提供保障。另外,要加大獎勵力度,用各種措施來穩定農技推廣隊伍。建立高學歷人才基層農技就業獎勵機制,對于研究生、博士等高學歷人才從事農技推廣工作要給予獎勵,對于有突出貢獻的推廣人才也應給予獎勵。

  3.2實施基層農技人員素質提升培訓計劃

  有計劃、分年度開展農技人員知識更新、素質提升培訓,采取集中辦理,異地研修及現場實訓等形式,對鄉鎮和分區域的農技人員分層分類,組織培訓學習。分批次選送各鄉鎮的骨干農技人員到高等農業院校、農業科研院所進行了系統性的專業學習,提高其專業水平和學歷層次,打造一批業務水準高,綜合實踐能力強的現代農業推廣骨干人才。

  3.3“科、教、推、用”有機結合

  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是農業科技推廣的最前線,對農民的生產活動最熟悉,通常都能在第一時間掌握現階段農業生產過程中最需要的信息,知道農民多方面的需求。因此,應建立農業科研、教學、培訓、推廣者、接受者相協調的機制,統籌協調農業科研和推廣項目,使其充分接“地氣”形成互動,要明確各自職責,落實相關責任,做到“科、教、推、用”有機結合,通過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新模式、新材料建立展示基地,樣板基地等方式使“科、教、推、用”四結合落到實處,推動農業科技人員“產、學、研、用”一體化,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進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3.4大力實施“互聯網+農技推廣”

  大力開展“互聯網+農技推廣”行動,充分利用科研機構、農業院校的資源,運用互聯網絡,多媒體技術,遠程教育等方式,配合傳統的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等大眾媒體,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立體交叉的農技推廣活動。形成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新機制,使群眾能夠簡便、快捷地接受新知識,掌握新技術。
  農機工程師職稱論文投稿期刊推薦:《當代農機》扎根農村,面向農業,立足農機,服務農民,以介紹農機法規、培訓技術人才、傳遞科技信息、交流致富經驗為宗旨,以廣大的拖拉機和農用運輸車駕駛員、農機具操作手、農業機械生產經營企業和基層農機工作者為最佳讀者群,以圍繞農機管理、經營、使用提供信息、傳授技術、交流經驗、普及知識為主要內容。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