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種植科技論文桂平荔枝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發布時間:2016-05-16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荔枝是很多人都喜愛的一種水果,是桂平市大宗水果,目前荔枝種植面積1.60萬hm2,并在麻垌建成3 400hm2無公害荔枝生產基地。本文是一篇 種植科技論文 范文,主要論述了桂平荔枝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 要:在國家政策和市場高位價格的雙重激勵下,桂平市荔

  荔枝是很多人都喜愛的一種水果,是桂平市大宗水果,目前荔枝種植面積1.60萬hm2,并在麻垌建成3 400hm2無公害荔枝生產基地。本文是一篇種植科技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桂平荔枝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 要:在國家政策和市場高位價格的雙重激勵下,桂平市荔枝種植面積和產量成倍增長。但進入21世紀之后,受多種因素影響產品價格低位徘徊,嚴重挫傷了果農的生產積極性,賣果難問題成為桂平市“三農”問題的重要議題。該文從荔枝種植品種、成熟期、分散經營、銷售不順暢和加工滯后等現狀進行剖析,根據桂平荔枝生產實際,從調整品種結構,提高管理技術水平,實現標準化生產,樹立品牌,開拓市場和發展果品加工業等方面,提出荔枝生產發展對策。

  關鍵詞:荔枝,存在問題,對策,桂平市

  荔枝常年產量超3.75萬t,占全市水果的54.1%,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農業支柱產業。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實施中泰水果零關稅等,使眾多“洋水果”進入我國市場,水果品種受到多樣化沖擊。此外,荔枝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投產面積不斷增加,產量增加,造成價格下跌,市場需求疲軟,經營效益降低,嚴重挫傷了果農的生產積極性,不少果農對荔枝生產心灰意冷,失管果園增多,管理粗放,產品質量下降,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如何振興桂平荔枝產業,促進農民增收,成為各級領導和業務部門關注的重點和熱點。本文分析當前荔枝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1 荔枝生產現狀

  1.1 富民政策和市場機制的共同作用促進荔枝產業迅猛發展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實行計劃經濟,水果生產發展緩慢,1980年全市荔枝面積0.39萬hm2,產量0.35萬t,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了農民的生產主體地位,1984年國家又對水果等農產品進行流通體制改革,賦予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之后自治區、各縣(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水果生產發展的政策,極大地調動了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水果生產,特別是荔枝生產的發展。另外,由于市場價格的杠桿作用,荔枝龍眼產品的價格不斷攀升,到1998年禾荔產地價格升到10~16元/kg,種植荔枝的效益也遠大于其他農作物,有力地促進了荔枝生產的飛速發展。果農的種植和管理積極性空前高漲,1990年~2000年荔枝龍眼面積和產量分別翻了一番,見表1。
種植科技論文

  1.2 發展的盲目性使荔枝生產陷入困境 由于對市場經濟規律認識不足,20世紀的后10a,片面地擴大荔枝的種植面積,生產上貪大求大,不注重品種結構,求產量不求質量,不考慮市場需求和承受能力,盲目發展,使荔枝生產陷入困境。2010年到2015年5a間增長面積為零。從2005到2010年產量變化不大,2015年產量5.09萬t,但是禾荔平均價格只有1~1.5元/kg,果農的對荔枝的管理積極性已經很差。其結果造成產業布局和品種結構的不合理,產前、產中和產后技術服務脫節,銷售渠道不暢,種植效益明顯下降。荔枝生產成本價為1.5~2元/kg,而產地售價低于成本價,造成果農虧本賣果都難。

  2 荔枝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 種植過于分散,管理粗放,低產不穩產 雖然我市荔枝龍眼面積較大,但90%以上為千家萬戶種植為主,種植過于分散,每個山頭你一塊我一塊,有的地塊你一株,我一株,不便管理,這種農戶小規模種植,難于形成專業生產,難于統一管理,造成管理粗放。一是果農技術素質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多到外地務工經商,剩下一批“老弱病殘”勞力在家務農,這些勞力文化水平較低,以初小文化為主,對先進管理技術接受程度低,接受速度慢,難于實施精細管理。二是絕大部分果園建在山坡上,立地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基本上沒有灌溉條件。近年來,果品價格低,種植效益差,果園投入嚴重不足。據調查,相當部分專業果場,每株每年肥料不足5元,大部分為2~3元,有的甚至不足2元。施肥主要是雨天撒施尿素和鉀肥,有機肥嚴重不足。不少的果樹成為“神仙樹,不食人間煙火,天生天養”。三是部分果農未能正確掌握和運用荔枝無公害豐產穩產栽培技術。在合理施肥、培養結果母枝、合理修剪、病蟲防治等方面存在著偏差,果樹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平衡,影響開花結果,導致低產不穩產,果品質量差。據統計,從1999-2015年我市荔枝按投產面積計算,平均只有192kg/667m2。大小年結果現象仍未改變。

  2.2 產量效益倒掛,挫傷了果農的積極性 以1999年起,我國水果市場持續疲軟,果價較低,效益下滑,果農增產不增收,甚至增產減收,呈現產量效益倒掛現象。從我市主產地10a銷售價格調查情況來看,1994-1998年禾荔平均銷售價5~10元/kg,此時果農積極性相當高漲,是我市荔枝生產發展最快時期。以1999年開始,價格開始下跌,2000-2001年由于霜凍影響,投產面積減少,產量下降,價格稍有回升,2002年開始,價格暴跌,禾荔銷售價1~2元/kg。由于價格下跌,大部分專業果場、果農利潤很低,甚至連續虧本運行,生產積極性下降。因此,大部分鄉鎮出現大片砍樹毀園現象。

  2.3 品種結構不合理,成熟期過于集中,產品應市期短 據統計,我市荔枝有30個品種,品種資源豐富。但20世紀80~90年代由于荔枝投產面積和單產相對較低,總產量相對較少,加上改革開放程度相對較低,國外荔枝進入我國較少,產品呈現供不應求狀態,成為名符其實的“皇帝女”――不愁“價”。此時荔枝的發展偏重于面積的擴張,不夠注重品種結構的合理搭配,使我市荔枝品種過于單一,早中晚熟品種結構不夠合理,禾荔面積占85%,產量占90%以上,成熟期集中于7月中下旬,應市期只有15~20d。

  2.4 加工技術和保鮮貯藏滯后,制約產業發展 目前我市荔枝加工主要以加工荔枝干果為主,缺乏精細的深加工。加工方式主要以家庭小作坊式加工為主,加工場地分散,技術參差不齊,產品質量千差萬別,產品質量粗糙,價格較低。缺少大型加工廠和深加工。產品短期運銷以竹蘿、紙箱加樹葉保鮮為主,長途銷售還停留在泡沫箱加冰保鮮或冷櫥運輸為主,質量和貨架期難于保證。   2.5 品牌意識薄弱,產品質量較差 我市荔枝有質量好,信譽高的產品,麻垌荔枝早已成名。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人注冊開發利用,全市只注冊有“上鴣紅”“珍品佳平”商標2個。由于缺乏市場開發力度,至今了解該商標的層面很狹窄。產品采后處理、包裝工序粗糙,未能按規格分檔次進行精密包裝銷售,降低了產品的商品價值。同時由于管理水平較低,不注重樹體整形修剪,果園或樹冠密蔽,光照條件差,病蟲滋生嚴重;有人濫用農藥激素,施用有機質肥少,造成果實質量參差不齊;不注重疏花疏果,導致果粒偏小,影響了產品的銷售與價值。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販以次充好,把一些有毒過期變質產品混入其中進行銷售,嚴重影響了我市荔枝加工產品的聲譽。

  3 荔枝生產發展對策

  3.1 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品種結構 針對桂平荔枝千家萬戶種植為主,種植過于分散的現實,首先要鼓勵和幫助果農組建合作經濟組織,有利于統一管理。其次,以市場為導向,抓好品種結構調整。要大刀闊斧進行品種結構調整,淘汰劣質品種,改種時令水果,調減大宗的、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的品種。將30%以上禾荔進行高接換種,嫁接接緊俏名優品種,如桂味、雞咀荔、草莓荔、觀音綠、仙進奉等荔枝品種,特別注意選擇發展品質優、果型大晚熟型的品種,利于出口外銷。再次,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種的合理搭配,發展早熟和特晚熟型品種,以延長荔枝鮮果供應期,盡可避免出現季節性過,F象。要通過早中晚熟品種的合理搭配,延長應市期,這樣既可減輕銷售壓力,又可適當提高銷售價格,提高經濟效益。

  3.2 提高管理技術水平,實現穩產優質和標準化生產 要大力搞好荔枝技術培訓和技術示范,努力提高果農的管理技術水平。根據我市的地域實際和氣候特點,引導果農搞好疏花疏果,荔枝培養二次枝梢作結果母枝。同時要根據花穗伸長期的氣候情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防止沖梢,加強病蟲防治,確保豐產穩產。引導果農根據荔枝無公害、綠色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組織生產,確保產品優質安全,確保消費者的健康,促進荔枝生產可持續健康地發展。

  3.3 增強品牌意識,積極開拓市場 產品不一定是商品,只有進入市場流通,賣得出去的產品才是商品。品牌是有品質保證的商品注冊商標,根據市場經濟規律,好的品牌,一般都會有好的市場。目前我市荔枝基本上都是個體戶和農戶分散生產和銷售,資金、技術、銷售分散,難于形成一個統一的,具有競爭力的市場品牌,因此,我市荔枝生產要以市場為導向,推廣荔枝合作社(協會)加農戶的形式,增強品牌意識,統一注冊商標,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要盡快建立產品銷售信息網絡,把分散在各地的銷售人員和信息集中起來,形成統一的銷售網絡,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各級政府和企業要通過各種形式,大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拓寬銷售渠道,搶占市場份額。

  3.4 大力發展果品加工業 果品加工銷售是鮮果銷售的延續。大力發展果品加工業,拓寬果品銷售渠道和果品市場的吞吐能力,有助于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和經濟效益。因此,要積極招商引資,吸引眾多的外商到我市興辦果品加工銷售公司,發展和深化荔枝產品加工業,提高科技含量,努力開發果汁、果酒等深加工類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市荔枝加工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帶動荔枝生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果業增效,農民增收。

  3.5 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協調作用 政府要培養謀劃、出臺政策;成立行業協調組織,科學有效指導桂平市荔枝行業的復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廣西麻垌成為無公害荔枝生產基地[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04(1):13-14.

  [2]易宇海.北流市優質荔枝生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大眾科技.2015年,15(12):140-142.
  農業種植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國園藝文摘》本刊于2003年1月成立了編輯委員會,由中國園藝學會名譽理事長相重陽先生任編委會主任,中國農學會科技期刊分會名譽理事長、果樹專家王汝謙先生和中國園藝學會理事長、蔬菜專家朱德蔚先生任副主任,編委會成員多為我國果樹、蔬菜、花卉領域和專家和領導。編輯部在廣泛收集信息的基礎上精心選擇和編輯加工,保證了《中國園藝文摘》刊載信息的權威性和準確性。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