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18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正確認識現在粒豆選育管理中的新栽培技術管理方式有哪些呢,應該怎么來促進現在農業新科技技術應用呢?本文是一篇農業科技論文。小粒黃豆種植面積相對較少,并且以農家品種為主,缺乏優質、高產的小粒黃豆品種及配套的標準化高產栽培技術。遼小粒豆1號的選育,為
正確認識現在粒豆選育管理中的新栽培技術管理方式有哪些呢,應該怎么來促進現在農業新科技技術應用呢?本文是一篇農業科技論文。小粒黃豆種植面積相對較少,并且以農家品種為主,缺乏優質、高產的小粒黃豆品種及配套的標準化高產栽培技術。遼小粒豆1號的選育,為遼寧省小粒黃豆的品種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撐,其高產、優質、抗病、抗倒伏等特點在生產實際應用中必將脫穎而出,有效地提高了小粒黃豆的單產水平,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摘要:隨著日韓等國外市場對小粒黃豆進口數量不斷增加以及大豆深加工企業的發展,尤其是“毒豆芽”事件曝光后,豆芽生產經營逐漸步入規范化,生產企業對小粒黃豆數量和標準化程度的需求極具增加。
關鍵詞:粒豆選育,栽培技術,農業科技論文
1品種特征特性
1.1農藝性狀該品種為有限結莢習性,平均株高65.2cm,分支能力強,節間短,主莖節數16.7個,有效分枝5.9個。幼莖紫色,葉橢圓形,紫花灰毛,莢呈淺褐色。單株有效莢數129.1個,以三粒莢為主,平均莢粒數2.7個,籽粒圓形,種皮黃色有光澤,種臍黃色,百粒重10.04g。
1.2主要特性該品種田間表現較好,莖稈強韌抗倒伏;分枝能力強,節間短,結莢密;成熟時落葉性好,不裂莢;籽粒品質好,平均粗蛋白質含量43.2%,粗脂肪含量19.1%,可溶性糖含量8.0%,是加工納豆和豆芽的良好原料;平均生育期118.8d,適宜遼寧省大部分地區種植。23產量表現2011年在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試驗田參加小粒豆品種比較試驗,采用3重復隨機區組設計,小區面積24m2,平均產量205.8kg/667m2。2012年參加遼寧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備案試驗,在省內選擇沈陽、朝陽、鐵嶺、丹東等7個試驗點,各點選擇地勢平坦,茬口一致,肥力中等或中上等有灌溉條件的地塊作為試驗地,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10m2。平均折核產量197.7kg/667m2(結果見表1)。
2栽培技術
2.1選地整地要求選擇中等肥力地塊,盡量選擇正茬地,避免重迎茬;整地要求秋翻或耕茬深松,耕翻深度達到18cm,播耙結合做到無大土塊。耙茬深度約12cm,深松深度20cm以上。翻耙后秋起壟,并結合起壟深施農肥。壟體用磙子壓實后壟溝到壟臺高度為15cm,達到待播狀態。
2.2種子處理播種前需精選種子,剔除病斑粒、蟲食粒和雜質,要求種子凈度不低于99%,發芽率不低于90%,質量達到國家分級標準二級以上。播種前,采用不含呋喃丹的種子包衣劑如35%多?藨腋⌒痛蠖狗N衣劑進行種子包衣,以防治孢囊線蟲、根腐病、根蛆及地老虎等地下病蟲害。
農業論文:《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刊發三農研究的最新成果,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時刊發各高校、科研機構的前沿理論成果。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2.3播種和保苗播種時間在春季4月25日至5月10日前后,日平均氣溫穩定超過8℃時,土壤墑情較好即可開始播種。采用機械播種或手工播種均可,覆土和鎮壓連續作業一次完成。等距穴播時行距60cm,穴距約20cm,每穴2株。播種量4.5kg/667m2。在中等地力條件下保苗15000株/667m2左右且做到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2.4施肥每667m2施優質廄肥1000kg,或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00~3000kg;磷酸二銨8~10kg和硫酸鉀10kg;或加“三元復合肥”(氮、磷、鉀有效成分各占15%)10kg。禁止使用硝態氮肥。
2.5病蟲草害防治可按照普通大豆生產田標準進行病蟲草害的防治,但應盡量避免使用高毒害、高殘留的化學藥劑;瘜W除草。可在播種后出苗前每667m2用乙草胺50%乳油150~200ml對水噴霧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闊葉雜草。防治大豆蚜蟲和紅蜘蛛。自5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每667m2用40%樂果乳油50ml拌10kg濕細沙制成毒沙撒在被危害處;當全田發生時,每667m2用50%抗蚜威10~15g,對水45~75kg噴霧;也可用氰戊菊酯20%乳油30~50ml對水噴霧,每667m2藥液量30~40kg。緩釋卡防治大豆食心蟲。8月中旬,在大豆食心蟲成蟲盛期前1~2d,用“緩釋卡”(長20cm×寬3cm的油氈軟紙片)浸蘸80%的敵敵畏乳油,每667m2用藥量100~150g,緩釋卡50個,每隔4~6m掛1個,均勻掛在田間的大豆植株上,可有效防治大豆食心蟲。
2.6適時收獲成熟后要及時收獲,人工收獲在落葉達90%時進行;機械收獲則在葉片全部落凈、豆粒歸圓時進行。如果收獲時間過早容易形成青豆,收獲時間過晚則子粒顏色發白,影響外觀品質。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