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西瓜根結線蟲病新管理技術應用

發布時間:2015-12-20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在新科技中西瓜種植管理的新技術應用有哪些方式呢?目前瓜果的新科技技術有什么影響及意義呢?本文是一篇農業科技論文。我們對西瓜根結線蟲靠自行遷移傳播的能力有限,一年內最大移動范圍1 m左右,通常為20~30 cm,但其借助外力遷移傳播的能力非常強,所以,

  在新科技中西瓜種植管理的新技術應用有哪些方式呢?目前瓜果的新科技技術有什么影響及意義呢?本文是一篇農業科技論文。我們對西瓜根結線蟲靠自行遷移傳播的能力有限,一年內最大移動范圍1 m左右,通常為20~30 cm,但其借助外力遷移傳播的能力非常強,所以,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將西瓜根結線蟲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減緩其侵染速度。如進入設施時,對鞋底、旋耕機等進行消毒處理,以及采用滴灌、高壟覆膜栽培等,都可以控制西瓜根結線蟲傳播。

  摘要:西瓜根結線蟲病是以病原線蟲寄生在西瓜根部形成的根結為特征,是世界性的植物病害,也是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具有暴發突然,擴展迅速,危害性強,難以治療的特點。近幾年,隨著設施西瓜栽培面積的擴大和種植時間的延長,給西瓜根結線蟲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條件,尤其是連作、重茬地種植的西瓜,根結線蟲病害有愈來愈重的趨勢。西瓜植株一旦發病,染病率在90%以上,造成西瓜品質下降,產量滑坡,個別地塊甚至絕收。

  關鍵詞:西瓜種植,瓜果科技應用,農業科技論文

  1 發病癥狀

  主要危害西瓜根部。西瓜全生育期均可受害,以苗期子葉染病致幼苗死亡對生產影響最大。成株期染病主要危害側根和須根,發病后西瓜側根或須根上長出大小不等的瘤狀根結,一般呈球狀,綠豆或黃豆粒大小。根結初為白色,后期變成淺或深褐色。剖開根結,病組織內有很多微小的、乳白色的線蟲藏于其內。最初受侵染的西瓜根部一般可長出細弱新根,新根可再次受侵染,導致根系嚴重病變,有的呈念珠狀,有的似雞爪狀。病株根系因導管被堵塞,嚴重影響對養分、水分的吸收,致使地上部生長發育不良,輕者西瓜病株癥狀不明顯,重病株的地上部矮小黃化,瓜秧似缺肥水或枯萎病癥狀,中午前后和高溫烈日時萎蔫,坐不住瓜或瓜長不大,結瓜小而少,且多為畸形,植株早衰、根系腐爛,整株枯死。嚴重時全田枯死。

  論文網推薦:《農業新技術》,《農業新技術》Bei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雙月刊)曾用刊名:北京農業科學,1978年創刊,技術性刊物,于2002年8月由《北京農業科學》更名而來,從學術性刊物轉變為技術性刊物,直接面向“三農”,成為以應用為主的傳播先進生產力的媒介。

西瓜根結線蟲病新管理技術應用

  2 病 原

  我國西瓜根結線蟲病原是南方根結線,屬植物寄生線蟲。

  3 發生規律

  西瓜根結線蟲多在土壤5~30 cm土層處生存,常以卵或2齡幼蟲隨西瓜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帶病土、病苗及灌溉水是主要傳播途徑。一般可在土壤中存活1~3年。翌春條件適宜時,由埋藏在寄主根內的雌蟲產出單細胞的卵,卵產下經幾小時后形成1齡幼蟲,脫皮后孵出2齡幼蟲,離開卵塊的2齡幼蟲在土壤中移動尋找根尖,由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根內,其分泌物刺激導管細胞膨脹,使根形成巨型細胞或蟲癭,或稱根結。在西瓜生長季節內,根結線蟲的幾個世代以對數增殖,發育到4齡時交尾產卵,卵在根結里孵化發育,2齡后離開卵塊,在土中進行再侵染或越冬。在溫室或塑料棚中單一種植西瓜幾年后,導致西瓜抗性衰退時,根結線蟲可逐步成為優勢種。南方根結線蟲生存的土壤最適溫度為25~30 ℃,土溫高于40 ℃ 或低于5 ℃ 其活動受抑制,55 ℃經10 min致死。田間土壤濕度是影響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條件。西瓜根結線蟲生存的土壤最適濕度為40%~70%,此時不僅適合西瓜生長,也適于西瓜根結線蟲活動。雨季有利于西瓜根結線蟲的卵孵化和侵染,但是在干燥或者過濕土壤中,其活動受到抑制。其在砂土中比粘土中危害重,在酸性土壤比堿性土壤中危害重。

  4 綜合防治技術

  西瓜根結線蟲病一旦發生,很難控制,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加強西瓜的種苗檢疫,選用抗病品種,培育無病苗,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抓好藥劑防治,切斷線蟲的傳播途徑,以有效控制西瓜根結線蟲病蔓延危害。

  4.1 種苗檢疫

  加強西瓜種苗檢疫,對國外或國內地區之間引進或輸出種子、苗木等,均須經過國家檢疫部門檢疫發證后方可進行。檢疫是防治西瓜根結線蟲隨西瓜種苗遠距離傳播的有效手段。

  4.2 農業防治

  4.2.1 選用抗病或者耐病西瓜品種 選用抗線蟲病或耐線蟲病的西瓜品種,是防治西瓜根結線蟲病的根本措施。目前,設施生產上抗西瓜線蟲病的品種有‘天下一’、‘福運來’、‘玲瓏王’、‘秀麗’、‘京穎6’等。

  4.2.2 砧木嫁接控制線蟲 選用抗性砧木嫁接控制西瓜根結線蟲,效果非常顯著。目前還沒有發現絕對抗西瓜根結線蟲的砧木品種,對根結線蟲有一定耐性的砧木品種,如‘鐵木砧’和葫蘆砧木等,嫁接后能減輕線蟲危害程度,但還不能從根本上杜絕線蟲的危害。因此,生產上不宜單獨采用砧木嫁接技術防病,必須結合其他技術的應用。

  4.2.3 培育無病無蟲西瓜壯苗 西瓜根結線蟲病對西瓜侵害越早,發病越重,所以預防病害要從西瓜苗期抓起。在西瓜育苗前,要徹底清除大棚內外雜草和西瓜病株、殘根,集中曬干或燒毀;或者高溫堆肥,以殺滅蟲卵,降低棚內根結線蟲越冬基數。另外,采用丹麥品氏育苗營養基質、塑料穴盤育苗方式,可以切斷線蟲寄主。再嚴格控制西瓜播種密度,加強苗床管理,及時通風排濕,1—2月根據天氣情況,早揭晚蓋保溫被,延長光照時間,控制幼苗徒長,培育壯苗。在西瓜定植前7 d進行低溫鍛煉;定植時嚴格淘汰病苗和弱苗。

  4.2.4 輪作倒茬 西瓜連作種植是引發和加重根結線蟲病的重要原因,因此應與玉米、韭菜、大蔥等非寄主植物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可收到理想效果。有條件的實行水旱輪作,防控效果可達95%。

  4.2.5 水淹法及配方施肥 有條件地區對地表10~30 cm土層淤灌1~2個月,可起到防止西瓜根結線蟲侵染、繁殖和增長的作用,根結線蟲雖然未死,但不能侵染西瓜。西瓜定植前,底肥應增施腐熟的有機肥,化肥應氮、磷、鉀肥均衡搭配,適量補充微量元素和生物菌肥,促進根系發育,通過壯根緩解根結線蟲的危害。

  4.3 物理防治

  4.3.1 深耕土壤和凍垡 在休閑期深耕土壤30 cm以上,可將田中的線蟲翻至地面,被強烈的太陽光曬死或凍死。也可把25 cm內的表土層全部換掉,對西瓜根結線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但工作量大。

  4.3.2 采用熱處理殺蟲 利用蒸汽或太陽能高溫、覆膜消毒等措施殺死西瓜根結線蟲。在高溫季節(6—8月)結合高溫悶棚,采用秸稈發酵的高溫或秸稈+石灰氮+太陽能消毒處理。將石灰氮與土壤充分混合,加入碎草和秸稈等未腐熟的有機物,然后灌水覆膜。石灰氮分解時產生的氰胺物可促進有機物的腐熟,而有機物腐熟的過程又會產生熱量,可使土壤較長時間保持較高的溫度,使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西瓜根結線蟲及蟲卵等在短時間內失去活性,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每667 m2施用碎草、麥秸等有機物1 000~2 000 kg。消毒時溫室應完全封閉,保持20 cm土層內溫度達到40 ℃,維持7 d,即可殺滅土壤中的細菌、真菌和西瓜根結線蟲等有害生物。消毒完成后,晾曬3~5 d,方可播種或定植西瓜。另外,栽培前注意增施磷、鉀肥和生物菌肥。

  4.4 生物防治

  選用微生物農藥防治。目前用于防治西瓜根結線蟲效果好的新型生物農藥主要有克線寶、阿維菌素、甲殼素、淡紫擬青霉等。其中克線寶是采用植物提取物和生物活孢子制成的活性制劑,具有長效、安全、無污染等特點,對西瓜根結線蟲防治效果在90% 以上,可使作物增產15% 以上。用2%阿維菌素乳油1 500倍液,噴灑地面,再深翻土壤15~20 cm,整平后播種西瓜;蛘咴谖鞴弦圃曰虿シN時,用5% 淡紫擬青霉顆粒劑拌細干土,每667 m2用5% 淡紫擬青霉顆粒劑1.5~2 kg,均勻穴施或條施在幼苗或種子附近,同時若增施有機肥效果更佳。注意事項:1)微生物農藥不可以和殺菌農藥一起使用。2)最好在4±2 ℃下保存,氣溫超過25 ℃需冷鏈運輸。3)購買后在陰涼干燥處存放,及時使用。病害嚴重的地塊,可以適當增加用量。

  4.5 化學防治

  4.5.1 選用低毒高效的化學農藥 目前使用較多的化學農藥有噻唑膦、棉隆、辛硫磷等,防治西瓜根結線蟲效果比較好。10% 的噻唑膦顆粒劑是一種具有觸殺及內吸傳導性能的新型殺線蟲藥劑。在西瓜定植前采用多次稀釋法與細干土充分混勻,均勻撒施在地面上,再深翻整平。每667 m2用噻唑膦1.5~2 kg,拌成20 kg藥土。

  4.5.2 使用D-D混劑熏蒸防治 先在栽培壟上開溝,深度16~20 cm,每667 m2施用D-D混劑原液20 kg,施后覆土熏7~14 d后再栽西瓜苗或直播。施藥時地溫為15~27 ℃,土濕為5%~25%。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