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雙孢菇種植栽培新科技應用

發布時間:2015-12-17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正確認識什么是雙孢菇,有關雙孢菇種植栽培的新技術有哪些方面,本文是一篇農業科技論文。雙孢蘑菇又稱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歐美各國生產經營者常稱之為普通栽培蘑菇或紐扣蘑菇。雙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費的菇類,有世界菇之稱,可鮮銷、罐藏、鹽漬。雙

  正確認識什么是雙孢菇,有關雙孢菇種植栽培的新技術有哪些方面,本文是一篇農業科技論文。雙孢蘑菇又稱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歐美各國生產經營者常稱之為普通栽培蘑菇或紐扣蘑菇。雙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費的菇類,有“世界菇”之稱,可鮮銷、罐藏、鹽漬。雙孢蘑菇的菌絲還作為制藥的原料。中國雙孢蘑菇栽培最多的有福建、山東、河南、浙江等省。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和不同季節可采取適合自己的栽培方式。分布極廣泛,中國普遍栽培。近年來由于深層培養的研究成功,人們還可利用蘑菇菌絲體生產蛋白質、草酸和菌糖等物質。

  摘 要:針對重慶地區外出務工多、農村勞動力不足的現狀,采用稻草、谷殼、玉米稈與牛糞為原料,通過合理調配,進行雙孢蘑菇栽培基質篩選試驗。最終得到牛糞+玉米稈的比例為2∶1,牛糞+谷殼的比例為3.26∶1 。試驗結果表明:采用As2796或W-192菌種生產雙孢蘑菇,栽培基質選牛糞+玉米稈最好,出菇比對照快了5 d,產量增加了1.23倍;其次是牛糞+谷殼,再次是牛糞+稻草。處理3生產的雙孢蘑菇基本營養成分含量與對照比明顯提高,品質有較大改善。兩種基質與傳統的牛糞+稻草栽培基質相比,理化性狀更加優化,更易于處理,勞動力和原料成本有較大降低,菌絲生長更快。

  關鍵詞: 雙孢蘑菇;栽培基質;配方篩選;出菇產量,農業科技論文發表

  雙孢蘑菇傳統的稻草+牛糞栽培法,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成本高,難以再提高雙孢蘑菇的產量、質量和栽培效益,影響農民種植的積極性。針對重慶地區外出務工多、農村勞動力不足的現狀,本研究采用稻草、谷殼、玉米稈與牛糞為原料,進行合理的調配,經過兩年多的精心摸索,得到兩種基質配方,即牛糞+玉米稈,比例為2∶1;牛糞+谷殼,比例為3.26∶1 。兩種基質與傳統的牛糞+稻草栽培基質相比,理化性狀更加優化,更易于處理,勞動力和原料成本有較大降低,菌絲生長更快。

  論文網推薦:《農業生物技術學報》,《農業生物技術學報》于1993年創刊,由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原農業部科技司共同主辦,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是我國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唯一的學術期刊。它反映我國農業生物技術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

雙孢菇種植栽培新科技應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供試品種 As2796和W-192(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提供)。

  1.1.2 供試培養料 主料牛糞、 稻草、谷殼、玉米稈來自豐都縣本地農戶,集中收集。輔料過磷酸鈣,尿素、石膏粉、石灰等購于化工商店或藥品市場。

  1.2 試驗方法

  試驗設3個處理。以本地常規配料牛糞+稻草為對照,大棚種植面積按20 m2計算,每大棚用干料量600~700 kg左右,見表1。

  于2014年8月20日,先將稻草、牛糞、玉米稈、谷殼等分別粉碎并預濕,然后調節含水量為60%~62% 。每個處理按配方投料,充分拌勻后建堆發酵。每隔6 d翻1次堆,翻3次,大約經歷23~25 d。此時發酵料松軟,呈棕褐色,沒有氨味,即可移入事先消毒過的菇房。按事先設計好的試驗大棚處理分別放料,干料總量為30~35 kg·m-2,每個處理單位面積的培養料質量相等。關閉大棚和通風口,使溫度升高到55~65 ℃并保持5~6 h發酵。當溫度降到25 ℃左右時,保持4 d后進行播種。每1 m2接麥粒菌種2瓶(每瓶750 mL)。覆土材料選用谷糠、黃心土、發酵牛糞粉混合,用1%~2%的石灰水調節pH值,用土和谷糠按20∶1混合覆土,覆土厚度3~4 cm,覆土后按常規管理,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觀察各處理的菌絲生長速度、覆土后出菇快慢。統計每潮菇的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菌絲生長、結菇速度的影響 如表2所示,3個處理中以處理3表現最佳,菌絲濃、白且粗壯,菌絲生長速度較快。AS2796播種后11~15 d菌絲長至料厚的2/3處,比對照快了4 d,而且結菇也快,覆土至結菇只經過16 d,比對照提早5 d。

  2.2 不同處理對雙孢蘑菇產量的影響

  如表3所示,3個處理中以處理3表現最佳,結菇數、平均單粒質量、平均總產量均增加;出菇時間138 d,比對照多了13 d;產菇量比對照增產120.8 kg ;生物轉化率達31.34%,比對照增加了17.26%,效果比較明顯。

  2.3 不同處理對雙孢蘑菇品質的影響

  如表4所示(以AS2796為例),3個處理中以處理3表現最佳,100 g樣品中微量元素Fe、Zn,Na及蛋白質含量與對照比明顯提高,品質明顯改善。

  3 結 論

  (1)菌絲生長、結菇速度以處理3表現最快,菌絲濃、白且粗壯,菌絲生長速度較快。AS2796播種后11~15 d菌絲長至料厚的2/3處,比對照快了4 d,而且結菇也快,覆土至結菇只經過16 d,比對照提早5 d。

  (2)雙孢蘑菇產量以處理3表現最高。產菇量、平均單粒質量、平均總產量均增加;出菇時間達到了138 d,比對照多了13 d;產菇量比對照增產120.8 kg ;生物轉化率達31.34%,比對照增加了17.26%,效果比較明顯。

  (3)雙孢蘑菇品質以處理3表現最佳。100 g樣品中微量元素Fe、Zn,Na及蛋白質含量與對照比明顯提高,品質有較大改善。

  綜上,綜合菌絲生長速度、出菇時間、出菇稠密度、產菇量、增產效果、勞動強度等因素,采用As2796或W-192菌種生產雙孢蘑菇,本試驗研究表明栽培基質選用牛糞+玉米稈最好,其次是牛糞+谷殼,再次是牛糞+稻草。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