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15所屬分類:期刊目錄瀏覽:1次
語文教學與研究2022年第10期論文目錄總覽 研究爭鳴 走進生命:構建一種新常態的語文教學丘玉香;4-6 卯榫組接 多維耦合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的重組原則黃冰華;7-9 現代詩項目化學習緣起、策略與路徑鄭大轉;10-12 多元評價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過玲;13-15 透視細節描寫,
語文教學與研究2022年第10期論文目錄總覽
研究爭鳴
走進生命:構建一種新常態的語文教學丘玉香;4-6
卯榫組接 多維耦合——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的重組原則黃冰華;7-9
現代詩項目化學習緣起、策略與路徑鄭大轉;10-12
多元評價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過玲;13-15
透視細節描寫,把握文本人物關系馮慧麗;16-18
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及策略研究李翠玲;19-21
小學統編語文教材編寫特點與教師培訓研究湯謹陽;22-23
高中群文閱讀教學中容易被忽視的幾個要義丁潤選;24-25
利用主題閱讀賦能高中課外閱讀——以《三國演義》為例談李成春;26-27
李清照菊花詞的情感基調研習盛秀敏;28-29
語言園地
滲透特殊句子含義,把握文章主旨內容任文靜;30-31
從審美角度看《壺口瀑布》遣詞造句的特點李惠芬;32-33
實踐語用型課堂,提升閱讀教學效率于永軍;34-35
閱讀鑒賞
初中散文教學審美體驗的美學向度探微金再梅;36-38
《濟南的冬天》文本分析與解讀劉巖;39-41
《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虛”“實”探微馬居生;42-44
從“顯性”與“隱形”層面培育學生戲劇的閱讀語感李蓉蓉;45-47
透過“文眼”理“文脈”,文本解析的又一路徑——以《赤壁賦》的鑒賞解讀為例郭經芳;48-50
以“關鍵詞”為著力點,引領學生鑒賞古詩詞——以《定風波》為例寧奇珍;51-53
《揚州慢·淮左名都》里的“黍離之悲”張開斌;54-55
馮至《一個消逝了的山村》:路的隱喻蔡文婧;56-57
穆旦詩歌《我看》中的生命體驗徐貴堂;58-59
互文閱讀,尋求“心靈”與“文本”的深度契合劉世攀;60-61
考試評價
用五步法應對高考文言斷句題王梅;62-63
高考文言文復習應回歸課本張亞翠;64-65
中考語文復習經驗談傅翠娟;66-67
南京中考語文命題分析與教學啟示潘丹婧;68-70
教學案例
《桃花源記》“全景式”教學構思與設計杜寧;71-73
培養學生思維的兩種策略教學案例——以《蘭亭集序》《孔雀東南飛》文本教學為例李琳;74-76
《平凡的世界》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張建軍;77-79
整體觀下習作單元如何落實語文要素——以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為例崔玉濤;80-82
《趙州橋》教學設計與構思王佩麗;83-85
“問題引領,說寫結合”寫作教學案例尹丙玲;86-87
方法探索
“三位一體”閱讀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王成娟;88-90
有效利用課外資源,助力初中語文教學張巍巍;91-93
以《簡·愛》為例,談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張禮娟;94-96
課后“資料袋”在教學中的巧妙運用韓文文;97-99
基于思維品質提升的三種閱讀教學實踐高洪奇;100-101
構建“微專題”,實現語文深度學習袁詩濤;102-103
大單元整合教學的三條有效路徑姚靜;104-105
多階思維下深度閱讀的建構途徑高冉;106-107
項目化學習視角下的詩歌名著閱讀教學探究——以《艾青詩選》為例鄒健;108-109
寫作指導
浸潤經典,汲取寫作營養——以《朝花夕拾》為例楊惠娥;110-112
微寫作在高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討薛胡;113-115
如何指導高中生做好寫作素材的積累與運用何忠華;116-118
創新語文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應天洪;119-121
新課程背景下作文素養的提升路徑吳紅榮;122-123
課堂實踐
支架式教學在高中古代詩歌教學中的應用王月玲;124-126
多線并進,利用多媒體實現語文教學多元化梁祥;姚祚鳳;127-129
課堂教學中如何做到“以學引思”——以《觀滄!窞槔龑O婷婷;130-131
巧用微課教學古詩詞——以《登幽州臺歌》為例楊遵清;132-133
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丁佳寶;134-135
文教隨筆
面向人的正義觀——讀《人應當堅持正義》所感曹金枝;136-137
運用“圍棋思維”,創新高中語文教學李曼曼;138-139
人總要有點悲天憫人的情懷丁進;140-141
立足文本,貼近學情,提升素養蔡尉潔;142-143
《愛蓮說》之“獨愛”再解讀曹遠席;144-145
教材教法
化抽象為具體,看《鄉土中國》單元學習的展開哈月琴;146-148
提升初中古詩詞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王小霞;149-151
接受美學理論下如何進行小說類閱讀教學——以《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為例戴菊梅;152-153
引導學生走進小說,學會分析人物形象曹德松;154-155
基于文本細讀的高中散文教學探討劉亞寧;156-157
傳播與接受視域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學設計——以《陳情表》為例朱瑞華;158-160
歡迎訂閱2022年語文教學與研究2
第十七屆全國語文教師“四項全能”競賽征稿啟事16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