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25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次
雙核心期刊是指同時被兩個核心數據庫收錄的期刊,《地質論評》就是一本既被北大核心數據庫收錄,又被CSCD核心數據庫收錄的雙核心期刊。雙核心期刊在地質學領域有很高的學術地位,但是投稿難度與學術價值是成正比的,可見,投稿難度并不小。建議有打算在該刊投稿的作者,提前了解該刊對論文的投稿要求,按要求準備論文。
下面給大家分享《地質論評》論文投稿要求:
1、題目:文章標題要力求精煉、準確,一般不超過25個漢字。可以有附標題。
2、作者:作者署名及署名順序由作者自行確定,每一位作者應是文章真正的著作權人。
3、作者單位:是作者完成本文時的所在單位,請用全稱,并注明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
4、內容提要:一般應寫成報道性文摘,交代清楚論文的目的、方法、主要證據、結果和結論等。但綜述、評論性論文可寫成指示性文摘。
5、關鍵詞:必須是意義明確的術語,鑒于地質學論文的特點,關鍵詞應選取能準確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及研究地點的詞。
6、引言:本刊不標“引言”字樣,但必須有引言節,交代清楚本文(研究)的目的,簡要介紹本文研究領域的研究歷史、現狀、存在問題;本文的方法、目標及創新之處等。
7、正文:一般應有地質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結論等幾個部分。
8、圖和表: 首次發表的測試數據必須列表給出,不得以圖代替。凡涉及國界的圖件必須繪制在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圖上。設計圖的寬度時應優先選擇以下3個尺寸:80mm(單欄)、168mm(通欄)、240mm(臥排),最大尺寸為168mm×240mm。圖、表應有名稱以及相應英文,圖例注釋應有相應英文。
9、致謝:組織創作、為創作提供幫助或咨詢的人和單位可在謝語中表達。
10、參考文獻:本刊采用著者—年制。在正文中的引用有兩種方式:一是,作者名作為正文的一部分,后緊跟圓括號,括號內標明文獻形成年代。
11、注釋:引用非公開出版物時,文中以作者名后加上角標陰圈碼標注,在文后單列注釋一欄,格式同參考文獻。
12、英文摘要:在《地質論評》和《地質學報》(中文版)上發表的論文必須提交英文摘要,包括題名、作者、作者單位、內容提要、關鍵詞、致謝、作者簡介。作者和作者單位均應為全名,內容提要與相應中文摘要一致,也可以更為詳細。
13、 作者簡介: 主要介紹作者的學術經歷,自1998年起增加了電話、電子信箱、傳真等,以方便讀者與作者直接聯系,請盡量提供。家庭電話和手機可提供給編輯部,以便編審過程中聯系。
14、圖版:現在,圖版一般均按圖處理,直接插入正文內,不再制成圖版。作為圖處理時,各子圖的編號用小寫拉丁字母,且加圓括號。
15、論文選題定位:論文涉及地學和相關學科各領域,包括地層學、古生物學、地史學、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礦物學、巖石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礦床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區域地質學以及地質勘查的新理論和新技術等。
該刊從投稿到見刊一般需要6-10個月,大家有投稿需求的應提前準備,避免影響論文使用。如果在投稿、格式修改、查重、降重、修改方面有困難,可以咨詢在線學術顧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