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28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次
論文審稿過程中退修是常有的事兒,少則1-2次,多則可能4-5次甚至更多。那論文存在哪些問題時需要修改?是很多作者在關心的問題。其實,每個作者的論文情況不同,出現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
就學術顧問多年經驗來看:論文出現的問題有大有小,所以根據修改難度分為兩類:一類是大修;另一類是小修。大修用時比較長,且修改不到位容易拒稿;小修則是一些小問題,修改起來簡單,周期性短,且修改通過率比較高。為方便大家了解,本文給大家匯總了一些常見需要修改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一、大修問題
1、學術水平:學術水平差通常拒稿的比較多,但若是論文與投稿期刊所要求的論文水平差不是很多,也會給作者修改的機會,讓作者提升論文水平。不過,論文水平的提升并不是很容易。
2、創新性不足:學術價值越高的期刊對論文創新性要求越高,缺乏創新性的論文修改起來也不容易,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所以也屬于大修。
3、實驗設計不合理:論文實驗存在很大失誤,需要重新設計或是修改實驗,這是一個大工程,否則會因為實驗數據不足以支撐論文結論而被退稿。
二、小修問題
1、論文語言方面出現錯別字、語法、語句邏輯、缺少語素、時態等問題。
2、查重率高。
3、體例格式有不符合投稿要求的地方。
4、個別術語前后不一致。
5、個別詞語解釋不到位。
相關知識推薦:論文很難修改怎么辦
不管大修還是小修,退修郵件中都會規定修回的時間。如果時間不夠用,尤其是大修改,需要提前和雜志社溝通延長修改時間。如果未按時間修回,且沒有和雜志社溝通延遲修回,投稿系統就會關閉,需要作者重新投稿。因此,大家一定要把握好修回時間。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