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16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次
外審是論文審稿過程中非常關鍵的審稿環節,主要由3-5名同行業專家負責審核,審稿結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論文是否錄用,可見論文外審的重要性。那職稱論文什么時候送外審呢?
論文審稿分有三個審稿環節:初審、外審和終審。外審是在初審之后的進行的,只有通過初審的論文,才有機會進入外審,而不是所有論文都會進入到外審環節。
那外審主要審什么內容呢?想必大家都比較關心吧,這里給大家分享下:
1、論文創新性審查:創新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基石,也是各期刊比較重視的,尤其是含金量非常高的期刊。衡量論文創新性的標準主要有:方法是否夠新、假定是否夠新、思維是否有創新等幾點進行評判的。
2、實驗數據是否支持所得出的結論:很多學科在撰寫論文時都會涉及一些實驗數據,這些實驗數據審稿人在審查時會根據實驗進一步進行驗證。如果所得出的實驗數據有偏差或是不足以支撐所得出的結論,輕則是需要重新設計實驗;重則可能會導致論文直接退稿。
3、論據是否是當下行業最先進的:論文是講究時效性的,如果所引證的論據并非是最新的結論或是理論,那么該論據可能無法站得住腳的。
除此之外,外審專家還會針對作者信息、論文來源、論文質量等進行審查。審查之后外審人員會就幾個方面的審核進行總結歸納,判斷該篇論文是否有達到該刊發表水平,是否具有發表價值并給出自己的審查結果(通過、退修(大修、小修)還是退稿)到終審人員,由終審人員綜合幾位外審人員意見給出最終是否錄用結果。
提醒大家:外審退稿率相較初審和終審來說幾率要高很多,而且級別高的期刊退稿率也就越高。建議要想降低外審退稿率,可以事先了解下外審退稿原因,避免因為類似的錯誤導致論文退稿。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