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13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次
學術不端是怎么查出來的?有些作者對這個問題比較好奇,尤其是初次發表論文的作者。其實,要想查一篇論文是否有學術不端的行為,通過中國知網就能查出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是如何查出來的。
論文是否存在學術不端通常只需要通過知網查重獲得的查重檢測報告就能知道,這是各單位或高校為了避免投稿作者有學術不端的行為,所以投稿后會在第一時間對論文進行查重的原因。一般論文查重率若是在50%或是超出50%,基本上就能判斷論文有抄襲的行為,而抄襲是屬于學術不端的,這就能判斷該作者存在學術不端的行為。
當然,每本期刊對投稿作者是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在查重率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有的雜志社論文超過30%也會被認定為學術不端,所以建議大家在投稿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投稿期刊對論文查重率的要求,方便作者在投稿前控制論文查重率。
重復率問題只是導師要求的一部分,并不是衡量一篇論文是否合格的全部。因此判斷論文是否能刊登出來,還要經過專業對論文各個方面的審核進一步判斷。專家審核的內容就比較專業了一般包括:論文結構、論文創新性、論文實驗數據、研究方法、論點是否充足等等。
大家在想知道如何避免學術不端,就要從思想上到行動上按照要求自己撰寫,并在投稿前對自己論文查重率進行自檢,若是超出投稿期刊所要求的查重范圍,需要作者通過掌握降重方法降低論文查重率。以上是學術顧問就“學術不端是怎么查出來的”的介紹就到這里了。有想了解更多關于學術不端方面的問題,或是有發表需求的作者,都可以咨詢我們在線學術顧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