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05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次
重慶市科技局組織的課題,幾乎是一年一次,且每次課題申報通知文件中都會附帶當次課題的課題選題指南,以便課題申報者作為參考。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分重慶市科技局所組織課題申報中課題選題的設置。另外,有課題申報方面的問題,或是有申報需求或署名需求,歡迎咨詢我們在線學術顧問。
重慶市科技局組織的課題分為基礎研究與前沿探索專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技術預見與制度創新專項、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專項三個類別。這里以基礎研究與前沿探索專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為例,給大分享相關的課題指南。
面上項目不設申報方向指南,鼓勵從事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的科學技術人員在自然科學領域內自主選題、自由探索,開展創新性科學研究,促進各學科均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一、博士后課題選題
以培養基礎研究后備拔尖人才隊伍為目標,支持博士后科研人員自主開展探索性、原創性研究。博士后項目應根據在站研究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
二、杰青課題選題
以培育國家高層次科技人才為目標,支持在基礎研究領域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立足科學前沿,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
三、重點課題選題
要面向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新材料、新能源等我市重點發展領域的重大需求,特別是應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需求,支持高校、院所、企業科研人員聯合圍繞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開展具有顛覆性的重大原創性研究和系統、深入的應用基礎研究,著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1、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溯源、致病及防治(JC-01)
為有效應對近期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增強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防控能力,支持具有相關生物安全研究條件的科研人員,緊密圍繞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疾病防治等相關科學問題,鼓勵學科交叉和聯合開展基礎性、前瞻性研究,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提供理論及技術支撐。
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1)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變異與進化及感染機制 (JC-01-01)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流行規律(JC-01-02)
(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發生、發展及轉歸機制,以及重癥救治和醫院感染防控的基礎研究(JC-01-03)
(4)病毒檢測、疫苗和藥物的基礎研究(JC-01-04)
2、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JC-02)
本領域研究目標:圍繞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新一代基礎理論、關鍵技術、智能系統等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多維異構大數據處理與可視化、高維稀疏大數據處理的理論與方法、面向大數據應用的新型智能計算架構和智能分析機理等,提出若干原創性思想,為大數據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1)面向領域的多模態大數據多維可視化(JC-02-01)
(2)高維稀疏大數據處理的理論與方法(JC-02-02)
(3)面向大數據應用的邊緣智能計算架構與資源調度(JC-02-03)
(4)復雜場景自學習的智能視頻分發機理(JC-02-04)
3、集成電路領域(JC-03)
本領域研究目標: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智慧醫療、智能終端等信息產業技術需求,解決以先進材料、工藝及芯片為支撐的集成電路設計、工藝開發驗證、封裝測試、微系統集成等關鍵科學問題,探索邊緣計算芯片、體域網智能芯片、智能決策ASIC芯片等系統集成及芯片設計理論與新技術、新方法,支持重慶地區集成電路領域科技原始創新,推動區域內集成電路新技術發展。
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架構與芯片研究(JC-03-01)
(2)基于短距離通信技術的體域網智能芯片研究(JC-03-02)
(3)面向植入式醫療的源端決策ASIC芯片研究(JC-03-03)
(4)神經信號及特征離子高靈敏電極陣列芯片檢測原理研究(JC-03-04)
4、智能制造領域(JC-04)
本領域研究目標:針對新一代智能制造領域存在的先進數字設計理論不足、智能化程度不高、動力學與振動控制極其困難、多源擾動難抑制等問題,開展智能制造裝備及系統的相關基礎性研究。探索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技術機理,研究新型智能制造技術如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中的控形控性理論與方法,高端裝備及
重要部件的動態服役特性與智能控制,超精密加工裝備復雜工況下振動近零寬域超穩抑制機理與理論,構建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
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1)大尺寸金屬結構件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控形控性理論與方法(JC-04-01)
(2)高性能傳動動力學與振動智能控制理論與方法(JC-04-02)
(3)納米精度制造裝備超低頻隔振基礎理論(JC-04-03)
5、環境與生態領域(JC-05)
本領域研究目標:針對長江上游地區生態系統脆弱等問題,開展庫區生態系統演變過程及關鍵影響因素,流域動態變化的環境累積效應,庫區生態系統穩定性、生物多樣性、受損生態系統功能恢復與重建理論及方法等方面研究;揭示長江上游及三峽庫區生態演變過程、驅動機制及環境效應,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提供基礎理論支撐。
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1)長江上游水文變化過程動態模擬及其環境累積效應(JC-05-01)
(2)三峽庫區生態演變過程、驅動機制及其功能恢復理論與方法(JC-05-02)
6、生物醫藥領域(JC-06)
為加快提升我市醫學研究水平,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針對腦疾病、遺傳病、腫瘤、天然藥物等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調控機制、發病成因、預警監控、藥物篩選、遺傳診斷、生物合成與代謝調控等方面的前沿性基礎研究。
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1)腦功能解析和腦疾病診治新策略(JC-06-01)
(2)遺傳病胚胎植入前和無創產前診斷研究(JC-06-02)
(3)腫瘤發生發展分子調控機制與精準免疫治療策略研究 (JC-06-03)
(4)天然藥物的生物合成與代謝調控(JC-06-04)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