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30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次
鉤蟲病是由鉤蟲寄生人體小腸所引起的疾病。目前,關于治療鉤蟲病的有效方法有很多,相關的文獻有很多。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分享幾篇鉤蟲病論文參與文獻,并將檢索鉤蟲病論文參考文獻的檢索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
首先,給大家介紹檢索鉤蟲病論文參考文獻的方法。
1、在中國知網、維普、萬方、龍源等幾個平臺上選擇一個或是多個平臺進行檢索。
2、網上輸入“所要檢索的平臺的名字”進入檢索平臺首頁;
3、直接在搜索框中輸入“鉤蟲病”,點擊搜索即可。
檢索方法是非常簡單的,且參考文獻比較齊全。不過,在這些平臺上檢索是收費的,需要大家提前購買賬號。
接下來,學術顧問給大家分享幾篇鉤蟲病論文參考文獻,供大家參考:
鉤蟲病論文參考文獻一:人體鉤蟲病流行現況與治療進展——《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摘要:鉤蟲呈全球性分布,其感染是引起貧血和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第二大寄生蟲感染,多發生于熱帶、亞熱帶等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地區,為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是廣泛流行于農村地區的土源性線蟲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鉤蟲感染者約達5~7億,人群、牲畜較普遍易感,對人類危害甚大,能致使身體和智力發育遲緩,嚴重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是一個重大的健康問題。歷經60多年的努力,我國在鉤蟲病的防治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除現有少數人體重要寄生蟲病以外其余的已暫時被消滅。根據2017年全國土源性線蟲感染監測分析顯示:全國土源性線蟲整體感染水平較低,為1.8%;鉤蟲感染率為1.0%,其中男性感染率為0.9%、女性感染率為1.1%;男性感染率明顯低于女性(2=40.51,P<0.01);鉤蚴檢出率為3.2%,但仍存在高感染省份。通過及時查治病人及帶蟲者、提高個人及社會環境衛生水平、加強宣傳防治知識、增強防病意識,避免感染。本文僅對目前鉤蟲病的流行現況、藥物的治療、防治策略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鉤蟲病;流行現況;藥物治療;防治策略;綜述;
鉤蟲病論文參考文獻二:鉤蟲病感染者免疫球蛋白水平、臨床特點及胃腸鏡下形態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摘要:目的分析鉤蟲病感染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IgE水平,臨床特點及胃腸鏡下形態。方法分析16例鉤蟲病感染者的臨床資料,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Ig水平、血常規檢查結果、胃腸鏡檢查結果及治療結果。結果 16例患者的IgE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參考上限值;IgA、IgG、IgM水平與正常參考上限值比較,差異不明顯。經診斷患者的鉤蟲分布情況:十二指腸降部8例(50.00%),十二指腸球部5例(31.25%),回腸末端3例(18.75%),升結腸1例(6.25%),其中十二指腸及回腸末端均見鉤蟲者1例(6.25%)。所有患者均予阿苯達唑片驅蟲治療,治療后1個月復查見貧血得到糾正,消化道癥狀得以緩解,復查胃腸鏡未見蟲體,均治愈。結論鉤蟲病感染者的IgE水平明顯升高,胃腸鏡檢查是確診鉤蟲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要加強對十二指腸降部的檢查,并在確診后及時給予正規治療措施。
關鍵詞:鉤蟲病;免疫球蛋白水平;臨床特點;胃腸鏡下形態;
相關知識推薦:論文怎么引用參考文獻
以上是學術顧問關于“鉤蟲病論文參考文獻附檢索方法”就介紹到這里了。更多關于鉤蟲病方向的參考文獻及論文發表方面的問題,可以直接咨詢我們期刊天空在線學術顧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