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地殼運動研究論文發表文獻

發布時間:2020-02-10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

  說到地殼運動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常見的地殼運動現象有很多,比如:地震。地震就是由于地殼運動而引起的。自唐山地震發生以來,我國地理學家就一直對地殼運動進行研究,以減少由于地殼運動對人們所產生的損失。那地殼運動研究論文發表論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部分,供大家參考。

地殼運動研究論文發表文獻

  地殼運動研究論文發表文獻一:基于GPS觀測的地殼垂向季節性運動研究進展—《地震研究

  摘要:介紹了基于GPS觀測獲取的地殼垂向季節性運動組成及相應的分析方法,闡述了地殼季節性運動在GPS流動垂向季節性修正、區域負荷質量變化監測、應力擾動與地震活動性的季節性變化分析、區域地殼結構反演等方面的應用研究進展,認為利用GPS觀測研究地殼季節性運動的應用正向多手段、多學科融合發展,但需進一步完善數據處理模型(策略)、削弱解算結果中的誤差,且各區域的地殼季節性運動機理值得深入分析。

  關鍵詞:地殼垂向季節性運動; 負荷質量變化; GPS觀測;

  地殼運動研究論文發表文獻二:渭河盆地現今三維地殼運動及斷裂活動性研究—《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摘要:渭河盆地GPS(1990~2015年)水平運動速率為4.3~11.6mm/a,方向在107.8°E和110.5°E依次由西部的SEE轉為中部的SE及東部的近E向。1980~2014年水準資料揭示,該地區垂向以繼承性運動為主,速率-4.6~6.2mm/a。鄂爾多斯地塊以3mm/a抬升,內部差異運動小于1mm/a;盆地相對其以5mm/a下沉,相對秦嶺以4mm/a下沉。垂向運動在凹陷和凸起區表現為四象限特征,斷塊/斷裂交接處差異運動大、地震多發,西、南部斷裂活動大于東、北部。岐山-馬召等斷裂以差異運動為主,渭河斷裂中段達5mm/a,其他斷裂在3mm/a以內。

  關鍵詞:水平形變; 垂直形變; 斷裂; 差異運動; 渭河盆地;

  地殼運動研究論文發表文獻三:陸態網絡GNSS基準站地殼運動速度場分析—《測繪科學

  摘要:針對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絡(陸態網絡)中觀測數據處理的期數過少或解算成果的坐標系統不統一等問題,該文在ITRF2008中對陸態網絡239個GNSS基準站從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的觀測數據進行解算,獲取站點的坐標時間序列,估計了站點的水平和垂直運動速度場,并分析了中國大陸地殼運動特征。結果表明:GNSS基準站在ITRF2008中的坐標時間序列整體上符合線性變化趨勢,東西方向的幅度變化大,高程方向受觀測噪聲的影響較大一些;高程方向相比較水平方向的年周期性更為明顯;水平速度場明顯有自西向東運動的趨勢,且西藏塊體中測站變化最為明顯;垂直運動速度場中,華中、華南、華東塊體中測站存在較低速率的下降,其他塊體的測站存在較低速率的隆升。

  關鍵詞:GNSS基準站; 坐標時間序列; 水平速度場; 垂直速度場;

  以上是有關“地殼運動研究論文發表文獻”的相關介紹。提醒大家:以上提供的論文參考文獻可以適當引用,但是不能大量摘抄。否則,視為學術不端。另,更多關于地殼運動研究方面的文獻,可通過聯系期刊天空在線編輯老師獲取。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