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15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科學技術與工程能發表中級職稱論文嗎 科學技術與工程雜志能發表中級職稱論文。 《科學技術與工程》是一本不錯是建筑類期刊。同時它的主要內容是我國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創新性結果,主要登載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及國家、省部的重大科研項目的
科學技術與工程能發表中級職稱論文嗎
科學技術與工程雜志能發表中級職稱論文。《科學技術與工程》是一本不錯是建筑類期刊。同時它的主要內容是我國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創新性結果,主要登載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及國家、省部的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短訊以及自然科學各專業、各學科國內外動態和發展前景的綜述和評論。雜志設置的主要欄目有科學論文、科技簡報、科學學論壇。
以上是科學技術與工程的基本信息,同時讓我們知道了雜志的內容是關于什么方向及類型的對我們訂論點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們也要掌握好期刊的投稿模式:
1文稿要求
(1)文稿應未在其他刊物上發表過,譯文稿件須附上原作者的書面許可證明。內容要有科學性、創新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說理嚴謹、數學推導簡明;語言流暢、文字簡練、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2)學術論文請按GB7713—19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書寫,篇幅以版面不超過6000字(包括圖表所占篇幅)為宜。請在稿件上注明下列幾項內容:
a)作者單位、地址、電話、E-mail信箱和郵政編碼;
b)論文題目和作者單位英譯文,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
c)作者的簡歷,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當前從事的研究工作等項;
d)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8個關鍵詞,以及摘要和關鍵詞相應的英文文本。
摘要采用第三人稱寫法,應是一篇獨立的短文,內容包括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要素。
若為國家基金資助項目或部、省級重大科研攻關項目,請提供項目號,并且注明。
2書寫格式
(1)要求文稿正文字號為5號,漢字字體為宋體,英數字體為TimesNewRoman,希臘字體為Symbol。
(2)計量單位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和符號,不能用“大氣壓”、“kg/cm2”、“卡”、“ppm”……等已廢除的計量單位。
(3)文中和公式中容易混淆的字符請用紅字注清文種(希文、英文、羅馬字等)、大小寫、上下標及上下標字母含義,表示向量及矩陣的字母要特別注明。
(4)文稿標題中不宜用縮略詞(化學符號和公知公用者除外);摘要和正文中的縮略詞在第一次出現時都必須寫出全稱,后加括號附縮略詞。
3表格、插圖及參考文獻
(1)表格盡量采用“三線表”。表格的上方寫表序和表名。表名應有自明性且中文、英文表名并列。表注放在表底,縮2個字以“注:”起頭排版。
(2)插圖的下方應有圖序和圖名。圖名應有自明性且中文、英文圖名并列。工程圖、電氣圖和函數圖采用AutoCAD、AdobeIllustrator或CorelDRAW軟件繪制,工程圖和電氣圖要符合國家標準規定,函數圖要標明曲線序號及其注釋,坐標軸上要有標值,坐標軸外側居中處應有標目,注明物理量和單位;照片圖要求層次分明,圖像逼真;數碼照片圖宜具備200萬像素以上。
(3)圖表中文字、變量、單位和數字要標注清楚。
(4)參考文獻應盡量選用公開發表的資料,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以1、2…標識序號,且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對應。按《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CAJ-CDB/T1—2006修訂版試行稿》的要求著錄文后參考文獻。中文參考文獻后要并列其英文譯文。
科學技術與工程論文范例參考:單裂紋對自增強厚壁筒的影響研究
【摘要】 分析了無裂紋時厚壁筒的應力計算方法,介紹了裂紋尖端位移外推的數值計算方法,采用Ansys軟件研究了徑比為1.7、裂紋長度為1 mm的厚壁筒在未自增強施加工作壓力、自增強處理與自增強后施加工作壓力三種工況下相對于無裂紋厚壁筒時的應力變化規律。并分析了裂紋前緣自由表面的張開位移及裂尖應力強度因子。結果表明:裂紋的存在只影響厚壁筒在裂尖沿擴展方向一定長度范圍內的應力大小與分布;經自增強處理后施加工作壓力產生在裂紋尖端前緣自由表面處沿厚度方向張開度明顯小于未自增強處理,對其尖端應力強度因子與裂紋前緣張開位移值的計算可由前兩種工況計算下疊加而成。
【關鍵詞】 厚壁筒; 自增強; 應力分布; 應力強度因子;
SCISSCIAHCI